APP下载

巧用课文补白编写课本剧剧本

2019-10-16岳彩英

新课程·上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编写课本剧小学语文

岳彩英

摘 要:新课改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课程回归生活。小学语文教学也应回归生活,回归到小学生的心理需要与天性使然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综合性学习”目标中提出:“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而戏剧是通过演员表演故事来反映社会生活中各种冲突的一门艺术,具有非常明显的实践性、开放性、趣味性和生成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文补白;编写;课本剧

近几年来,在国家推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素质教育的现代教学理念下,出现了一些新型的事物,如课本剧,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文学样式,充分体现了教学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新形式落地。课本剧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为来源,教师巧借课文中的“悬念”补白部分,以此为基础改编成剧本,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评,具有独特的教学意义和价值,对增强学生的各种能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课文补白改编课本剧的教育意义

美学理论认为,任何文学文本都是一个未完成的、多层面的图式化结构,充满着空白点和未定性,这些地方都有待于接受者通过预知、想象等多种心理功能去丰富和补充。在小学课文中有不少意犹未尽的留白处理,教师可以将其作为宝贵的编写课本剧的资源,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对这一课文文本进行具体化,将文本中的留白处用自己的想象与构思、动作与语言填充起来,以使整个语文作品能够具体化为更完整、更丰富的意象世界,同时,学生根据课本剧剧本积极参演,编排投入演出,能够活化这一文本,使其以接近文本的實景演绎出来,能够更为深刻地理解文本意蕴,延伸文本的生命线。不难发现,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文多是文质兼美,具有丰富内涵,一些文本中还具有留白艺术,除了文本末尾的留白,还有些留白可能隐藏在一个特别容易忽略的细节里,也可能存在于或一句没有说完的话中,抑或是个不合常理的小动作……而这些文本中的缺口与空间往往是很好的教学资源,更是改编成课本剧的绝好资源,教师启发学生,努力去发现和填补,并以课本剧的形式呈现出来。当然,巧用课本中的留白用课本剧形式对其“补白”,还要根据教学内容而定,讲究技巧,考虑其“度”,最优化运用,把囿于语文本身的意蕴体现出来,从而借助课本剧的改编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二、巧用文本心理聚焦处编写课本剧剧本

在进行小学阅读教学时,通常教师会引领学生抓住文本人物的语言、动作以及心理等描写,促使学生充分了解人物性格和形成具体的形象,从而走进文本人物的内心世界。而在人物特点最为核心的部分就是要能够摸清人物的心理变化,实际上,这也是改编课本剧值得关注的地方,对于心理变化的拿捏是决定人物形象是否真实,与之相匹配的就是行为、语言等动态变化以及故事情节的变化,课本剧中还可以不断设计情节,推进情节,从而有意制作故事人物心理的起伏变化,这样的剧本更能让表演者深刻领悟,也能够在表演中打动人心。因此,改编课本剧的关键就是教师与学生一起对文本人物的心理好好揣摩,使得“补白”获得成功,引领学生走进更为丰富的世界。如,根据《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到文本对父亲的语言、神态、动作以及外貌的刻画,展示了一位信守承诺,父爱如山的父亲的高大形象。然而对于被困在废墟中的孩子究竟是如何度过震后的38个小时的,在文本中并没有加以详细描述。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细节,引导学生改编课本剧,从而丰富孩子这一人物形象,增加学生对这一孩童在当时的心理变化,这一情节的补白与改编将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巧用情节延伸处激发课本剧创作欲望

“此处无声胜有声”“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些往往是一篇好文章审美价值的经典体现。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少文章的省略号处、结尾处都有无限悬念留下来,给学生留下持久想象回味的余地。教师可以利用这部分的文本作为改编课本剧剧本的素材和来源,以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丰富情感,融入更为具体的情境之中体验和感受。如《穷人》一文的结尾部分,作者是这样设计的——“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大家对这两位善良的夫妇不约而同决定收养两个无依无靠的孤儿的高尚行为给予赞赏,教师提出问题:“大家想一想,拥有这样一颗善良的心的桑娜和渔夫,他们应不应该拥有美好的未来呢?”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同时也是将作者的本意,即把赠送文中这对夫妇美好未来的重任交给学生,学生听到教师的问题后,纷纷思索,并开始交流,教师乘机决定交给学生改编课本剧剧本的任务,让学生将自己真诚的祝福体现在改编课本剧中,并在学生分小组提供剧本后,教师通过搭建演出平台给予学生充分的展示和诠释夫妇二人的幸福生活的机会,让这一结局获得圆满,改编课本剧实际上成了对文本最好的解读。

总之,课本剧作为新事物走进小学语文教学,实现了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语文技能与具体生活实践活动相结合,当然,作为新事物,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给予学生从思考到创编到演出的充足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感悟体验,在实践中真正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良.编演课本剧助力语文教学[J].基础教育研究,2019(2):36-37.

[2]文中辉.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的创设策略[J].江西教育,2018(27):46.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规划课题《新教育卓越课程体系下小学语文课本剧编演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批准号为GS[2018]GHB0236。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编写课本剧小学语文
PEP《英语》六(下)课本剧Freer and happier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五年一贯制大专阶段二外日语校本教材的研究开发
语文课本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