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青年教员教学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9-10-08程宏凯詹晓琳张满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29期
关键词:教学能力建设

程宏凯 詹晓琳 张满

【摘要】青年教员是院校教书育人的生力军,新时代培养和提高青年教员教学能力,对于加强院校教员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按照士官院校一名新教员的成长路径,设计了五个方面的培训内容,为提高青年教员教学能力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青年教员  教学能力  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9-0190-01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事关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就教师队伍建设作出战略部署,对尊师重教提出更高要求,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军队院校调整改革稳步推進,教员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一大批青年教员补充到教学岗位,为院校教育注入“新鲜血液”。士官教育具有实践应用性、岗位指向性等特点,培养一支具备广博的文化素质、扎实的理论功底、过硬的装备维修能力和勇于创新的青年教员队伍,是士官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加强教学全面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总体办学水平的客观要求。

一、强化新任教员岗前培训,提高教育基础理论水平。

目前青年教员大多是从非师范院校毕业,直接进入教员岗位的,对教师的地位、作用、职业特点、职业道德、素养要求不甚了解,还缺乏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因此,新教员入校后,必须通过新任教员岗前集训,组织新任教员集中学习教育基础理论、教育心理学等知识,同时从地方高校聘请专家进行辅导讲座,及时为新任教员补好这一课。在岗前培训中,还应安排师风师德专题教育,邀请本校德高望重的老教员现身说法,介绍从教经验,从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两方面着手,让青年教员牢固树立“教员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的思想意识,培养他们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良好的师德风范和师表形象。

二、以课程进修为主渠道,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

所谓专业理论知识,就是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要的相互联系的各类别、各层次知识的整体结构。青年教员经过院校学历教育,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新技术层出不穷,部队装备也不断更新,教员只凭原来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已经很难达到教学要求,如不加强学习,在课堂上授课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院校应根据师资队伍培训总体规划,有计划的安排一批业务能力强,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员到国内军、地院校进行课程进修,进修主要以在职形式进行,既保证正常教学的开展,还给青年教员学习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提供良好条件。通过定期邀请兄弟院校的知名专家、学科技术带头人来校进行专题讲座,讲授专业发展的前沿信息及最新技术,帮助青年教员及时掌握专业发展动向,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理论水平,增强专业任职能力。

三、充分发挥“导师”指导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青年教员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教学手段现代,运用信息化技术自如,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但缺乏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显得单一,对教学过程的规律性掌握不够。因此,青年教员需要过的第一关就是教学关。实践证明,为每名新任教员选定教学经验丰富、职业道德良好的教员为导师,是提高青年教员课堂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新教员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随堂听课、跟班辅导、备课试讲等形式,系统学习授课基本技能及教学方法。由学校定期组织开展教案审查、试讲考核、讨论评议、考核评比等活动,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青年教员及其导师给予表彰奖励,积极营造“以听促学、以讲促进、以评促建、以奖促优”的良好氛围,为青年教员教学能力的形成创造有利条件,帮助他们打牢课堂教学基本功。

四、深化“双基本功”训练与考核,提高装备维修操作能力。 士官学员毕业到部队后,大多从事装备技术保障工作。因此,对学员装备维修动手能力的培养是专业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员不光要具备扎实的课堂教学能力,同时也要具备过硬的装备维修能力。由于青年教员装备维修能力普遍薄弱,士官院校应积极推进教员“双基本功”(“课堂教学基本功”和“装备维修基本功”)训练与考核制度,在教员课堂教学能力形成的基础上,突出对专业课教员装备维修能力的培养。要求各教研室为每名青年教员制定训练方案,并结合日常教学认真实施。通过聘请校内外专家开展装备维修技术讲座、定期安排装备维修现场示范、组织青年教员到部队代职、驻训、拉练、打靶、安排青年教员到工厂、研究所进行装备跟产学习等方法,促进青年教员积累维修案例,丰富维修经验,提高维修技能。成立考核专家组,制定“双基本功”考核标准和试题库,定期组织考核验收,达到以考促训、以考检训的目的。

五、以教学改革研究为牵引,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教学过程是师生合作的过程,也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心理过程,有着深刻的内在规律性,不研究规律,不掌握规律,就无法科学施教。青年教员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应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科研中来,树立强烈的教育科研意识。通过投入专项经费,对青年教员参与的教学改革项目给予重点扶持,成立学校教学改革研究指导专家组,定期对青年教员的教学改革研究情况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教学改革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有效途径。同时,加大对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的评选和奖励力度,实现科研育人、学术育人,营造重视教学、研究教学的浓厚氛围,调动青年教员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他们把握士官教育特点,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青年教员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许勇铁.提升高校新引进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的思考.福建建筑.2012.2

作者简介:

程宏凯(1980.5-),男,汉族,陕西户县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副教授,主要从事士官教育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教学能力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研究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途径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
“五老”说和团促进和谐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