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比较哲学的角度看"道"与《形而上学》所反映的中西"形而上学"的问题

2019-10-12樊一蕃

科学与财富 2019年26期
关键词:形而上学质料本原

樊一蕃

摘 要:中国“形而上学”一词是对西方metaphysics的翻译,由于中西方有着不同的哲学系统,两词的含义也不完全相同。“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形而上学”一词的出处,西方metaphysics一词最早源于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一书。从两者对比来看,“道”所具有的超言绝相性和西方由理性所通达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是有很大差异的。因此,我们应该在该词所在的哲学系统下去理解两词的含义,不要把中国“形而上”的思想与西方metaphysics的含义相混淆。

关键词:形而上学;道;metaphysics

“形而上学”也被称为“第一哲学”,是所有哲学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也是一门古老的学问。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泰勒斯就提出了有关形而上学的问题——世界在最一般的层面上是由什么构成的?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这一问题困扰了一代又一代的哲学家,许多哲学家都为此争辩,试图给出一个合理的答案。而“形而上学”这个词在中国古代是不存在的,它是由metaphysics翻译而来的。日本学者井上哲次郎于1881年根据《周易》中对“形而上”的描述把metaphysics翻译为“形而上学”。虽然 “形而上学”这一翻译有其合理之处,但是由于中西哲学传统的不同,两词意思又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本文就中国“形而上學”的出处“形而上者谓之道”和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的思想来对比 “形而上学”概念的同异。

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中国虽然没有土生土长的“形而上学”一词,但是在《周易》中有“形而上”的概念,即“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即形体、形状,“上”即超越,超越有形有象的东西。有形状的、表象的东西通常是我们的感官所把握的东西,而“形而上”就需要我们超越感官去把握,这个东西就是“道”。因此,弄清“道”的概念,就对理解中国“形而上学”一词尤为重要。

(1)什么是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42章)“道生之,德蓄之。” (《道德经》第51章)这两句话说明了“道”是万物的总根源。在这里,老子所说的一、二、三是道创生万物的过程。“二”指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互对立,但都包含在“道”这个统一体中。“三”是阴阳二气交会,阴阳合而万物生。天地阴阳二气相互交感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就在这种状态中产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25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也。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道德经》第23章)老子认为我们这个世界的自然事物都是不能长久的,而是处于不停的变化中。这些现象的产生与变化都遵循着一个规律,这个规律就是“道”。因此,道还是万物的总规律。

(2)道的特点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德经》第1章)第一个道是名词,可以理解为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第二个道是动词,解说、表述的意思。“道”可以用语言来表述,它并非一般的“道”。言外之意就是“道”是不可言说的、抽象的存在。既然道不可言说,就说明它超出了语言和理性可以达到的范围,具有超言绝相性。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道德经》第25章)道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道具有不可见性、无象无音,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道不依靠外力而独立存在,循环往复地运动永远不会停止,说明了道的不变性和永恒性。而且道是事物背后的规律,它是永恒存在的,维持着事物的运转变化,永不停歇。最后“可以为天下母”说明了道的终极性,道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是事物规律之上的规律。

(3)道的内容

“反者道之动。” (《道德经》第40章)老子认为,每个事物或性质都可以转化为它的对立面。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道德经》第2章)这里蕴含着老子辩证法的思想,他给我们提供了两组词语,像有无、动静、高下、刚柔等,这些相对的两类性质相互依存,而且可以相互转化。

二、《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把对所有科学之共同基础的那些原则的考察称作“第一哲学”。Metaphysics这一哲学术语是由亚历山大图书管理员首次提出的,他们在整理亚里士多德手稿的时候不知该怎么称呼,于是就把那些手稿叫作《物理学》(Physics)之后(meta)的作品。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一书连接了前哲学家所讨论的本原和本体的问题,有两个主题:存在之为存在和追问第一因的问题。

(1) 存在之为存在

“存在之为存在”是一个本体问题,亚里士多德用“本体”来概括前哲学家们的讨论。在这里值得说明的是“本体”这个概念:在中国哲学之下,本体这个词本身不是很常用,常常用的是“本末”和“体用”这两个概念,“本和末”、“体和用”不是相对立的关系,而是“体用一如”、“体用一源”、“体用不二”;在西方哲学的体系下,本体为“noumenon”,它的词根是“nous”,心灵、努斯的意思。Noumenon就指的是心灵所研究的对象,它是超越感官的,通过理性所把握的。理性最基本的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本体”就需要这些方法所通达。本体与现象相对立,是一种二分的结构,这与中国哲学下“体用一如”是完全不同的。

最早提出本体问题的是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存在者存在”。“存在”在这里有三个理解:首先,存在是系动词,连接主词和谓词,在语句中得以言说;再者从认识论上说,存在以判断力为基础;最后从本体论上说,万物和万物的属性都是可变的,只有存在(to be)是不变的,万物和属性合为一体。亚里士多德在追问和解答“存在之为存在”时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实体。从理解“是”的角度出发, “词”分为两种,一种是既可以做主词也可以做谓词的“词”,我们把这类词称作“共相”;另一种是只能做主词不能做谓词的“词”,即“个别事物”——个体性的词(如苏格拉底)就只可以做主词(你可以说苏格拉底是秃顶的等其他属性,但是没有一个词可以说什么是苏格拉底)。主词是谓词的基础,比谓词更重要,相应地,个别事物要比共相更重要,亚里士多德称它为“第一性实体”,共相是“第二性实体”。亚里士多德是通过形式逻辑的方法得出实体是个体性的词。对亚里士多德来说,实体是关键的范畴,根本的存在乃是我们在自己的日常经验中所发现的那些实体。

(2)追问第一因的问题

“第一因的问题”是本原问题,泰勒斯是最早提出本原问题的人,他关心的是,寻找构成了我们经验中林林总总一切事物之基础的单元,并且他给出的回答是“水是万物的本原”。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写到:“全部本原问题的共同之点就是存在或生成或认识由此开始之点。”“那些最早的哲学研究者们,大都仅仅把物质性本原当作万物本原。因为在他们看来一样东西,万物都是由它构成,从它产生,最后复归于它,那就是万物本原。实体始终不变,变化的是它的存在。”本原问题包含着两层含义:变和不变的结构,以及一和多的关系。本原的本质是一和不变,万物是多和变;变化的是万物,不变的是本原。泰勒斯所提出的本原問题就是亚里士多德所理解的哲学的开端。

亚里士多德认为个别事物的存在方式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即“四因说”——质料因、动力因、形式因和目的因。质料因也称为一个事物的质料,如,一堆青铜乃是一座塑像的质料因,它的质料使我们辨认出这座雕像是一个个别的实在;动力因是造成所探究事物的那个过程的起源,如那座雕像的动力因是雕塑家以及他的工具;形式因是一事物的本质,是在其质料中得以实现的形式,该形式使它成了它所是的那一类东西;目的因是这个事物所要实现的目的或功能。如一座雕像的目的可能是刻画成某人的样貌。在这四因中,最本质的是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可以归为形式因。因此,每个个别的实体都由两个维度的东西构成,它的形式(所是)以及它的质料(这一个)。形式因是主动的,质料因是被动的,如果同一个有形式的质料被注入了不同的形式,它将会变成不同种类的事物。

总结

老子的“道”的思想和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一书中的思想有相同之处,但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就相同的方面来说,首先“道”和“形而上学”都包含着对本原问题的解答。“道”是万物的总根源,万物从道中产生,最终又会回到“道”——“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道德经》第16章)。其次,“道”和“形而上学”都有着超越的意义,它们都超出了感官所能达到的范围。“形而上学”所需要的方法是理性,而道却是超理性的存在。就不同的方面来说,它们所通达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西方形而上学需要理性所通达,而理性的基本方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泰勒斯的“水”的概念、毕达哥拉斯的“数”、赫拉克利特的“火”包括亚里士多德的“实体”都是通过理性的方法通达的。而老子的“道”却是超语言、超经验、超理性的抽象的存在,拥有一种更高意义上的“超言绝相性”,比西方形而上学的思想更难把握和思考,这也是中国哲学的高深之处。

虽然“形而上学”一词是对metaphysics的翻译,但是两者的含义却不相同,甚至可以说是大相径庭。在把握两个词的含义的时候,我们应该立足于该词所在的哲学系统,不要把中国的“形而上”的思想与西方metaphysics的含义相混淆,更不要以中国“形而上”的思想去理解metaphysics的含义。

参考文献:

[1]罗伯特·所罗门(Robert C. Solomon)凯思林·希金斯(Kathleen M. Higgins). 大问题.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P124~P125.

[2]郭齐勇,中国哲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35~42页.

[3]张志伟.何谓“中国哲学的形而上学”?——从西方哲学的视角看.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 2018年 第1期.

猜你喜欢

形而上学质料本原
本原Heronian三角形的一个注记
『闭卷』询问让人大监督回归本原
电影叙事质料和形式与观众视点的选择
对“自度曲”本原义与演化义的追溯与评议
谢林与近现代思想中的质料主义
今日聚集让新闻回归本原
谈教育的“严”
形而上学的“上”“下”求索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形而上学冶关系检思
亚里士多德形式与质料的思想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