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窑洞里外的童年气定神闲——读葛水平的《石碾滚干爸》

2019-10-11湖南龚军辉

名作欣赏 2019年25期
关键词:诗情窑洞村庄

湖南 龚军辉

读葛水平回忆童年及其乡村感悟的散文集《石碾滚干爸》,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到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在我看来,两部书写自我生养土地(山神凹、黄沙梁)的作品,具有太多的相似性:都是用史官兼闲人的视角诗意地描摹了村庄的草木生物及其自然环境,并由此感悟人生,带有显然的乡村哲理诗情,而整体文本又素朴、深沉,其旁带的孤独感和苍凉感从而更为突出。但不同的是,刘亮程笔下那新疆狂沙扑面的粗犷、生存艰难以及因此造就的生存搏杀,没有烙印于《石碾滚干爸》中,相反,山西窑洞里外的童年生活却发诸作家笔端,那份淡定、从容、满足以及气定神闲流溢满篇,更多一份真挚与关怀之意。

《石碾滚干爸》二十五篇散文分为四章。第一、二章十四篇,可谓童年人事,叙述了作家在贫瘠而富有的乡村安逸里活得从容自足,无论是对于炕的深刻记忆、干爸做二胡打蛇的凄美、与秋苗顶着寒风去公社购买烧饼回程舔食的酸楚、在剧团学艺思想起伏的感恩,还是记忆小爷起富的艰苦一生、将驴视为兄弟的深情、对面食的情有独钟、缺失铁匠铺后的伤感等,都是对乡村幸福的定义与勾勒。第三、四章十一篇,可谓童年体悟,抒发了作家那平凡而深刻的乡村记忆中成长的自然丰盈,她不仅从乐器里及早体味到了幸福的节拍,从大地与马的依存里升华了人生的长旅,从看戏的时光中阅读到了人生道路,从黄草纸的记录内看出了文化的内敛,而且她在体验乡村手艺,享受盲人说书,唱戏曼舞,聆听民歌,观看迎神赛戏,想象白云生处等过程中,滋生乡愁,并积蓄勇敢、理性并从容应对生活挑战的力量。如果说前面两章,侧重表达的是个人童年成长汲取的营养以及其对个性雕塑的条分缕析,那么后两章,更注重了人(不仅仅是作者而是居住地所有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过往美好的深情眷恋。因而,作家对于迎风奔跑童年的怀念,就从个别体验上升为了一种集体记忆,不仅带有时代特征,而且具备人生哲悟。而这,可能正是我在阅读中不由得将其与《一个人的村庄》进行对照的重要诱因——优秀的散文,总是要给人带来遐思、联想与比较,这即是艺术之美内在的蕴含。

《石碾滚干爸》中的妙言警句众多,往往置于叙事记人之后,既是作家的肺腑之言、由衷抒发,也基于她对青少年读者的引导与榜样示范企图。特别集中于三块:一是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譬如《炕上的童年》中所言:“世界的奇妙之处就在于炕看似一副落魄遗老的架势,可人们对于它的欢喜,记过都有旺盛的生命精力。”二是对于人生的幸福期待,譬如《疼的都是童年事》中说道:“檐头飞花,村庄的幸福是一种背景,世俗在灵动的青山秀水间,寂寞下来的一个‘闹’字因狗叫爆了。”三是对生命的感动抒怀,譬如《大地是马的长旅》里作家感叹:“我这一生一直拽着一匹走马的缰绳,它牵着我顺着大地的骨缝走出村庄,走往远处。”葛水平精于把画境与诗情融为一体,她精粹而睿智的语言里,寄寓着一个知名作家对于窑洞里外童年生活与乡村风景毫不犹豫的赞美,也是她对纯真、天然、洁朴、美善的向往、回眸及散思。她不只描绘了自己童年村庄的如画长卷,同时也把自己的诗情与才气编入了散漫的字行,因而读诸如“铁匠是农耕文明的先驱。也是土地本身的选择”“一台戏就是一个季节的驿站”这样的句子,才会越反刍越有滋味。

我读葛水平的作品不多,她的两部小说《喊山》《裸地》倒是由于朋友的推荐,有过匆匆的翻阅,但当时即印象深刻:这是一个对生活、对土地、对故乡怀抱敬重的行吟者,她以谦卑的姿态匍匐大地,聆听着自然的呼吸以及大地的心跳。读完《石碾滚干爸》,我的感受更为强烈,她书写人与事的拙朴、天与地的融汇、景与情的结合,都是出于其本性的坦然,甚至是一个农民般的皈依与崇拜。她与山神凹的水乳交融、互相渗透而又相映成景,令人羡慕——故乡不只是她创作的根与源泉,也是激励她远行的动力与精神支柱;而她的回归与对这片土地的馈赠,也是必然的——这种神的昭示,是对作家的最大褒奖!

猜你喜欢

诗情窑洞村庄
“窑洞对”里的镇江人
陕北窑洞民居
村庄在哪里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大西北的窑洞
在延安,窑洞依然受青睐
诗情空间的创造
一束火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