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策略的探究

2019-10-16甘孝义

新课程·上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策略

甘孝义

摘 要:小学数学中的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这一新型课堂形式旨在改变传统教学的陈旧模式,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的调动思维,不断理解,不断掌握,从而有效应用,这是将以往记忆式的教学特点转变为探索式的教学特征,让整个过程充满了探索的神奇与奇妙,也充满了欢乐与开心的成功感。就实际小学数学教学谈一谈如何实现“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中的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能够有效检验学生的认知水平,掌握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从实践应用体现出和欠缺地方,从而给学生带来提示,也给教师带来信息反馈和对教学策略的及时调整。实践活动也就是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做数学”,它的具体目标就是解决某一实际的数学问题,充分引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这是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更具有实践性,也更具有魅力。这一新型课堂形式旨在改变传统教学的陈旧模式,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调动思维,不断理解,不断掌握,从而有效应用,这是将以往记忆式的教学特点转变为探索式的教学特征,让整个过程充满了探索的神奇与奇妙,也充满了欢乐与开心的成功感。笔者就实际小学数学教学谈一谈如何实现“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策略。

一、综合化设计数学教学目标

为了能够切实发挥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的导向性和调控性的功能以及作用,“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必然需要朝着这一目标前行。与传统应用题教学相比,以往的数学价值取向是学生获得一般解题知识,掌握一般数学技能,而“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更凸显的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不断加强自身的应用意识,从而建构自我的知识体系,具有一定的处理数学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与方式,从对数学问题的观察、思考、分析、探究、解决中,进一步了解数学的真正价值,同时也能够充分发展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投入、价值取向和观念以及一般的数学能力和技巧等各个方面。

二、生活化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内容

“数学学习的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这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又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一理念就在告诉数学教师,把实际生活作为数学学习的圆点,数学知识学习最后要回归到生活当中,是起点也是最后的归宿。学生获得必要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这是数学教育的目标,从而为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打好扎实的基础。通过在具体的数学实践活动中打破传统数学的封闭和呆板、机械、枯燥,学生生活实际与数学密切相关,将数学内容改编得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引入课堂中来,从而使得数学内容更具现实性、生活化和亲切感。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师创设一个小明分饼的情境,把生活原型搬到课堂上,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实际所学数学知识有效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如何了解平均分,同时提出半个饼究竟该怎样表示的问题,从而顺利地引出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就是对分数的初步认知内容。在这样的一个生活实践中,教师还进行了简单的操作演示,并且让学生也同步进行一些操作模仿,从而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使其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学生亲眼所见,亲身体验,亲自动手操作,通过这一具体的分饼的实践活动一步步地发现隐藏其中的数学知识分数的奥秘,从而逐步形成对该知识的求知欲望和兴趣。

三、创设多样化问题情境

学生积极投入问题情境之中,调动自我意识,自觉地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将整个教学活动置于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中,当然,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有关的数学问题,信息传递的形式体现出多途径、范围广,呈现多样的形式,诸如图表的、文字的、声音的等。从数学教材中出现的问题情境可知,纯文字化的表达形式占据了大多数,抽象、枯燥、呆板是学生的真切感受。如此,“纯文字化”问题情境之外,在数学教学中还可创设多样化的问题情境,通过新颖、有趣、形象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引入课堂,并运用于创设问题情境中,通过多媒体的形象性、生动化,让学生身临其境,充分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中,不断促进形象思维转化以及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同步协调发展和提升。如,教学“摆一摆,想一想”这一数学实践活动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创设了一段孙悟空和猪八戒在数位表上贴智慧果比大小的动漫画面,教师一边播放课件,一边以故事的形式导入这节课的数学知识,讲解数位以及如何比大小的规则等,从而让学生一边动手实践,一边思考在数位表上摆三角片数不同的数,并就这一内容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作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式方法,教师讲课前准备好画有数位表和汇总表的一些卡片分发给学生,学生借助实际的探索活动,对数位及数值的概念做进一步的巩固,有了这一认知基础,教师引领学生继續对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进行进一步探索。在摆三角片的过程中,学生得到教师的随时提示,使得学生的思维在无形中受到指引,从而顺着正确的思考方向,学生主动去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并在探究欲望的促动下尝试找出各种不同的规律,教师要求所有的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畅所欲言,教师进行适时评价和激励,有了这样多样性的课堂教学设计,学生火热的探索欲望所碰撞的火花越来越精彩和闪亮。

总之,教师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注重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积极调动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得数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获得具有个性的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陈芳.谈谈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N].发展导报,2019-03-26(020).

[2]曾志成.小学数学发展性教学策略的实践分析[J].学周刊,2019(10):59.

编辑 李烨艳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