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潮剧艺术的传承保护与振兴创新

2019-10-09林妮妮

艺术大观 2019年16期
关键词:传承保护

林妮妮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专业人士访谈法等方法了解潮剧的发展历史,发现潮剧现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如加大潮剧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大潮剧的宣传力度、鼓励传统文化潮剧走进校园、改革潮剧剧本与创新潮剧表演形式等各项策略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潮剧艺术;传承保护;振兴创新

潮剧是我国古老的剧种之一,于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小分支,用潮州方言演唱、潮州音乐伴奏。作为潮汕本土的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联络世界各地潮汕人之间情谊的重要纽带。其传承与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潮剧的现状分析

目前,潮剧受到市场经济的制约和多种现代文艺形式的冲击,投资减少,潮剧的地位、效应陷落,也面临着人才缺乏、观众减少的危机,已成为必须保护和扶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待传承及创新。

我们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如今潮剧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危机,比如潮剧人才的缺乏、宣传力度不高、观众流失、剧情本身缺乏创新、表演形式陈旧等等具体的问题。无论哪个时期,潮剧除了要继承优良的传统以外,还应融入时代精神,跟上现代化的节拍,这样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收获更多年轻一代的观众群体。

二、潮剧传承保护及振兴创新的策略

针对潮剧现状存在的问题,以下提出几点具体做法的建议:

(一)加大潮剧人才的培养力度

一个好的表演艺术家,是一个剧团、一个剧种、一个地区、一个时代的代表。有了好的表演人才,才能使剧团、剧种生辉。所以,注重潮剧人才的培养,是潮剧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加大力度培养潮剧人才至关重要。以下几点建议:

1.培养潮剧人才重点在于培养新一代的潮剧演员。可采用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在艺术学校、中高职院校、本科院校等学校与潮剧团合办潮剧专业。学校可以邀请剧团资深的演员到学校当外聘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训练,解决了潮剧师资紧缺的问题。学生也可以到剧团参加实训活动,提高表演能力。毕业后也可以到剧团工作,既解决了同学们的就业问题,也为潮剧团输送了专业人才。

2.在高校的成人教育中可开设“潮剧学历提升班”,让喜欢潮剧或者有潮剧基础的社会人士,专业水平不够或学历不够的,没有办法从事潮剧表演的社会人士,可以通过函授成人教育的潮剧表演专业,既可以受到专业系统的训练,也可以提升学历。为潮剧表演提供更多的储备人才。

3.在潮汕地区的青少年宫开设“少儿潮剧表演班”,争取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办成公益性活动。可采用自主报名,面试筛选的方式,选择一些对潮剧有兴趣爱好和有演唱表演天赋的孩子参加,邀请潮剧专业人士授课,每周固定时间授课、排练,并且适当的参加演出。从娃娃抓起,为潮剧人才的培养提供新生的储备力量。

4.提高潮剧团演员专业水平,可与戏曲学院合作,办专业培训提升班,分批送剧团的专业演员外出學习,通过戏曲学院专业系统的训练,演员的专业能力会得到大大的提高,让整个潮汕地区的潮剧表演提升一个台阶。

5.鼓励社会艺术培训机构开设潮剧表演相关培训工作,从少儿到成人,都可以有相应程度的培训班。

(二)加大潮剧的宣传力度。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人认为宣传力度不够是制约潮剧发展的原因之一。大部分人都觉得现场演出频率很低,而且很多人都不知道具体的演出时间和地点。从长远发展来看,要吸引更多的观众,提升潮剧的人气,开拓潮剧的市场,提升潮剧的层次和地位,必须加强宣传力度,丰富宣传的渠道,提升宣传的效果。加大潮剧的宣传力度,需要政府的重视,媒体大众的支持。以下几点建议:

1.加大媒体传播途径的力度:包括地方电视台、电台、报社以及新媒体的传播。

就目前而言,潮汕部分地方电台及电视台有开通关于潮剧的栏目。比如揭阳电视台《乡里曲间》、揭阳广播台《1065大戏台》、普宁广播台《潮汕风情》、潮州广播台《潮人潮腔唱潮剧》等等。但是,据问卷调查显示,现在收听电台及观看电视台潮剧节目的观众并不多,主要原因有几个:第一,现在的大部分家庭都是安装网络电视,有的网络电视收不到本地电视台。第二,电视台及电台播出时间段不多,很多人刚好错不开时间。第三,年轻人很多都不怎么看电视台和听广播频道了。

具体策略的建议:

(1)增加电视台、电台关于潮剧艺术方面的栏目,面对大众普及潮剧方面的知识。

(2)报社加强关于潮剧的专题报道活动,让更多的群众了解潮剧艺术。

(3)合理运用网络新媒体传播功能,在网络平台开通相关直播栏目,提高传播的速度,也能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到潮剧艺术。

2.通过开展社区巡演的形式传播,包括潮剧走进社区,从城市到农村,每个社区和村落定期开展巡演活动,把潮剧艺术带进千家万户。

具体策略的建议:

定期开展潮剧艺术巡演活动。争取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从城市到农村,每个社区及每个村落每年至少能开展三次,排出演出的时间表,提前通过媒体告知大家具体演出的时间及地点。让广大市民及村民能在家门口观看潮剧艺术,接触了解潮剧,在这种熏陶中一代一代地把潮剧传承下去。

3.通过旅游行业把潮剧艺术带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跳出地方的局限性,扩大潮剧的欣赏范围及群体,更利于潮剧的弘扬与传承。

具体策略的建议:

(1)潮汕地区的旅游业正在大力发展当中,未来旅游行业的前景会更加美好。当外地旅游团到潮汕旅游时,可以加入带游客观看当地传统文化潮剧表演的项目,让外地游客通过观看演出了解潮剧,了解潮汕文化,有助于潮剧的弘扬。

(2)可在揭阳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中开设关于潮剧艺术的课程或定期开展潮剧讲座,让未来的旅游管理人才了解潮剧,具备弘扬传播的能力。

(三)鼓励传统文化潮剧走进校园

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与校园美育教育相融合,让潮剧走进地方学校的美育课堂,让下一代从小接受潮剧的熏陶。从大学开始,逐步到初高中、小学、幼儿园及社会教育机构,辐射带动。这样可增加年轻人及孩子们对传统戏曲的接纳和理解,从而培养对潮剧艺术的兴趣。以下几点建议:

1.在当地高校、中小学开设与潮剧相关的美育通识课程,如《潮剧欣赏》《潮剧表演》等课程,试点音乐课增加潮剧内容,普及潮剧知识,发展观众群体和传承接班人,培养本地青少年欣赏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同学们了解潮剧、懂得欣赏潮剧以及学会潮剧表演的基本技巧。

2.在校园里开设潮剧社团、第二课堂等,定期开展潮剧实践活动。据了解,揭阳实验小学于2019年开始开设潮剧兴趣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也是揭阳地区唯一一所开设潮剧兴趣班学习的学校。

3.与剧团及潮剧演员合作,开展校企合作的模式。以揭阳地区为例,高校、各中职学校及各中小学可邀请揭东小梅花潮剧团和广东小百花潮剧团等本土潮剧团开展传统戏曲进校园演出活动,这两个剧团成立的宗旨都是努力向青少年传递古老潮剧的艺术魅力。

4.把卡通潮剧、动漫潮剧人物这种创新模式引进到校园及教育机构,既带有趣味性,能受到同学们的欢迎,也能让孩子从小接触我们的地方传统文化,有利于传承。

5.以互联网+、智能化技术为支撑,充分运用学校信息化系统,建设以地方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文字、语言、实物、数字化音响资料、视频等信息中心,扩大网络传播力度,更好地实现校园传统文化传承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四)改革潮剧剧本与创新潮劇表演形式

时代的发展给潮剧注入了新的要求,既要有深厚的思想性、文学性、又要与时代合拍,引起共鸣。新时代潮剧工作者要不断在传承中创新,才能让潮剧得以精品不断、延绵不息,让流传几百年的潮剧艺术绽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及光彩。以下几点建议:

1.改革创新剧目的表演形式

传统的潮剧表演形式经过长时间的积累相传,形成了一个比较庞大而且完整的表演体系,无论从演员的表演、舞台的服装、乐器的配乐、舞台的背景布置等等,都有比较固定的形式。要振兴发展潮剧就要积极地促使潮剧戏曲的现代化,以吸引当代青年对潮剧戏曲的关注和欣赏。在演出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保留传统应有的元素,对一些地方可做一些改进,如将潮剧与其他戏曲相结合。比如在潮汕体育馆上演的《桃花扇》,该剧目在内容上和表现手法上非常的精致、现代、新颖,结合潮剧与昆曲的特点,在潮剧表演的基础上加点细腻的昆曲,中国的戏曲本是一脉相承,两者融合在一起恰到好处。也可以将潮剧与音乐剧相结合,适当加入一些流行音乐的元素,能更加符合现代年轻人追求潮流的特点,也让年轻的一代更容易接受与喜欢潮剧艺术,为培养更多的观众群体打下良好的基础。唱腔方面可以适当改变一下,唱段里面可增加一些合唱部分,乐器配乐方面可适当增加一些西洋乐器,也可以将幕后的演奏队伍和帮唱队伍搬到舞台上,增加恢宏的气势,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曲调上可以适当加入新的元素,特别是在音域方法上可以大胆尝试,并配合演员的唱功提高,吸取西洋歌剧发声方法,丰富潮剧的演唱表现力。

2.创新丰富剧目的主题

年轻的一代是当下精神消费的主要群体,潮剧作为一项传统的精神文化,为了增加观众群体,吸引年轻人的关注欣赏,在潮剧剧本创作上要注重选取、发掘既充满时代气息又有弘扬传统文化的优秀题材,使其内容与主题体现出新奇性和深刻性。剧本创作上保留潮剧的传统因素与特色,可以更多地鼓励创作一些符合新时代主题的剧本,与时俱进,努力形成具有现代风格的全新的审美规范与艺术形式,用经典的潮音潮味来传播新时代的主题等等。让年轻的一代更容易产生共鸣。

三、结束语

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专业人士访谈法等方法了解潮剧的发展历史,发现潮剧现状中的各种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如加大潮剧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大潮剧的宣传力度、鼓励传统文化潮剧走进校园、改革潮剧剧本与创新潮剧表演形式等各项策略的具体做法。目前潮剧正处于一个危机与机遇并存的转折点,传承创新潮剧艺术,需要从我们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们共同期待着潮剧艺术在这新时代能够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及光彩!

参考文献:

[1]曾艺烘.试论潮剧的传承与保护[J].戏剧之家,2015(8):59-60.

[2]李四海.浅谈振兴潮剧戏曲艺术之我见[J].北方文学,2011(2):61.

[3]丘惠翠,翁晓华,许惠琳,郑丽雅,洪董芹.潮汕戏剧文化的生

存现状和传承发展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22):153-154.

[4]林琳.潮剧戏曲在潮州地区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黄河之声,2019(8):21.

猜你喜欢

传承保护
秦腔吹火绝技浅论
文化空间视阈下的客家花灯材料工艺探究
白族、傣族医药传承与保护的对比研究
宜兴紫砂原料市场的开采现状与保护创新研究
隆尧招子鼓传承保护研究
广东粤语发展及岭南文化的传承保护策略探究
供给侧视角下河北文化品牌建设
阜阳民间剪纸艺术的审美性及传承发展探析
民间组织在粤剧传承保护中的作用分析
古村镇调查法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