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初中音乐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作用

2019-10-08谢友松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29期
关键词:实践活动基础知识初中

【摘要】音乐教育是初中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在初中阶段的音乐教育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热情,抓好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学习技能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  音乐  兴趣  基础知识  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9-0209-02

音乐教育通过歌唱、欣赏、演奏乐器等教育活动,来培养受教育者对音乐美的感受、美的爱好和美的表现。而素质教育是与开发人的潜能,智力和能力水平,形成完整全面的心理、生理、知识、能力、结构的一种教育形式,是以受教育者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其中艺术教育以其独特的形式来实现素质教育。它是通过提高受教育者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来培养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健康的心理素质的。所以,把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切入点,以艺术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和提高,不失為一个好的方法。

随着当代科学教育的发展,音乐教育在人类社会的各项活动中的突出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已成为当今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不仅是使受教育者多学习一些音乐知识和从事音乐实践的能力,从根本上说在于用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手段之一,在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事业中发挥作用。音乐与各种艺术形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朱光潜早就论证过诗歌、音乐、舞蹈同源的问题,得出最初是一种三位一体的“混合艺术”的结论。在动的表情艺术中,音乐舞蹈被人称作是一对孪生姐妹。音乐在建筑等艺术来说更是不可缺少的,有人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而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正是由于音乐与其他艺术美的这种融合,才在基础教育中肯定了音乐教育的地位。

音乐教育首先是对学生情感的陶冶。通过一首首美妙的音乐之声,激发起中学生热爱祖国、人民、家乡的情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音乐教育是对中学生艺术的感染与培训。我们通过音乐教育,对中学生动之以情,感知以形,晓之以理,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情景设计得恰到好处,有助于加深理解作品的深度,并对歌曲或乐曲产生浓厚的兴趣。借助播放录音、录像、展示挂图等手段,创设具有较强感染力的情景氛围,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优美动听的歌声和形式多变的伴奏曲打动学生的心扉,使音乐教育成为美的享受,善的陶冶,提高对艺术美的感知、鉴赏、理解、表现和创造能力。关键在于加强音乐实践,加强训练,逐步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提高音乐的感受力和理解力,从而促进审美能力的不断发展。

所谓音乐的感受力,就是对音乐进行形象思维的能力。它是通过联想、反映、共鸣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去感受旋律。当学生理解了音乐作品,便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自己相应的感情,在感受理解的基础上准确地抒发感情。当电视上唱过一首《渔民之歌》之后,不少学生都会唱。而且在歌唱中感到船帆在缓缓移动,渔民在轻声歌唱,一幅优美动人的湖光山色。而第二部分旋律欢快流畅,一连串音乐的变奏手法,刻画出摇橹划桨,水波流动的音乐特征,仿佛看到了渔民们满载鱼虾驾舟归来的欢快景象。通过教学生动形象的讲解,巧妙细致的引导,并充分利用声相的有机结合,使每一节音乐能增进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理解力,促进他们审美能力的发展。从而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音乐对德、智、体等方面都有巨大的渗透和潜移默化作用,促进其发展。在教育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当年的一首《义勇军进行曲》,曾唤起多少仁人志士,投身于抗日的浪潮之中。今天,当人们唱起《国歌》,都再一次的强化着爱国人的意识,增强人们的爱国热情。通过音乐的教育,能使人有一幅“音乐”的耳朵,它能在暴风雨中感受力度、速度的威慑,或人与恶势力拼搏的种种感受;在充满杂音的闹市中发掘到人生的某种体验。从而培养受教育者坚强的意志,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树立顽强的自信心,增强其克服困难。经受挫折的能力。培养起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助人为乐、造福社会的高尚情操,使其在未来社会的生存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进而达到提高全民素质的目的。

我们引导中学生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其目的是培养教育学生更好地热爱音乐,通过接受音乐教育更好地陶冶自己的情感,培养自己的艺术欣赏能力。

综上所论:新时期的中学音乐教育我们应该以素质教育为大方向,以《音乐新课程标准》作为指南,做好音乐教育方面的几个方面的工作:1.培养好中学生对音乐的兴趣;2.加强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加强学生音乐技能的培养;3.开展非富多彩的中学生音乐实践活动,让中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自己的情感;4.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一些音乐比赛、表演活动,激发自己的音乐天才。作为音乐教师要热情关爱学生,帮助学生,积极发现培养他们的音乐才能。

作者简介:

谢友松(1977.09.24-),男,汉族,四川乐山人,本科,副校长,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实践活动基础知识初中
清律的基础知识
掌握基础知识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