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融合课对儿童孤独症的疗效观察

2019-10-15刘岩王响周勤潘狄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3期

刘岩 王响 周勤 潘狄

【摘 要】目的:探讨社会融合课对孤独症儿童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0例孤独症儿童,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观察患儿训练前后的临床症状,并记录患儿训练前、训练3个月ABC量表评分,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患儿经治疗后,实验组在语言、社交症状的改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ABC量表对比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会融合课对孤独症儿童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儿童孤独症;社会融合课;ABC量表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social integration class on children with autism. Methods: Forty children with autism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the children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were observed. The ABC scale scores were recorded before training and three months after training .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After treatment, the improvement of language and social symptom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in the ABC scal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social integration class has a good clinical effect on children with autism.

Key words: Child autism; social integration class; ABC scale

【中图分类号】R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3-00-02

儿童孤独症(ASD)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是以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刻板行为等为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1]。语言交流障碍、社交障碍是孤独症患儿的最主要症状,如无有效治疗方法部分患者永远不能获得功能性语言,社会交往功能不能恢复。本研究选取我科治疗的40例孤独症儿童,采取常规训练联合社会融合课模式,并进行疗效评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 2018年7月-2019 年7月在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儿童康复中心治疗的40例孤独症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孩33例,女孩7例,年龄2岁到5岁之间。临床诊断依据《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5版(DSM-V),40例患儿均符合儿童孤独症诊断标准。入选标准:1诊断 符合 DSM-V诊断标准;2原始量表评分:儿童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均>53 分,3排除其它精神性、神经性疾病;4家属知情同意,配合性强,且全程参与。4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人,两组患儿性别用c2检验,年龄采用t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只接受常规训练,实验组接受常规训练同时加入社会融合课,1次/周,每次2小时,总计24小时。

1.3.1 常规训练包括言语训练、地板时光训练、感觉统合训练等。

1.3.2 社会融合课 ASD儿童的融合教育主张让ASD儿童适应集体环境,在集体环境中学会融入,学习社交、语言等。本方案的社会融合课是根据孤独症的社会融合教育内容进行整改的课程。这个课程每次的主题都可能不一样,如去游乐场、商场、幼儿园等场所,让ASD儿童去和正常儿童接触、玩耍,康复治疗师在ASD儿童玩耍时可以予以帮助,观察与正常儿童交往中存在的不足,并对课程进行整改,调整训练方案等。

1.4 疗效评价分析:采用ABC量表评分,共57个项目,分为感觉、社会交往、躯体运动、语言和生活自理5个因子。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当天(即12周)由康复治疗师进行评定,以治疗前后量表分数变化评定疗效。

1.5 统计学处理:将收集的数据资料整理后输入SPSS 数据库,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 )表示,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配对t检验分析差异,以双侧P<0.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两组ABC量表评分的比较,见表2.

治疗前两组ABC量表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ABC量表减分比较,见表3

治疗后,实验组在总体疗效、社交、语言功能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在感觉、躯体运动、生活自理功能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有研究显示, ASD是发生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发展过程, 导致ASD儿童在认知、情绪、行为出现问题, 故需提供敞开的社会生活环境来帮助ASD儿童改善认知、行为等问题。其次, 神经科学研究提示, 经验在修正大脑结构、建构心理结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ASD儿童大脑可塑性强, 可帮助其尽早体验实际生活[2]。对ASD儿童进行引导式教育联合融合教育后, 可有效改善其社交、生活自理、语言沟通等能力[3],与本研究中结果有相似性,但本文中生活自理方面改变不明显,可能与研究中样本量较小有关。融合教育课提供了ASD儿童与正常儿童的交往机会, 在这种场景下可提高ASD患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模仿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等,可减少行为问题、促进其情感的表达, 从而改善ASD核心问题[4]。综上所诉,社会融合课联合常规训练对ASD儿童有较好的疗效,尤其是对社交及语言功能,值得推广。目前我国ASD儿童的社会融合教育并不乐观,幼儿园对孤独症接纳仍较低,希望通过特殊训练结合社会融合教育的模式能更好的改善ASD儿童的社交、语言等问题。

参考文献

Young RL,Rodi ML.Redefining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using DSM-5:the implications of the proposed DSM-5 criteriafor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J].J Autism Dev Disord, 2014, 44(4): 758-765.DOI:10.1007/s10803-013- 1927-3

Del Pino I, Rico B, Marín O.Neural circuit dysfunction in mouse odels of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J].Curr Opin Neurobiol, 2018, 48 (1) :174-182.

鐘洁琼,孙瑞泽.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融合教育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04):965-967.

熊金妹.接受特殊, 与“孤独”同行---浅谈如何对孤独症学生进行融合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 2017, 6 (28) :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