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心插柳柳成荫——微型小说创作谈

2019-10-11加拿大孙博

名作欣赏 2019年25期
关键词:篇幅优秀奖华文

加拿大 孙博

不少文友感到好奇,问我近年怎么突然热衷于创作微型小说?在他们眼里,我是专写长篇小说和影视剧本的。确实,我在多年前就出版了十多部书,包括长篇小说、散文集、纪实文学集等,担任过三十集电视剧《错放你的手》的编剧,还获得过首届大湾区杯网络文学大赛“最时代奖”、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北京市广电局优秀剧本奖、新移民文学突出贡献奖等十多个奖项。

欲问我写微型小说的缘由,还得追溯到2015 年。那年年底,时任上海文艺出版社总编辑的郏宗培先生,推荐我担任第三届武陵国际微小说节嘉宾。12月中旬,我从加拿大先飞到上海,然后再与他一起去湖南常德,约在虹桥机场相见。

在候机室里,郏总兴致勃勃地与我聊起微型小说。他指出,“微阅读”时代生活节奏加快,微小说可以“短平快”地反映现实,已成为海内外读者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他知道我从2012 年起忙于网络电视台的创业,没有大块时间从事长篇小说创作,所以他希望我能抽出零星时间从事微型小说创作,他强调方寸之间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他担任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长、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会长多年,并且是著名的小说编辑,标准的行家,他的话不无道理。而我从事视频制作已有好几年,正关注微电影市场,如今网络时代,传统纸媒与多媒体的结合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如果能把优秀的微型小说搬上大大小小的银幕,岂不是两全其美?我当场答应,可以考虑试写一些微型小说,也为日后改编成微电影做必要的准备。

尽管我以往出版过四部长篇小说,也发表过不少中、短篇小说,但在微型小说方面还是一个门外汉。坐在电脑前想写微型小说,竟然难以下笔,大有“眼高手低”之感。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只好先广泛阅读海内外经典微型小说,向大师致敬,包括美国的欧·亨利、日本的星新一、中国的冯骥才等人的佳作。他们的作品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受考验而获得公认的,具有一种探寻生命本质、直达人性深处的力量,能超越时空限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阅读经典的同时,我还勤于分析前辈作家的写作技巧,思考的魅力在于可以激发自己无穷无尽的活力。

2016 年3 月,我在网上看到“黔台杯·第三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赛”征文通知,我便尝试创作第一篇微型小说《并不平静的平安夜》,准备参赛。没想到,第一稿竟然写了二千五百字,离要求的一千五百字相差甚远。最后,只好忍痛割爱,改了两稿才符合字数要求。未曾料到,这篇处女作在2017 年4 月获得了优秀奖,据新闻报道那次有八千多人投稿。这次意外获奖就像打了兴奋剂一样,我马上又写了第二篇《归去来兮》,参加“紫荆花开”世界华文微小说大赛征文。此大赛9 月揭晓,我又获得了优秀奖,这次是纪念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的征文,投稿超过一万人。在郏总的热情鼓励下,我初试啼声,连续两次获奖,也就不知不觉地喜欢上了微型小说创作,真可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可惜,郏总于2018 年2 月因病驾鹤西去,我含泪写下了祭文《留得清梦与君随》。文中提到,我对郏总最好的怀念就是将微型小说创作进行到底。如果说,2016 和2017 这两年是我从事微型小说创作的“玩票”阶段,只写了有限的两篇;那么,2018 年3 月起我正儿八经地进入了创作阶段,从此一发不可收。迄今,我已在多家著名报刊发表了近二十篇微型小说,有些作品多次被转载,选入多本文集,还获得了六个奖项。除了以上所提两项奖之外,还包括:2018 年11 月,《水管王》获得了第五届“光辉奖”世界华文法治微型小说大赛特等奖;2018 年12 月,《蹭饭王》获得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双年奖(2017—2018)二等奖;2019 年1 月,《一波三折》获得西凤酒小小说全球征文大赛二等奖;2019 年5 月,《剪纸王》获得“荣浩杯”金凤凰奖第四届全国微型小说征文大赛优秀奖。

此外,在中国闪小说学会程思良会长的鞭策下,我于2018 年8 月起尝试写作六百字内的“闪小说”,饶有兴味,至今已发表了八篇,也有三篇作品获奖。如此短小精悍的篇幅,更适合手机时代的阅读。闪小说要在比微小说更为短小的篇幅中,完美地完成情节的突变,对作者的要求更高。

我始终认为,小说作为一种虚构文学,就一定要讲好故事,还要有打动读者心灵的细节,不论是长、中、短篇小说,还是微、闪小说,都是如此。当然,微小说不是中、短篇小说的缩小,也不是一千五百字的小说就可称为微小说的。微小说除了具有小说的基本特征外,又有其自身的特点——新奇、巧妙、精练。它篇幅短,人物少,故事情节简单,只截取生活中具有特殊意义的某个片断,进行横断面的描写。在艺术处理上,对情节、环境不做精雕细刻,只集中精力描绘人物、深化主题。节奏变化紧凑,构思结构精巧,才能起到“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在创作中探索出微型小说的一些门道后,我在2018 年下半年起便大胆尝试创作“王系列微小说”。此系列均独立成篇,标题中都带有“王”字,主角都是各行各业中有鲜明个性的小人物,已发表的微小说有《忽悠王》《蹭饭王》《水管王》《烟王》《自拍王》《赌王》《剪纸王》,还有闪小说《彼得王》,其中的《水管王》《蹭饭王》《剪纸王》已获得了大奖。这个系列还在陆续写作中,估计有五十多篇,争取日后以《王中王》成书。此外,我已着手将自己获奖的微小说改编成微电影剧本。

2018 年8 月,著名作家冯骥才凭小小说集《俗世奇人》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以俗雅融通、拈轻成重的经典之魅为小小说赢得鲁奖开评以来的破题首奖”,这一特大好消息震惊了微小说界。著名作家莫言在2005 年推出小小说《小说九段》,十四年之后的2019 年,已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七年的他,分两次推出了《一斗阁笔记》,共二十四篇小小说,再次鼓舞了广大微小说创作者的士气。

不言而喻,微小说篇幅虽然短小,一样可以大有作为,一样能反映纷繁复杂的大时代。目下,本人正处于文学创作的旺盛期,将继续站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上,关注重大社会问题和小人物的命运,在撰写长篇小说、影视剧本的同时,兼顾微小说创作,淋漓尽致地书写人性和人情,创新求变,竭力反映时代变迁。始终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期望以小博大,迎接丰收期的到来。惊鸿一瞥中闪的是才华,指尖之舞下靠的是功力。今生今世,不敢奢望写出传世的扛鼎之作,但我渴望检验到底能走多远。

猜你喜欢

篇幅优秀奖华文
“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
2022 国际航联青少年航空绘画大赛获奖名单(I 组、III 组优秀奖)
“精彩瞬间”摄影月赛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策略
每一个人的努力, 都不会被辜负
首届中国·潇湘法治微小说全国征文大奖赛获奖名单
杭州特产
寄小读者的信
月赛
延期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