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技术如何优化政治生态的发展

2019-10-15郭一飞

文教资料 2019年22期
关键词:政治生态优化路径

郭一飞

摘    要: 构建党内良好的政治生态,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是保证我们党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基础性建设工程,关乎党的兴衰和国家的前途。优化政治生态的发展,就能更好地带领人民群众,为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铺平道路。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广泛应用,正在不断重新塑造各行各业的运行规律和发展态势,这为政治生态的系统环境净化,提供了更加科学可行的优化改良路径。

关键词: 大数据治理    影响与挑战    政治生态    优化路径

二十一世纪的信息科学获得了巨大的进步,在此潮流的引领下,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正在不断融入渗透到各行各业之中,不断改变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这是一场人类社会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信息大革命。各项信息技术在全世界的广泛应用,使“大数据技术”这一名词应时走上了当今社会“时尚”的最前沿。早在2013年,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就已经上升为美国的国家战略之一。中国共产党作为我们国家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党领导的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历史进程中,党始终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积极进取,不断改革创新,紧跟时代要求,做到与时俱进,这已经成为我党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的工作传统。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以来,为了更好地与大数据技术的革新变化接轨,积极促进党的建设在更高水平上的不断发展,必然要求我们审时度势,及时赶上大数据技术发展的节奏与步伐,利用大数据技术的优势优化我国的政治生态发展,有许多工作需要改进。这项改革意义重大,是大数据技术在我国政治生态建设中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政治生态的理论逻辑

1.政治生态的概念内涵。

《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对政治生态学的定义是:“政治生态学是研究政治行为环境的一系列方法。”政治生态学以社会中的政治问题及其产生的影响为研究对象,通过结合政治学和生态学的理论形成交叉学科,通过研究如何依靠政府管理力量和治理手段,解决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包括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政治生态等在内的各种生态问题。

政治生态是以生态学的思维方法分析和研究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现象的一種新的视角,“探求的是政治系统内部和外部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动、相互影响的生态联动规律”[1],集中反映的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现状和环境,是党风、政风及社会风气等的综合反映,是我们党保持纪律性和先进性的基础,关系到党和国家前进发展事业的健康良好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各个方面的工作,必须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健康发展的政治生态。

2.政治生态的新时代特征。

首先是系统性。一是社会政治生态内部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影响和制约,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这其中,所有要素都是变化的,对政治生态的影响是不尽相同的。二是若干个片面的局部的政治生态子系统共同构成政治生态系统这一个整体。三是政治生态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联系和影响,共同构成一个更加庞大和复杂的系统。

其次是稳定性。一是指政治生态内部各个关联要素间的影响力具有稳定性。二是一定时期内,政治生态的状态具有稳定性。某个地区的政治生态一旦形成,一段时期内就会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直至外力介入。除非改变其中的某些主要变化量,这种稳定状态才会逐渐趋于打破。三是政治生态这一整体的影响力具有稳定性。一定时期内政治生态会对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较为持久、稳定的影响。

再次是变动性。这里所说的稳定性与上面提及的变动性并不矛盾。从短期来看,政治生态具有稳定性;但从长远来看,政治生态具有变动性。一是影响政治生态的各个要素是变化量,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处于变动状态;二是指对政治生态的形成、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变化量并不是固定的,或是其一,或是其二,或是一加二。三是从长远来看,整体政治生态系统的存在及发展状态会随着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最后是差异性。政治生态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来看都存在差异性。从时间维度看,我们国家的每个时期的政治生态都具有差异性。比如“文革”时期的政治生态不同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政治生态;当前的政治生态不同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生态。从空间维度看,不仅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与欧美资本主义的政治生态各有特点,而且对于我国来说,各个地区的政治生态也不尽相同。比如南方和北方、沿海与内陆,都存在差异性。同时,同一地区的各个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他们内部的政治生态也存在差异性。

由此特点可以得出如下启示:应把政治生态放置于和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相互影响的大系统中认识,把握政治生态的时代价值。通过改变政治生态的主要影响因素的状态为手段,以此为切入点在短期内有效净化政治生态。在营造和维护良好政治生态的同时,应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结合,探索、突破、运营和维护良好政治生态的动力机制。

二、大数据技术带来的信息革命给政治生态发展带来的影响与挑战

1.大数据技术的到来对政治生态发展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随着云计算、社交网络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地飞速普及,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社会将大跨步进入大数据时代。所谓大数据,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狭义上的大数据是指以信息容量巨大、信息类型复杂、信息应用价值高,并且无法通过传统的数据库工具对信息的内容进行采集、分析和管理的数据集合。广义上的大数据也可以称为大数据技术,即从海量看似不相关的信息数据中通过特定技术找出其相关性,从中获取有价值信息的技术。大数据技术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并且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方式甚至是思维取向,对政治生态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挑战,但同时也是政治生态建设和发展的革新的一次机遇。

大数据技术作为一种新的交流介质,推动了整个人类社会的信息化、网络化和全球化,为我国的政治生态发展提供了难能可贵的机遇。

大数据技术为优化政治生态提供了技术支持。政治生态作为一种政治发展及现状的反映形式,它的良好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政治沟通。政治沟通是政治信息的流通,只有依靠政治信息通畅且高速的流通,政治系统内部的各组成要素才能获得更好的联系与互动。传统的政治沟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的、刚性的沟通,只有在上级有需要时才把自己的决定一层层自上而下地传达下来。这种政治沟通表现出的特点是速度慢、透明度差,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日益显出其不足。

大数据时代的执政党需要一种双向的、互动的对话协商机制,网络就成了最好的工具。网络上的政治沟通具有三个特性:一是平等性,网络消除了现实中的权力、金钱、身份地位等对沟通带来的影响,创造了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二是交互性,通过网络进行的沟通是一种双向的、即时的沟通,互动性极强。三是直接性,沟通者可以直接对话,没有中间关节的层层把关。正因为网络具有以上特点,所以在大数据时代我们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有效的政治沟通,就能保证政治信息及时、立体、快速地传递,也能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感。

2.大数据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优化政治生态发展提出的挑战。

大数据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介质,使人们的政治观念和政治行为逐渐改变,形成新的政治视角和价值思考模式,构建新的政治体系,政治生态在政治体系和权力体系中面临考验与挑战。作为我国的执政党,作为我国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政治生态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对党和整体的政治体制运作的系统思考,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党面临新的考验。

首先是对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挑战。党的干部队伍是党的中心,是党的基石和支柱,伴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我们党在进行建设过程中已经不能对信息数据等进行完全的有效垄断和控制。信息的复杂性、网络的开放性对党的干部队伍的教育和管理、党群关系的建设提出了挑战,干扰了党的组织管理教育工作,也影响了党员干部思想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日益成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的重要挑战。

其次是对党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挑战。党员是构成政党的基础和细胞。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技术为普通民众和党员的参政议政开掘了新的渠道。传统意义上的民众和党员參与政治、表达政治意见主要是通过选举政党的公职候选人实现。在信息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民众和党员表达意见的渠道变得多样化,既可以通过传统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又可以绕过重重程序,选择更快捷、直接的网络平台实现。这种直接的利益表达方式带来的不全是好的效果。网络的开放性使各种意识形态的思潮突破时空限制,对党员的政治立场、政治倾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再次,大数据技术所带来的信息化的发展给民主集中制建设带来了挑战。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领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一直奉行的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政治生活中的运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主的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突破了传统民主集中制运行的限制,为人民群众参政议政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但同时也使民主集中制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来自信息网络的一些不良影响和挑战。

三、大数据技术维护清廉政治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索

在大数据时代,任何国家和政党都不能漠视大数据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都必须顺应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其发展服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政治生态进入一个新拐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反腐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正迎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并开启一段治理变革加速期。大数据技术的嵌入,为清廉政治生态的发展提供了最佳路径。因此,在新的时代,面对大数据技术这一新的潮流,我们党必须积极主动去适应,以改革探索的精神利用新技术的优势,创新优化政治生态的新路径。

1.提高数据质量和扩大覆盖范围。

大数据技术强大的分析能力来源于真实可靠的信息数据和广泛深层次的数据来源,这是实现数据发掘真相的基础。目前,我们考虑更多的是通过增强数据的透明化,提高公共监督的权限,而忽略了数据质量的提高。党和政府要增强多来源、高质量的数据采集意识,从最基层的数据抓起,保障数据质量,在收集、整理和传播数据时,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防止数据的篡改和删减。

在数据的覆盖范围方面,数据的广度和深度将影响公共监督的预期成效。目前,我国的网络政务系统已经非常完善,因此理论上公共监督可覆盖范围是足够广和深的,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各领域各部门的腐败问题。但是,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发现,往往各种基本设施都已具备,但是数据架构没建好,甚至有些领域根本没有进行有效的、即时的数据采集,就更不用说数据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党和政府的各部门都需要认真理清现有的数据采集方法和范围是否足够真实可行,只有形成有效的数据覆盖网络,才能实现运用大数据技术反腐,才能迈出维护清廉政治生态发展的切实一步。

2.培养政府分析数据的能力。

要有效开发大数据技术在优化政治生态上的潜力,政府必须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并将其划入政治生态建设的政策和实际中。对于廉政调查组织和纪检监察机构,其数据分析能力还存在一定的上升空间,可以通过建立大数据实验平台提高分析水平。如将干部个人信息数据和干部的行为数据、岗位绩效等进行数据对比叠加,不仅能实现对权力和腐败行为的监控,而且能从中分析出干部的工作状态和心理状况,从而发现其是否存在为官不为或消极应对等情况。

一个时间段一个地区的数据往往很难发现其规律性,但是当数据的来源广了、地域宽了、时段长了,从累积叠加起来的数据中便能够发现一些关联信息隐匿其中。大数据技术就能够将这些或许有关联的数据从中抽取出来,分析其内在的理论关系和发展规律,揭示腐败现象背后的诸多成因。政府只有掌握了这样的新的技术能力,才能在日益严峻的社会发展中牢牢把握政治生态的发展脉络,维护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四、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化政治生态发展需要做到实事求是,防止两个错误倾向

首先我们不能否认大数据技术的革新,给优化政治生态发展所带来的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在以后的政治生态建设过程中可能还会带来更多的积极影响。但是,我们在看到大数据技术带来的这一变化的同时,不能忘乎所以,甚至丢掉我们党长期以来形成的良好的优良传统。因此,我们在面临新时代新技术变革的同时,应当时刻保持冷静,从总体上要结合政治生态的实际情况,做到实事求是。

一方面,根据政治生态建设要求,需要优化的坚决优化,一切以优化政治生态的实际效果为标准,不能简单为了实现优化而优化。在具体的网络技术运用乃至信息平台建设过程中,应当坚持服务于维护风清气正的良好风尚为根本目的,不能喧宾夺主,出现以技术运用的形式取代优化政治生态的中心任务。也就是说,不能过于夸大或者依赖大数据技术手段,更不能完全忽视我党长期以来形成的各项优良传统。

另一方面,我们应当在优化政治生态过程中,中肯而又切实地看到并理解大数据手段给政治生态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不能忽视大数据技术对优化政治生态发展的必要性。要积极学习新技术新方法,积极推动政治生态发展向新时代看齐,紧跟时代要求。在政治生态优化思路转换过程中,同样需要做到实事求是,不能看不到新技术在政治生态建设中的优越之处。

总之,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政治生态进行优化发展,是新时代我国政治建设发展的客观要求,既然是客观要求,我们就应当科学地看到它的优势、长处,实事求是地对待这一发展趋势,既不能无限扩大大数据技术的作用而否定优良传统的积极作用,看不到优良传统在新时代的可取之处,又不能只看到传统而忽视大数据技术这一新方法的发展优势,不思改革,不求创新,这同样也是不可取的。因此,在正确处理运用大数据技术优化政治生态发展的时候,应当保持冷静,既不要夸大,又不要缩小大数据技术的作用,坚決防止在优化政治生态的过程中,不顾历史传统和新技术发展的客观事实,走向两个极端的错误做法。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面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断推动我们党和国家的廉政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从而永远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发展,实现民族振兴。

参考文献:

[1]肖红.政治生态变迁下走出“塔西佗陷阱”的路径选择[J].领导科学,2014(29).

基金: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理论研究创新课题(2018QMKT030)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政治生态优化路径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基层党组织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堡垒
党史视野下的“政治意识”演进历程
大饥荒爆发前爱尔兰的政治生态
以新理念开启新征程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