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院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初探

2019-10-15何婧文

文教资料 2019年22期
关键词:信仰教育马克思主义信仰艺术院校

何婧文

摘    要: 艺术院校是培养我国社会主义艺术工作者的主阵地和主力军,艺术院校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关系到中华民族的艺术传承、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面对艺术院校中这样一群特点鲜明的大学生,对他们进行行之有效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既是必要的,又是紧迫的。

关键词: 艺术院校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信仰    信仰教育

一、对艺术院校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要性

信仰是人们的一种精神追求,是一种理想信念,有了信仰,人们就有了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加强信仰教育是一个永恒课题。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又是真理,更是信仰。科学,是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思想理论武器,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来源,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及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真理,其真理性来源于对世界发展规律和人类历史规律的揭示;信仰,是人们在社会认识和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不断发展的信仰,是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自觉信奉和追求。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表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团结了中华民族的先进阶级,团结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信仰成了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理论基础。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使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研究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

信仰马克思主义,首先是对马克思主义原理本身的信仰,其次是对马克思主义致力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信仰。坚定正确的信仰是思想道德的核心,没有正确的信仰就不能确定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方向,就不能在复杂事物面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融入高校教育,是实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客观需要。艺术院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全面发展,而且关系到艺术作品的思想内涵及将来的职业道德水平,更关系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艺术院校大学生是潜在的公众人物,除了要有优秀的职业素养、高尚的道德修养以外,还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的个人言行具有道德引领和良好示范的作用,必须积极引导艺术院校大学生选择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二、艺术院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

目前艺术院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如何呢?我们主要针对省内外多所艺术院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786份。另外,通过访谈与座谈等形式对部分大学生的信仰状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对艺术院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有较客观的了解。

调查中,在回答“什么是信仰”问题时,选择“清楚自己的人生信仰”的占74.11%,“不清楚什么是人生信仰”的占14.76%,“曾经有信仰,现在没有信仰”的占11.13%;在回答“你信仰什么”问题时,选择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占到55.23%,选择信仰儒家思想等其他思想体系的占26.15%,可见,多元化是大学生信仰的特征之一;在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上,选择“马克思主义仍有很强的说服力,并没有过时”的占76.15%;对英国剑桥大学发起评选的“千年第一思想家”的结果:“卡尔·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屈居第二”的看法,选择“支持此排序”的占78.41%;在回答“你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成果是否了解”时,选择比较了解的占81.45%;在回答“马克思主义是否对学习生活有重要的影响”时,选择“有重要影响”的占到86.32%;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大多数学生心目中仍享有崇高的地位;在回答“你是否看过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时,有68.25%的学生选择的是没有看过;在回答“你主要通过哪种方式了解马克思主义”时,选择“学校的课程学习”比例最高,占到59.13%,其次是网络多媒体和报纸杂志;在回答“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态度”时,选择“有必要开设”的比例为73.69%;在回答“你认为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途径”时,65.78%的学生认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25.89%的学生认为需要社会、学校和其他媒介。

调查结果显示,艺术院校大学生的信仰总体来说是积极向上的,但存在一定的不足。第一,艺术院校大学生有獨特性,他们创新能力强,思维活跃,热爱艺术,这些专业特点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出现“重专业,轻文化”的现象。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性强,大学生理论学习不足的情况会导致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够了解,对其认知不够深入。第二,鉴于艺术没有国界的原因,艺术院校部分大学生认为西方的社会思潮和艺术有自身的特点,他们会在思想上追求西方式的自由主义、浪漫主义,会受到多元社会思潮的影响。第三,哲学家马尔库塞提出:“与现代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相伴随的是人的精神的不断丧失,人们在更多的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对如思想、信念等许多东西却越来越淡漠。”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现象,影响了一些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第四,当今网络迅速发展,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不再仅限于学校教育、书籍报刊、电视媒体等传统方式,包括新媒体。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包括各大论坛、微信、微博、短视频等,具有涉及面广、隐蔽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导致网络上的内容良莠不齐,部分网络内容与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冲突,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因此,加强对艺术院校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显得很重要。

三、对艺术院校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践策略

加强艺术院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大学生处在特定的年龄和认知阶段,对事物的判断、鉴别能力相对偏低,正确的价值观尚未完全成型,因此在信仰问题上容易产生认识偏差,难以主动形成正确而稳定的信仰,需要对他们加以教育和引导。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环境。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思想观念的形成是外部客观环境影响的结果。艺术院校应营造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良好环境,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高校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高校师生主体,以共同遵循的信念、行为和价值为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既包含校容校貌,又包含校风和学风等。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利用校报校刊、宣传橱窗、校园广播、社团建设等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成就,使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更多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和国家的理论政策;通过讲座、报告会等方式用先进人物事迹对大学生进行鲜活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发挥榜样激励的作用;利用特殊纪念日开展主题活动,如五四青年节、国庆节等,发挥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题网站,汇集大量的马列经典著作和理论文章,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的具体化、丰富化;结合艺术专业的优势特长举办画展、音乐会、慰问演出等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知和理解。

2.重视专业教师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引导作用。艺术院校专业课的授课方式与其他院校相比有较大的区别,多数为小班上课,有的专业是个别上课。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专业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多,不管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还是思想的沟通与交流都最直接、真切。艺术院校学生会用大量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和实践专业技能,他们对专业教师的崇拜感与认同感是其他非专业教师难以比拟和替代的,专业教师直接成为学生的形象表率。因此,艺术专业教师除了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和学习之外,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比如,开展教学活动时,在以专业能力为重的艺术教育中,用综合的知识使学生理解艺术中蕴含和面临的信仰和道德问题,以及艺术的人文精神、伦理精神,等等。

3.发挥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思政课教师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授给学生的同时,应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信仰传播给学生,使大学生实现从熟知理论到建立理想信念的飞跃。艺术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应结合大学生的特征进行行之有效的信仰教育,深化教学方法创新,实现教学内容与艺术专业的结合、教学方法与艺术专业的结合。比如按照不同的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更具有针对性;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对文艺思潮、艺术作品反映出的不同思想和信仰进行分析;教会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地看待现实、分析现实、指导现实、改造现实,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教育和信仰教育相结合,力争触动学生的内心,激发他们的学习认知兴趣,帮助他们逐步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并能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解决社会和自身面临的问题,引导他们成为服务人民的、植根人民、具有坚定正确思想信仰的社会主义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信仰教育马克思主义信仰艺术院校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网络时代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探析
网络多元时代如何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
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问题的哲学思考研究
等级考试为导向的艺术院校计算机教学研究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
中国艺术院校巡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