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粒键高产套餐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

2019-10-08范艳菊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16期
关键词:赤霉病防治效果小麦

范艳菊

摘要    以百粒键高产套餐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孕穗期和扬花期2次施用百粒键高产套餐效果较好,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达34.82%,增产率达12.2%。

关键词    百粒键高产套餐;小麦;产量;赤霉病;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147.5;S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6-0005-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The control effect of high yield package of Bailijian on wheat scab and its effect on wheat yield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fect of applying high yield package of Bailijian at booting stage and flowering stage was better.The control effect of wheat scab was 34.82%,and the yield increased by 12.2%.

Key words    high yield package of Bailijian;wheat;yield;scab;control effect

近年来,小麦秸秆还田等耕作模式越来越普遍,田间病原基数逐年增加,致使小麦后期锈病、白粉病、根腐病、赤霉病等危害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小麦的品质和产量[1-2]。为探索小麦病虫害、冬旱、倒春寒、干热风等问题的解决方案,实现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提升,特进行小麦防病抗逆增产解决方案效果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試验地概况

示范试验在宁津县时集镇后仓村进行,试验用地选择连续种植小麦3年以上有代表性的地块,试验地块为轻壤土,有机质含量1.6%,土壤相对含水量80%。

1.2    试验材料

供试小麦品种:济麦22。供试药剂:百粒键高产套餐(25%吡唑醚菌酯15 g+25%丙环唑20 mL+0.007 5%芸苔素内酯8 g+进口高端作物增产剂20 g),由济南仕邦农化有限公司提供;430 g/L戊唑醇悬浮剂,由华北制药集团爱诺有限公司生产,市售。供试施药器械为电动喷雾器。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于小麦拔节孕穗期(2018年4月20日)用百粒键高产套餐15套/hm2兑水225 kg/hm2喷雾;处理2:于小麦扬花期(2018年5月9日)用百粒键高产套餐15套/hm2兑水225 kg/hm2喷雾;处理3:分别于小麦拔节孕穗期(2018年4月20日)、扬花期(2018年5月9日)用百粒键高产套餐15套/hm2兑水225 kg/hm2喷雾;CK:于小麦扬花期(2018年5月9日)用430 g/L戊唑醇悬浮剂450 g/hm2兑水225 kg/hm2均匀喷雾。3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1 hm2。

1.4    调查项目及方法

在小麦拔节孕穗期(4月12日)进行病害调查,未发现病害发生。5月27日进行小麦白粉病、锈病、赤霉病发病情况的田间调查,仅见小麦赤霉病达到发病程度。因此,于收获前13 d重点调查小麦穗部赤霉病的发生情况。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的分级标准如下:0级,无病;Ⅰ级,病小穗数占全部小穗的1/4以下;Ⅱ级,病小穗数占全部小穗的1/4~1/2;Ⅲ级,病小穗数占全部小穗的1/2~3/4;Ⅳ级,病小穗数占全部小穗的3/4以上[3-5]。调查采用五点取样法,每点调查20株(穗),计算防治效果。小麦倒伏及抗干热风情况采用目测法调查[6-7]。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处理对小麦赤霉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以处理3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达34.82%。

2.2    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从表2可以看出,与CK相比,不同处理对小麦都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其中以处理3对小麦增产效果最明显,增产率达12.2%。

2.3    对小麦倒伏情况的影响采用目测法,在小麦收获前10 d调查,均未发现有倒伏现象。

2.4    对小麦的保叶效果在收获前5 d(6月12日收获)观察时,发现处理1、2、3均明显见到还有绿叶,麦穗熟相好。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百粒键高产套餐对小麦后期病虫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保叶效果也很好,以在小麦扬花期、孕穗期施用2次效果最好,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达34.82%,小麦增产率达12.2%[8-9]。

4    参考文献

[1] 马丽.小麦中后期病虫草害化学防治技术[J].农技服务,2007(2):55.

[2] 刘常青,臧俊岭,李明志,等.小麦赤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J].河南气象,2006(2):57.

[3] 王超杰.小麦赤霉病防治试验及防治措施[J].河南农业,2016(30):47-49.

[4] 顾国伟,凌小明,冯新军,等.6种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J].上海农业科技,2016(1):143.

[5] 张广照,郭贵东,杨瑞清,等.不同施药时期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比较[J].湖北植保,2018(6):7-8.

[6] 李金华.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4(16):121-122.

[7] 张清田,黄华.小麦生长中后期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J].科学种养,2010(2):27-28.

[8] 陈建忻.农作物病虫害中预测预报以及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J].农技服务,2017,34(8):74-75.

[9] 农业部农药鉴定所生测室.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94-97.

猜你喜欢

赤霉病防治效果小麦
双环磺草酮与吡嘧磺隆混用对稻稗的防治效果试验
苦参碱对小麦虫害的防治效果试验分析
四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2019年绍虞稻区小麦赤霉病重发原因及防控对策
论小麦赤霉病发生危害形势及防控对策
解读山东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小麦,你好
成功克隆小麦抗赤霉病关键基因
330 g/L二甲戊灵EC、36%异恶草松SC对直播稻田杂草防治效果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