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的护理效果

2019-10-15张珊珊王淑莲李娜邢燕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3期
关键词:肺功能综合护理

张珊珊 王淑莲 李娜 邢燕

【摘 要】目的:针对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接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治疗患者中随机挑选68例,并且将其分为两组,对比组和观察组(n=34),采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后分别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效果和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和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患者通过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后,采用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率,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

【关键词】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肺性脑病;肺功能;综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5.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3--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晚期会伴随有各种并发症。其中,肺性脑病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该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呼吸系统异常、呼吸衰竭导致,在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神经系统障碍、精神异常等,一般采用气管插管治疗、机械系统辅助治疗等,但是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肺部感染[1]。为提高患者治疗效率,本文针对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其中,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接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治疗患者中随机挑选68例,并且将其分为两组,对比组和观察组(n=34),采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后分别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观察组患者男女例数为21:13,年龄范围在56~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56±4.32)岁;对比组患者男女例数为20:14,年龄范围在57~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56±4.49)岁。排除标准:排除患有其他重大疾病、精神异常患者。可以进行对比(p>0.05)。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进行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首先对所有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然后给予患者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使用仪器为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PAP呼吸机,将其参数设定为:吸氧速率为每分钟5~15L,将呼吸机的参数设置为ST模式,吸气相正压参数为16到30厘米H2O,呼气相压参数为4到8厘米每分钟,使患者呼吸频率空在每分钟13~25次之间,吸气时间诶0.9~1.1s,使用一小时后,检查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血气指标,根据患者的各项指标调整呼吸机参数,并进行心电图、血压等监控。同时对对比组患者進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定时监测患者各项生命指标,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呼吸机使用指导和用药指导等;对观察组在对比组患者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其中包括心理护理、知识宣教、护理评估、饮食管理等。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种护理效果和肺功能改善情况。显效:患者治疗效果非常明显,肺功能指标稳定,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控制;有效:治疗效果明显,肺功能指标基本稳定,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无效:上述无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比较,以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组两组患者护理效率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效率为94.12%(32/34),其中显效16例,有效16例,无效2例;对比组患者护理效率为73.53%(25/34),其中显效12例,有效13例,无效9例,统计具有差异。(=8.896,p=0.013)

2.2 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 在本次研究中,对比组平均动脉压(132.2±8.7)mmH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46±0.32)nmol/L、纤维盐蛋白(6.32±0.65)g/L、红细胞压积(46.78±2.11)%、血氧饱和度(76.13±3.45)%;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1003±11.5)mmHg、血糖(6.47±1.48)n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2±1.23)nmol/L、纤维盐蛋白(3.43±1.08)g/L、红细胞压积(36.56±2.43)%、血氧饱和度(101.33±2.36)%。(t=11.347,12.356,10.346,10.448,13.432,p=0.015,0.013,0.012.0.010,0.011)

3 讨论

肺性脑病又称肺心脑综合征,是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及肺功能衰竭引起的脑组织损害及脑循环障碍[2]。为提高患者治疗效率,采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时,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护理。

综合护理是一种基于患者自身疾病为患者制定的具有针对性护理方法。其中主要包括(1)心理护理: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由于对疾病充满恐惧心理,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反应,为改善患者负面情绪,需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通过面对面交流等方式,了解患者内心所想和疑惑,护理人员通过耐心、贴心等护理态度,与患者进行交流,解决患者内心困惑[3]。(2)知识宣教: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对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了解较少,存在抵触心理,通过知识宣教,使患者了解该治疗方法的优点和注意事项,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3)护理评估。根据患者的患病程度、配合度、心理承受能力等进行评估,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4)饮食管理:为提高患者资料效率,需对患者饮食要进行严格控制,食物以清淡为主,建议患者少食多餐,避免过度饮食,禁止抽烟喝酒,使患者保持身心健康,并多补充身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蛋白质、维生素等[4]。

综上所述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患者通过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后,采用综合护理能够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能够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因此,该护理方法值得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马艳婷,唐丽.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的效果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19,41(04):344-346.

翟冠涛.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呼吸兴奋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8,26(11):106-108.

何仁增,唐小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应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纳络酮的疗效观察[J].健康研究,2016,36(02):200-202.

陈玉娟,方向明.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3(08):101-102.

猜你喜欢

肺功能综合护理
多索茶碱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