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的对策研究

2019-10-09张喜盈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27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大学生

张喜盈

摘要:为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研究,积极探索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的有效模式,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保障体系,突出指导的科学化;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支持体系,突出指导的专业化;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体系,突出指导的全程化,着力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促進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个人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高质量就业,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校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服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一、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保障体系,突出指导的科学化

(一)推进就业指导在工作中的普及

我们要在平日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工作中,将其与就业指导相结合,及时全面发布就业信息,开展求职技巧指导、就业政策及流程解读等基本就业指导服务。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发展目标,澄清职业取向,能为毕业生提供个性化咨询指导及优质的就业服务。

(二)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与改革

就业指导课程是学生获得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很多高校已将就业指导课设定为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必修课程,而且在大部分高校都以不同形式开设,其中以理论、实践、调研、活动等多种形式给予学生就业知识。尤其是近些年来,就业指导课程也得到了学校等多方面的支持,很多教师对于该课程也是不断改革,例如改革考核方式、模块化教学、体验式教学等等,以学生喜欢且有益的方式不断改革,在课程中能够讲授专业的生涯规划理论及方法,并能根据同学们的专业背景给予职业前景分析,并在课程中通过测评让学生了解自我的价值观及职业价值观,同时了解到求职的笔试及面试技巧等诸多内容,让学生受益良多,所以在平日工作中对于高校要支持与引导就业指导课教师加大对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与改革,让就业指导课成为学生得到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的有力保障。

(三)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投入力度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的重点工作,只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用创新带动创业,用创业带动就业,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高校应该从各个方面投入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鼓励学生参与创新,鼓励学生大胆创业,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在各个年级普及创新创业教育系列讲座,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鼓励专业指导教师给予学生专业的指导。

(四)健全专业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

在我国,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的大部分是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和学院辅导员老师,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和就业信息服务系统建立还未完善,所以我们应该组建专门的就业指导队伍,定期邀请专业的就业指导老师给予学校的中心老师及辅导员老师进行专业的学习与培训,并将所学知识传授给学生,给学生提供最专业的就业指导服务。

二、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支持体系,突出指导的专业化

(一)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提升学生生涯认知

生涯规划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甚至整个人生,在整个过程中就要了解大学生生涯决策的类型。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辅导员要指导学生运用专业有效的“生涯平衡单”、“生涯决策的5W法”、“CASVE决策循环法”等做好生涯规划。

(二)指导学生正确评估自我,提升学生自我认知

在生涯规划中,给学生普及职业生涯相关理论及决策方法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有意识的进行自我探索,这里我们会在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网站开设职业规划测评系统,把一些常用的价值观、兴趣性格、职业价值观的测试系统开设于就业指导中心网站,引导学生正确分析测评结果,了解自身实际情况,确定自我的职业发展方向,实现自我认知,引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决策,有利于学生自身发展及自身规划。其次,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会融入团体中,这时候就会在锻炼自我能力的同时并获得他人的评价,通过一些他人的评价也可以更加客观的认识自我,通过锻炼,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基础保障。

(三)引导学生进行规划训练,提升学生生涯管理

大学阶段是学生进行规划训练的好时机,在就业指导课及平日的活动中,辅导员要有意识的引入这些规划训练,其内容可以包含自我认识、自我管理、探索职业、实践能力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增强、综合素质提升、就业能力提升等多种内容,这种内容可以让学生受益颇多.同时注重创新活动形式,比如生涯游戏、小组互动等,通过小的案例提升学生的生涯管理能力。

(四)了解职场环境并进行职业测评,提升学生职业认知

在引导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了解所涉及专业领域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法规及就业程序等,让学生做到了解职业世界,帮助与教会学生学会就业信息收集与整理,关注自己喜欢的一些职业发展趋势,同时让学生会筛选就业信息。

(五)给予全面合理的就业指导,强化就业指导

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辅导员要帮助学生分析各项就业因素,定期给予就业政策的讲解,同时,由于社会的快速变化,要引导学生及时转变就业观念,合理的确定求职目标,确定合理的就业期望值。在自我认知及生涯规划的过程中,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有意识的让学生做好各种能力储备,尤其对于面试的指导,必须提早准备与了解,了解常见的面试形式、并自我有意识的锻炼提升自我的面试能力。

三、构建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体系,突出指导的全程化

(一)搭建社会实践平台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综合素质提升的有力抓手,大学生在了解了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及方法后,就要更好的付诸于实践,其中实践方式有很多,可以是参观实习、职业访谈、社会调研、公益活动、科技活动、创新创业大赛、专业竞赛等,为学生搭建自我专业技能提升的平台。例如职场咖啡屋这样的小型沙龙活动,非常受到学生的欢迎,在沙龙中我们会邀请到一些企业新人讲解自己的求职经历及初入职场的心路历程,还会请到一些专业资深的名企HR为大家讲解职业生涯规划及求职的技巧,请到本专业优秀教师及优秀毕业生讲解专业领域的笔试面试技巧,这些活动让学生们收获指导而且对于自己遇到的一些问题也能在现场得到解决并获得一些合理性建议。

(二)共建实习训练基地

校企合作,校企共建,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训实练的广阔平台,很多学生对于就业指导服务的需求是希望多走进企业实习,并且与企业中的职场新人沟通交流,学生在实习基地,既可以锻炼专业能力又能够提高通用能力。

(三)建立学生生涯档案

基于每个学生的自身各异性及学生发展需求、规划目标,辅导员老师要给予学生全程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从学生入学开始就要开展“一生一档一策”体系构建,合理设置档案内容,建立学生的生涯档案,引导学生在建立大学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建立每学期每学年的目标计划。通过生涯档案的建立,能及时给予学生连续的指导,切实提升就业指导的实效性。

(四)推进系统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要尤其注重其全程性,系统性,有很多的就业指导只是集中在大四,生涯指导集中在新生入学教育,而对于大二、大三的学生没有植入任何的就业指导,致使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在不同的年级,要给予不同的指导,大一要加大对学生的生涯认知教育与培训,进行自我探索,大二要加强职业能力提升、心理素质提升等多方面的提升教育,大三要加强职业目标与决策教育,就业能力提升教育,大四要给予心理健康、笔试、面试技巧教育等。

(五)健全反馈监督机制

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常常会出现学生在做完规划后由于较大课业压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差,如果没有健全的反馈监督机制,学生很难一步一步按照计划有效实施。辅导员要抓住《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载体,利用课程中得到的反馈,以及班级中职业生涯规划活动的相关反馈,给予学生共性与个性的指导,并及时将反馈监督与班级日常管理、班级活动有机结合,并通过谈心谈话面谈、学生座谈会、沙龙研讨、新媒体沟通方式(微信、QQ)等多種沟通渠道给予学生后续的监督与指导,了解学生自我的困惑与困难,帮助学生完成自我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晓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教育教学研究,2014(02).

[2]周博.对高校精细化职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职业指导,2016(13).

[3]修洪波.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大学生就业导向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02).

[4]周航.论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J].教育研究,2016(02).

[5]李富臣,陈荣华.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J].高职教育研究,2016(02).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大学生就业趋势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