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全域旅游理念的旅游规划思路探讨

2019-10-14储茂东

西部论丛 2019年31期
关键词:全域旅游

摘 要: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全域旅游这种新的模式逐渐被重视,将全域旅游的理念融入到旅游规划中,可以有效的改革,满足人们对旅游的多样化的需求,可以让旅游者更好的享受到旅游服务。本文主要对全域旅游的概念进行了介绍,并探讨了全域旅游理念下,旅游规划的新的途径,促进我国旅游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全域旅游;旅游规划;区域旅游规划

引 言

旅游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经济运行与社会稳定的重要的战略支柱。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使得经济发展下的压力可以得到缓解,人们的生活质量可以得到提升,还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得地方特色产业可以得到快速发展,还可以对当地的文化是一种继承和发扬。当前,全域旅游成为人们旅游过程中的新的追求,全国旅游将旅游的规划重心放在全域化,从而满足人们对旅游的多样化的需求,也使得旅游产业可以不断得到创新,促进旅游业更加蓬勃向上发展。将全域旅游作为发展的新的方向,可以在现阶段城市和乡村旅游的基础上,对全域旅游模式进行不断实践探索。

1、全域旅游理念

全域旅游是一种新的理念,在国家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上,通过理论与实践经验结合在一起,探索出来的一种全新的旅游模式和新的思维。随着旅游产业发展的不断成熟,全域旅游可以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于旅游的多样化化需求,可以利用旅游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吸引更多的游客,使得当地的特色和文化可以被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在全域旅游概念界定过程中,学者们认为全域旅游指的是摆脱了传统的旅游景点的束缚,从整体全面的角度发展旅游,实现旅游的全域性体验,为游客提供更全面的服务,还可以实现旅游成果共建共享。

2、全域旅游视角下旅游规划思路

2.1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

2.1.1“规划冲突”问题严重。全域旅游在规划过程中,与城市的规划和土地规划不同,尤其是在布局与功能、文化保护和更新等方面,差异性非常大。这也导致在全域规划中,将会面临着非常多的冲突。例如在全域理念规划中。旅游规划会与当地的风景区规划存在冲突,这两者的规划理念不同,因此形成的目的、发展以及评价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形成这种冲突也会使得区域内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不能得到突出,在竞争激烈的旅游业中不能形成有力的竞争,这也会导致旅游资源的浪费,旅游规划的贬值。

2.1.2同质性旅游景点规划泛滥。在全域旅游理念下,同质化的问题也是非常严重的,为旅游业供给侧改革带来困难,解决在旅游业中出现的各种雷同和同质化问题,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非常重要的问题。例如,西安周边白鹿原上发展的旅游,在白鹿原上分布这多个以白鹿原为主题的乡村旅游项目,并且大多出现雷同的情况,在开始的时候确实也吸引到了不少的游客,但是短短几年时间内就没落下来,使得白鹿原成为一座空城。因此,只有不断创新发展,摆脱原本的旅游的束缚,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2.1.3规划执行力弱、目的性差。在旅游规划过程中,执行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全域旅游理念也面临着执行力不足的问题。在国家颁布的旅游法中规定,在开展旅游项目过程中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保障,但是实际上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使得各旅游景点面临非常大的难题。在全域旅游下如果不结合实际,对于旅游规划中实际操作有所忽视,将很难获得很好的效果。

2.2旅游规划的新思维

与传统的旅游模式相比较,全域旅游理念并不是进行新的旅游产业,也不是扩大旅游景点的面积,而是在进行旅游产业过程中,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提出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主要体现在一下三点。首先,全域旅游在理念上比较先进,是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结合理论与实践提出来的创新的理念,在全域旅游思维下,旅游产业将原本单一的旅游,演变成为一个综合性的产业,而旅游景点并不是单靠旅游门票来获取收益,而是通过为游客提供各种人性化的服务,还可以为当地人们营造出一种美好的生活环境,使得这种服务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次,全域旅游不仅可以促进旅游业的供给侧改革的不断调整,对于地方经济的带动性和转变性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全域旅游理念的融入,可以使得旅游规划更具有发展前景,消除了地域之间的阻碍和隔阂,打破了各方面利益不均衡的情况,打通了行政上的阻碍,使得旅游可以更上一个层次。最后,全域旅游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是对传统旅游业的一次转型和升级,是非常宝贵的机遇。在全域旅游理念下,城市旅游规划、乡村旅游建设相互补充,都朝着综合性的方向发展,发挥各自的特色,并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对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使得人们的生活环境可以改善,交通更加通畅,完善社会管理。

2.3旅游规划的新途径

2.3.1注重全域旅游规划中“多规合一”。打造全域旅游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工程,不是扩建,也不是对各个景点进行改造,而是要从整体上进行布局,使得景点的发展符合整体的利益,景点的布局可以更加合理,因此,全域旅游理念需要进行系统的规划设计。在实际规划过程中,要将土地资源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统筹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包含进来,强调多部门之间可以相互合作和沟通,实现统一的规划与开发,使得全域内可以形成一张规划蓝图,避免局部地方出现规划上的冲突,在整体上应该更加协调。

2.3.2促进全域旅游规划整体协调性。全域旅游规划过程中,重点在于对同质化的旅游现象进行整体开发,打破景区之间的界限,从整体上进行把控,实现旅游资源的整合,实现统一的发展。在旅游产业带动下,将旅游产品进行开发,还可以进行创新模式,促进旅游产业来年的横向与纵向的拓展,增加研学、休闲、疗养等项目,促进全域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整体上提升。

2.3.3落实规划、制定目标。全域旅游重在规划,整体上的规划需要制定一定的目标,并落实目标的完成。在制定规划目标过程中可以通过多方举措,落实方案与设计,听取多方的意见和建议,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逐步推进,稳扎稳打。不仅如此,还应做到创新,结合当前旅游的现状,调查旅游人群对于各个景区的满意程度和需求,对旅游规划进行评估,从整体上提高满意度,对旅游规划进行更好的调整,从而落实到旅游景点建设当中,促进景区规划以及项目满意度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全域旅游发展模式是一种新的旅游理念,在发展旅游过程中強调从整体上进行规划,并将旅游资源进行整合,防止出现同质化的现象,以旅游产业带动经济的发展,从而提高旅游也的进一步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将更多的产业结合起来,使得旅游行业成为一项综合性的产业,了解和掌握游客的需求,并提供更多的人性化服务,促进我国旅游业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衍江.全域旅游的边界约束条件及其政策启示[J].肇庆学院学报,2019,40(06):59-64.

[2] 胡玲.全域旅游视角下的乡村旅游与创新驱动型农业联动发展探索[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9(02):93-95.

[3] 丁莎莎,徐从广,章慧明.全域旅游理念下的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研究[J].安徽建筑,2018,24(06):31-34.

作者简介:储茂东(1963.10--)男,汉族,安徽安庆人,高级经济师,硕士,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学院 , 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及旅游规划。

猜你喜欢

全域旅游
传统农耕存留区的农旅融合路径构想
对全域旅游发展的理性思考
全域旅游背景下我国旅游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基于全域旅游视角的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研究
全域旅游视角下朝阳市旅游发展探索
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旅游合作研究
全域旅游视角下嘉峪关市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探索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论全域旅游背景下的高职旅游类课程改革
基于全域旅游产业集群背景下的旅游专业群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