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低未成年人攻击性行为的共情训练

2019-10-08黄煜李存英郭海辉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29期
关键词:心理剧攻击性平均数

黄煜 李存英 郭海辉

【基金項目】该项目由绵阳市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四川绵阳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指导与研究中心资助,项目编号:SCWCN2017YB16。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9-0198-01

一、研究背景

众所周知,未成年人犯罪的危害大,对未成年罪犯的共情训练属于矫治,针对更多未成年人预防性的共情训练更加重要。大量研究表明共情和生理的成熟有关,但是也有研究支持共情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改善。通过改善共情能力,可以让未成年人发展出更有意义更紧密的人际关系。

二、方法:

1.目的:本研究拟对未成年人(小学6年级)开展为期42天共6次的共情训练。利用课题组独创的“共情心理剧”训练方式提高未成年人共情能力与道德水平,从而降低攻击性行为,预防暴力犯罪。

2.假设:“共情心理剧”的共情训练方式能提高未成年人共情能力,降低攻击性行为。

3.过程:①前测:利用IRI(人际反应指针)问卷对参与训练的团体(新都区某小学)进行施测;②训练:42天共6次的“共情心理剧”训练。利用经典的道德两难故事,改编为可供角色扮演的对话脚本。每次训练都使用此脚本(多个故事版本)。每次训练时间为60分钟。训练人员为课题组经过统一培训的熟练掌握“共情心理剧”共情训练方法的导师;③后测,利用IRI(人际反应指针)问卷对参与训练的团体进行施测。④统计,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4.结果预测:“共情心理剧”共情训练可以提高参与学员在共情测验中的“观点采择”因子分数,从而起到提升共情水平和降低攻击性行为,预防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作用。

三、结果

年龄的平均数是12.60,标准差是0.588,前测的平均数是43.90,标准差是9.346。后测的平均数是52.75,标准差是12.201。

经过spss统计软件“t检验”分析,前测的平均数显著小于后测(T=8.391,p=0.000)。

四、讨论

经过42天共6次的针对未成年人(小学6年级学生)进行的“共情心理剧”训练,发现训练有效提高了未成年人共情能力。在以IRI人际反应指针问卷为测量工具调查下,发现在“观点采择”、“想象”、“同情关心”、“个人悲伤”4个维度上,“共情心理剧”皆有效提升4个量表分数。尤其在“同情关心”维度上,提升最明显。更进一步,分性别来看,女性在同情关心维度上提升更明显。这说明,“共情心理剧”对于女性作用效果更明显,且主要唤起了他们的同情怜悯之心,这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是一致的。女性在观看了充满情感的影视作品之后,容易对作品中的人物感同身受,表示出关心关爱之情,进而在日常生活中迁移情感,对作品角色扮演者关注关心以至于痴迷迷恋。相比之下,男性在“观点采择”维度上,分数提升最小,只有0.68。考虑到相较于男性在其他3个维度上的得分,男性观点采择的基准分数已经是最高水平。Gibbs(1987)发现未成年罪犯在小组中学习观点釆择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道德推理水平,然而并没有进一步进行性别差异的分析。我们可以推测,既然男性对于某一些共情训练,在观点采择维度基准分相对最高,而训练后的提升最小,那是否也意味着男性或许在道德推理水平上本身相对于女性更高,且对于外在的教育和训练更加不敏感。

结合陈晶等人认为共情对于攻击的3种可能的抑制机制,本研究与其中第3种可能性更为符合,即:受害者的痛苦和悲伤线索使攻击者体验到共情关心的反应性情感,因此产生了增加受害者利益的动机。Jolliffe和Farrington的元分析中认为,低认知共情水平与犯罪存在高相关,而低情感共情水平与犯罪的关系较弱,这与本研究的发现具有逻辑一致性。由此可见,通过以改编“道德两难故事”为基础的“共情心理剧”进行未成年人共情训练,确实能够在短期(1个半月,6次训练)从认知层面提升共情水平(女同学提升效果最明显,最能提升他们同情关心水平),从而抑制攻击性行为和暴力犯罪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李想,黄煜,时勘.疼痛共情具有“偏好性”,《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6月

[2]崔芳,南云,罗跃嘉.共情的认知神经研宄回顾,《心理科学进展》,2018(2).

猜你喜欢

心理剧攻击性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的应用
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现状及对策
校园心理剧的意义重构与功能优化
校园心理剧对提高大学生德育自我教育能力的探讨*
校园心理剧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关注加权平均数中的“权”
平均数应用举隅
说说加权平均数
非攻击性话语引发的冲突回应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