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懂教材是教师最基本的基本功

2019-10-08韩思民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29期
关键词:基本功教师

韩思民

【摘要】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它凝聚了众多编者对美术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蓝本和重要依据。作为美术教师应把读懂教材作为最基本的基本功,这是美术有效教学的基础。

【关键词】读懂教材  教师  基本功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9-0228-01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它凝聚了众多编者对美术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蓝本和重要依据。新课程倡导的教材观是“用教材教”,笔者发现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存在所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现象,把教材中很好的内容处理得支离破碎,甚至违背了知识的内容架构,课堂偏离了教学目标。其结果是新课改的理念得不到实施,教学的重点、难点得不到突破,教学目标得不到落实,教学效率低下。因此,作为美术教师应把读懂教材作为最基本的基本功,这是美术有效教学的基础。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够读懂教材呢?笔者记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从编者的角度领会设计意图。

教材有许多关键的点,并由隐含的无数条线串接成一条条美丽的“项链”。作为美术教师,我们要善于读出教材中的这些点和线,弄清教材的内容和结构体系,发掘每一份宝贵的资源,让学生充满想象与创造,让课堂充满灵性与活力。

1.教材的目标点。教材的目标点实际上就是学生学习程度的具体要求,也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所学知识是了解、学习还是理解、掌握,技能要求是尝试、运用还是有意图地运用;通过某一内容的学习,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否得到培养等。如,《二十年后的学校》一课,教学的目标点是这样要求的:了解校园规划知识,学会合理规划学校布局;有意识地运用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等形式原理,用不同材料和方法設计、制作校园规划图及校园建筑模型;培养对母校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体会美术与生活环境的关系,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深刻领会教材目标点的要求,把握好这个“度”,教学才不至于偏离方向。

2.教材的支持点和发展点。《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教材编写应依据美术课程总目标的要求,以学段标准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为参考”。由此可见,教材的编排是按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设计的。因此,课前教师要充分研读教材,梳理教材内容,理清知识内在的逻辑联系。要树立“大单元”意识:既要着眼于本课时的教学,更要放眼于整个学段的教材内容,甚至跨学段进行分析。如,四年级美术《蔬果的联想》一课,它是建立在第一学段《绕绕涂涂》、《影子大王》等平面的“以形造型”课例基础之上的立体造型表现课。即,学生在感知、理解图形(形象)的形状(形体)特点的基础上,激发创新思维,运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创造出新的形象,为第三学段《石头说话》一课打好坚实基础。

因此,阅读教材、把握教材的内容和结构体系要做到“瞻前顾后”,把握好处理教材的“度”,科学地把教材内容处理成课堂教学的各个细节及其整体。

二、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学情基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在阅读教材时,教师应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实际情况,只有深入了解了学生教学才能有的放矢。

1.兴趣点。兴趣是学生成长的根本动力。学生唯有感兴趣,想学、愿学,方能在学习过程中克服种种困难,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取得学习的成功。新课程下的美术教材,从课题、情境化的文字与图片等方面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我们要善于发现并利用教材中的这些因素,启动学生原认知,有效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求,从而激发出学生的成长动力。如,在《幸福乐园》一课,教材中提供了学生在少年宫、游乐园、科技馆活动的情境图,有助于引发学生展开回忆,感受课余活动幸福快乐的成长体验,并乐于用美术方式将这一体验表现出来。

2.知识能力点。阅读教材的同时,我们还要根据某一课的教学内容,确定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具备哪些基本技能,然后分析学生是否已经具备这些知识和能力。只有建立在符合学生现有知识能力基础之上设计教学任务的深度、难度和广度,才能确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如,《花手帕》一课中,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米”字格、“田”字格等折纸的方法已在幼儿时期掌握,教材中折纸的图示与方法,一方面起到引发学生回忆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培养和巩固学生看图的能力。在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过程的实施中,教师不能把它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或难点内容去处理,而是把这一过程作为自主探究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折叠方式”让学生大胆体验即可。

3.学困点。学困点,即美术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不易理解、掌握的知识点、技能点。阅读教材一定要细致分析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抓住关键,突破难点。如,在《星光灿烂》一课中第五个星星的制作,若根据教材提供的图示先画出凸折线、凹折线再进行制作不仅费时费力,折出的星星还不美观。如果引导学生分析这颗星星具有对称的特点,运用对称知识先折叠、剪裁,再依照凸凹交叉折叠次序折纸,制作出的作品省时又美观。

三、从教师的角度探究教学方法。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教师的角度进行阅读教材,以探究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在阅读教材、把握教材教学目标、重难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性的处理、加工教材内容,灵活安排教学结构,采取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法,拓宽美术知识领域,充分体现美术教学的价值与魅力。

总之, 作为教师, 读懂教材是一项必备能力,是教师一项最基本的基本功。教师只有在读懂编者意图, 了解学生学情情况, 才能大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补充、改造等;才能灵活地运用教材, 设计有意义、有价值的活动,进行有效教学,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 掌握方法, 培养兴趣, 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从而促使学生的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基本功教师
生活的基本功——读《自在》有感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最美教师
大山里的教师
练好“四干”基本功 争当人大出彩人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师赞
展演期间基本功考核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