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峰突起的黑马——试论孙博的异域风情画微小说

2019-10-11北京顾建新

名作欣赏 2019年25期
关键词:文体小说创作

北京 顾建新

当前海外的微型小说写作风生水起,形势喜人。其中,加拿大华人作家孙博,更是一匹异峰突起的黑马。他一直从事长篇小说、戏剧的创作,取得了许多成就。近三年,孙博突然转向微型小说的写作。时间虽不长,出手却不凡,在中国的微型小说界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在多个全国性的大赛中获奖,尤其获得过法治征文大赛特等奖,令人瞩目!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首先,题材特色。孙博小说的题材具有两方面的特点:第一,多写加拿大华人的生活、心理、个性,在我们面前,展现着一幅新颖、生动的异域风情画,打开着一个全新的世界。让我们看到了海外的华人在求职、娶亲、离异等诸方面与国内生活状态的差异。既写出了他们生活的艰难,也写出了他们不屈的奋斗。新颖的题材,对国内读者来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第二,他的摄像机多对准普通家庭的生活,而不选择重大的社会斗争。这一方面是作者亲历过的,因此写起来得心应手。坚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是一条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同时,因为读者对作品所写的生活有过相同的经历,因此感到亲切,易于产生共鸣。但也随之带来了写作的难度:因为没有惊心动魄的事件,就很难造成情感的震撼力和心灵的冲击力。

其次,叙事特色。孙博作为一个有着很大成就的编剧、长篇小说作家,开始尝试微小说的写作,有着与只是单纯从事一种文体写作的作者绝不相同的风格。鲁迅先生很早就提出,进行多种文体的创作,有很重要的意义。他形象地比喻说,使用惯了枪的偏要去学习使刀,这样做的结果,有益于不同文体特色的互相渗透、优势互补。

孙博的创作,比较严格地遵循着微小说这种文体特殊的创作方式:即多为短时序,事件的发生与展开在一个相对集中的场景中。但同时,他写作过多部戏剧与长篇,因此,在场面的描绘、气氛的营造、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很明显表现得游刃有余。其描写的细腻传神,具有作家个性化的写作特色。

最后,情节特色。微小说这种文体,虽短小,但自有其独立的品格与写作要求。它在篇幅上,不能与中、长篇小说相比拟。一千五百字的严格限制,使它无法去叙述曲折的情,细致地描写细节,全方位地刻画复杂的人物性格,大篇幅地抒发情感。它需另辟蹊径,走一条与短、中、长篇小说完全不同的写作路子,它必须突破限制,扬长避短,方能取胜。因此,这种文体,就分外讲究情节的构建。许多方家都提出了它应有的新、奇、怪、变的构思,是微小说与其他小说文体最重要的区别,是其独具的风格。孙博对此,深悟其道。他的微小说,在情节的设计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可说是抓准了这种特殊文体的要害,把握住了它的命脉。

一方面是基于文体的优劣得失,注意在单一的事件中,力求池水兴波、竭尽腾挪跌宕之能事。只有打破线型的展开模式,才能在极短的篇幅里,强烈地吸引人们的思绪,给读者以刺激,让读者获得精神的愉悦。这是从大的格局、从战略性的角度考虑。另一方面,是作者的选材所定。如前文所叙,因为多是家长里短的小事件,故事又在相对封闭的家中发生,如果处理不当,易给人造成沉闷的感觉。这是作者在创作时,反复思量的重要问题。

纵观孙博小说的情节,有以下几个值得关注的特点。

(一)陡转。微小说文短,却需复杂、意深,要做到这点,全在于它的曲折。固然,对一般的小说文体而言,在结构上,应反对“竹筒倒豆子——直来直去”(老舍语);对微小说这种文体,则有更高的要求:这是因为它有字数的严格制约。有论者形象地把这种文体的写作,称为“刀尖上的跳舞”,微小说在非常短的阅读中,要给读者以强烈的震动,它的最好策略,就是陡转!

最常使用的,是在小说的结尾,通过突然的转折,形成一种意想不到的情景而令读者兴奋、惊愕、震撼。这是人们俗称的“欧·亨利”式的写作。孙博的微小说,也深谙此法。

他的获奖小说《归去来兮》在开篇用了较大的篇幅,放笔渲染,有意营造一个喜庆的氛围:主人公由一个小编辑,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终于升到了总编的位置;妻子也有了工作;两个孩子也有了收入很高的工作。但在突然之间,传来丈夫所在报纸倒闭的消息,不啻是晴空霹雳。不仅给主人公以沉重的打击,我们读到这里,也不免吃了一惊!虽然,他们决定离开多伦多去香港生活,有了一线的转机,但其中很多隐含的东西,留给我们去思考:海外华人生活的艰难,工作没有保障,如小船行在波峰浪谷之中;一辈子辛辛苦苦奋斗,付出难以胜数的代价,但顷刻之间,就可以全部化为乌有。这里的陡转,起到化平庸为神奇的作用:掀起读者情感的涟漪,令人产生由衷的感慨和延宕不平的思绪。

孙博的又一篇获奖小说《并不平静的平安夜》,是另一篇手法相似、同型异质的小说。题目用“不平静”与“平安夜”有意形成对比,引人入胜。而事件发生在“平安夜”,也是精心安排的。小说在前半部,即写主人公生活的顺心、祥和,两个孩子名牌大学毕业,工作后薪水颇丰。但在家庭的欢乐中,出现了不和谐:两个女孩,找的男友,一个是白人,一个是黑人。突如其来的陡转,顷刻间打破了这一祥和之家的平衡,主人公因受刺激而生病,情节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招女婿本应是一场喜剧,却以悲剧收场。小说分两个版块:前场的喜与后场的悲。细分析,前场的“喜”,实际是辅,是为后场的“悲”所做的一个铺垫:用悲来揭示华人与外国人在文化、生活上的差异,他们虽已经生活在异域多年,但心理上仍格格不入,这才是作品深刻的主题。

《鹿死谁手》与《并不平静的平安夜》有异曲同工之妙。小说写了一个当了十年助理的导演,时来运转,喜从天降,竟有机会独自导演一部大剧,实在不易!如果成功,他以后的路会越走越宽,可能前途无量。但在这个关键时刻,他所导演的剧,盗版却提前流传,导致被撤资,被人起诉,他的工作失败!小说揭示了保护知识产权,是一个全球共同应对的课题。而小说结尾又披露,这个恶作剧的始作俑者,竟是中学好友、帮助过自己的大亨的儿子,让人不禁惊愕万分!

“陡转型”的小说,其艺术要旨在于:在前半部,要进行大量的铺垫,与后文形成“落差”——“落差”越大,陡转的艺术效果越强烈。作者需有意把读者的思路,引导到与后面的揭示相反的道路上去,最好造成读者的思维定式,这样,突然的转折,就能起到震撼心灵的作用。同时,“铺垫”又需不动声色,让读者感到真实,深信不疑。

(二)设悬。微小说因其短小,不能“慢慢道来”。开篇即要直接进入核心事件,我把这种方式,称为“插入法”。小说在开始就设下悬念,先声夺人,如京剧的开场锣鼓,以起到吸引读者的作用;然后,紧紧围绕设置的这个线索展开故事。

《来电惊魂》一开篇,即写儿子被绑架。而且继续放笔写事态的严重性:“和平打了半个多小时电话,儿子始终处于关机状态。美琴呼叫微信语音聊天,儿子也没反应。她再仔细查微信,还是四天前的通话记录。这会儿,两口子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了。”小说先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态势,最后烟消云散。小说写出了境外不是避风港,也有严重的生存危机。展示了西方不都是光鲜亮丽,也有鲜为人知的凶险一面,这就加深了我们对其社会制度的了解。

《爱的代价》开头写娟子生产,本是一件喜事,但在她的父母看来,却如同是一场“天灾”。作者用这样沉重的断语,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也给读者留下了疑窦: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看到后来,读者不免感慨万千。小说写的是年幼无知的女孩未婚先孕的悲剧。

(三)多曲折。一篇一千五百字的微小说,可以有多少波折?著名微小说作家孙方友提出了“翻三番”的概念。“三”是个约数,指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微小说要力争多层的曲折。有人认为,“短”不可能达到这个境界。但是,蒲松龄的《狼》,才二百多字,有几层突变呢?

孙博的获奖小说《一波三折》是典型的一篇,小说凡四折:突然的失业,使主人公一波没有了工资,也失去了取得养老金的资格,留学生女儿正等钱上学,全家陷入困顿,此为一折;把家变成短租民宿,一个月有万余进账,宕开一笔,柳暗花明,似有转机,此为二折;为装修夫妻闹了矛盾,以致要离婚,陡生风波,此为三折;一波精明,哄好岳父岳母,化解矛盾,云开雾散,此为四折。最后,买家具夫妻和解,岳母又送上十万元,皆大欢喜!一场常见的家庭矛盾,经过作者多层的转折设计,使平淡终化为妙趣横生。这正是多曲折的艺术魅力。

获特等奖的《水管王》如果写成一个好人好事的小说,只能兴味索然。水管工老王在给主人贾先生修好了水管后,发现贾先生出手阔绰,已生疑问,出门时,再看见贾的胡子松动,更感蹊跷。他没有就此收手,而是从报纸中发现了端倪,发现了其中的惊天秘密,揪出了一个要犯。小说本是一个追捕海外贪污犯的常见新闻,但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成为一篇引人入胜的小说。

《自拍王》也写得云龙雾豹、变化无方。一个学生,因为自拍,碰坏了价值连城的古董,事态非常严重!但笔锋一转,原来是3D 打印的展品。小说并不就此止笔,女生因祸得福,在多次求职受挫后,竟因这个事件找到暑期打工的机会。波折使读者看了开头,无法预见事件的结局。

《剪纸王》围绕着一个剪纸获奖的小故事,在古老的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碰撞中,演绎出一个别开生面的事件。中国古代文论家曾提出段段转、笔笔转、句句转的主张,曲尽其妙,曲径通幽,这在微小说的创作中,也成为一个特别重要的创作方法。

在进行微小说创作的同时,孙博也尝试着闪小说的创作。闪小说是近年新崛起的文体,这是一种更难掌握的小说。在六百字的篇幅里,有电闪雷鸣、波翻浪涌;有震撼,有冲——有感动。

孙博的《超速》写老刘超速违规,本应受罚,女警察为他的经历所感动而为他警车开道。浓浓的温情让人心情激荡。

《总领事驾到》写几十个学会都要和总领事单独照相,结果致使她不堪重负而晕倒。小说写出了崇名造成的严重后果。

《彼得王》是个题材很特别的小说,通过“我”的“译”与“不译”,写出了彼得王率真的脾气、特别的爱好、鲜明的个性。人物着墨不多,却栩栩如生,在于作者不写须眉,却勾魂摄魄,精神兀立。

孙博的微小说写作,时间不长,但颇有成绩,是因为他有长期文学创作的积淀,所以起点高、出手不凡。他的创作方兴未艾,正处于上升期。我们相信他会有更多的好作品问世,也期待更多的华人作家,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微小说,给文学的百花园增添绚丽的春色。

猜你喜欢

文体小说创作
Jazz
另类文体巧谋篇
考场作文的文体规范
话题作文全功略(三) 符合文体要求
创作失败
文体不等式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