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语文高年级写作教学的思考

2019-10-16许玉珍

新课程·上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高年级写作教学思考

许玉珍

摘 要:小学语文教师在起步写作教学过程中,所展开的教学内容都过于表面化,让孩子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盲目地去摘抄并背诵大量优美的语句,在他们还没有对这些语句有一个深入理解的情况下就直接搬到了作文当中,这种生搬硬套的方法其实并不会对孩子的写作产生很好的帮助。除此之外,孩子写完了作文以后,教师在面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时也并没有给予及时的指导和解答,这样导致刚接触写作的孩子对写作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就此,思考小学语文高年级写作教学问题,结合教学经验,思考写作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写作教学;思考

很多教师在小学写作授课中课程枯燥乏味,无法吸引学生的关注,教师自己讲,学生依旧按照自己从前的方法写,做到了讲与做的脱离。因此我们提倡有效的写作指导,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将其引入课堂,使之愿意听老师的讲解,愿意改变自己稚嫩的写作手法。下面我将围绕如何进行小学语文高段写作指导提出一些看法。

一、抓准写作立意,打好文章基础

常言道“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写作文的时候,除了写作素材的积累是必需的基础外,还必须要有正确的立意,一个好的立意就决定了作文的整体“高度”。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写作立意必须要准确,我们经常能看到许多学生作文板块大量丢分的原因是写作跑题,一旦作文跑题,无论文章多么华丽,作文技巧多么高超,也不会拿到很高的分数,所以必须要把握住关键,作文的立意必须要准确。比如命题作文《暑假中一件难忘的事》,有几个学生只关注了“暑假”这一关键词,忽视了“难忘”这个关键词,所以出现了流水账形式的暑假活动介绍,这属于严重跑题,实质上在这个作文中,“难忘”才是最重要的关键词,学生的写作内容必须要围绕“难忘”事件进行描述。

在写作过程中“题眼”是很关键的,在写作时必须要对材料中的“题眼”进行推敲,这样才能够把握准确的立意。一般来说,给出的材料或者题目中,都会对一定的范围进行限制,凸显出写作的中心,因此我们在把握文章立意时,要从题眼入手。大多数半命题作文中题眼为限制性的形容词或者是宾语,比如《我喜爱的____》,在这个题目中,“喜爱”就是题眼,他对后面的事物进行了限定,同时也限制了写作材料中的选择内容、表达对象等。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必须要抓住“喜爱”两字,然后在后面填写自己喜爱的内容之后,整篇文章的立意就比较准确了,在描写时就要凸显出“为什么要写这个东西,写的什么,它有什么特点”等等。

二、尊重学生特点,激发写作兴趣

起步作文最难的地方就是难在内容上面,许多孩子在写作的时候,苦于脑袋中没有素材,迟迟不能下笔,因此想要提高孩子的写作兴趣,就要注重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有了强大的素材库,孩子自然而然写作就顺风顺水了,由于缺乏素材、缺乏实际内容的积累,很多孩子在作文写作时,看见作文题就会呈现出“脑袋一片空白”的模式,作文题理解出现偏差,往往把自己局限在作文标题上面,思路变得越来越窄,导致最后感觉没有内容可写,在进行作文写作教学的时候,教师不用布置固定的题目,可以给孩子一个大一点的写作范围。例如,小学作文中最常见的就是写人、写景,教师在布置作文题的时候,可以是“针对你身边的某一个人,自拟标题,写出你想对她/他说的话,或者是都说春光无限好,那么请孩子们自拟标题,写一篇与春天景色有关的作文”这样的大范围的作文题,可以让孩子的写作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孩子们在平时积累的素材,也能够有用武之地,

三、鼓励学生联想,进行借题发挥

作文板块在语文教学中属于具有难度的板块,同时也非常重要,相对来说这一部分也比较开放,对于学生来说是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的“舞台”,但是这一板块对学生来说也具有一定难度,在此环节中需要引导学生在文章材料的基础上,大胆想象,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对整体文章进行“拔高”。在《我的家乡》这个命题作文中,大多数学生只是对自己的家乡进行了描述,介绍一些风土人情,只有少数几名学生,在全文中贯穿了一种感情——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将家乡之情上升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是一种对文章整体的升华,文章就有了内涵深度,这样的文章才能得到高分。

四、突出学生主体性,学生互评作文

如何让学生在作文课上拥有参与感并进行趣味性的学习?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教师要找到抓住学生注意力的方法,在这一基础上活跃课堂氛围。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通过学生互评作文这一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满好奇感,自己的作品在其他同学的眼中会有怎样的评价呢?会不会写得太差呢?都是学生思考的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刺激下,学生下次的写作就会更加用心。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学生互评彼此的作品既可以活跃气氛,让整个课堂充满活跃的气氛,另一方面就是学生通过赏析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借鉴,既可以规避同学出现过的问题,又可以学习其他同学的写作技巧,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更多的写作技能。教师还可以进行第二重评语,在同学们互评以后将作文收集上来教师进行第二批评论,这样的教学方式之下学生既见识到其他同学的写作能力,借鉴其写作经验,学习写作技巧,规避写作误区,还可以讓老师掌握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行整体规划。

总而言之,要想学生正确地把握写作技巧,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需要学生不断积累素材,通过写作练习来把握写作立意,这样才可提升其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树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训练要点研究[J].学周刊,2019(12):128.

[2]郑艺惠.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J].学周刊,2019(11):127.

[3]曹招娣.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高段写作水平[J].学周刊,2019(11):130.

编辑 张佳琪

猜你喜欢

高年级写作教学思考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分层教学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