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评价

2019-10-08范会明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29期
关键词:多元评价教学评价信息技术

【摘要】教学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而作为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信息技术,其教学评价却往往被忽视或流于形式。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积累,我总结了一些有效的评价方法,如关注过程和多元化评价等。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评价  关注过程  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9-0148-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已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而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和应用课程,其评价方式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好的评价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它将直接影响到目前倡导的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也将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那么如何进行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评价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积累中,我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我就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评价应关注过程

在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评价中,大部分教师只对学生的作品或成果给予评价,这固然不错,但作为信息技术课堂,由于它的操作性和实践性,仅仅关注作品或成果还不够,还要关注过程,因为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会操作了,他的作品和成果自然错不了,而在过程评价中给予学生的鼓励与引导更是学生成功的重要因素。

如,我在教学《图文混排》一课时,关于如何来调整图片与文字的环绕方式时,我就特别关注了学生混排的过程。

我首先出示了两篇描写春天的文章,一篇是只有文字的,一篇是图文并茂的,让学生进行比较。学生都觉得图文并茂的更美,于是,我在激趣的基础上导入了新课《图文混排》。

接着,我又出示了一篇描写秋天景色的文章,还有几幅展示秋景的图画,让学生试着图文混排。同学们马上就想到去视图中寻找“工具栏”,然后点击“工具栏”中的图片,再单击“文字环绕”按钮。这时,在“文字环绕”的下拉菜单中显示很多环绕方式,但是,我没有直接告诉他们选哪一种环绕方式, 而是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去比较,我在下边进行巡视指导或点拨。 在交流中,我对那些混排效果好的同学进行了赞许,对那些混排效果稍差的同学进行了鼓励, 并提出了建议,然后再让他们重新混排。他们在老师的评价中增强了信心,最后的选择都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并通过版式设置——嵌入式展示了各自的风格。

可见,关注过程极其重要,它不仅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还能使学生扎实地掌握各种信息技术的知识及操作技能,有利于实现高效课堂。

二、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评价应“多元化”

大家知道,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的课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课堂,是在师生面前共同展示的课堂,而在新课程的改革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指导者和促进者,所以作为教学评价, 也应体现自我的因素和同学的因素,因为只有个人思考、同学评价、老师鼓励三结合才能更全面客观地对学生的表现有一个公正的判定, 才能更触动学生的心灵。所以,我认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应“多元化”。即不但要有老师的评价,还要有自己的评价和同学的评价。

1.自我评价。学生在把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之前,先要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等级评定,如优秀、良好或合格等。然后说出好在哪儿或不好在哪。同时 还要说出在作品的制作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解決的,在制作过程中自己有什么收获等。这样的评价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反思自己,并找到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

2.同学评价。因为同学和自己共同经历了制作的过程,所以同学的评价可能更实际更准确。但同学的评价一定要真诚、友善,并尽量从别人作品中的优点说起。 比如,可以用这样的句式:“你在某某方面做得太好了!”“你的作品太有创意了!”“你这种方法我怎么没想到呢?”等。在说完对方作品的优点后,还可以针对作品的不足委婉地提出自己的建议。如“我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你的做法确实不错,但是如果……是不是更好?”“如果这样做……我可能会更喜欢”等。这样,以欣赏为主的同学评价会让被评价人感到被尊重,被肯定,内心充满感动和信心,同时也愿意接受合理的建议,而评价人也在评价中吸取了精华,提高了自己。大家在交流中资源共享,可谓一举多得。

3.教师鼓励。在倡导”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是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给予点拨的助学者。 因此,教师要做的不是指出学生的缺点,而是给学生以及时的帮助与鼓励,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关于教师的鼓励,应尽量采用肯定的多样式的语言,比如“你在这项操作中,表现最棒!”“你真是一个勇于探索的孩子!”“谢谢你的耐心。”“你太聪明了!老师很看好你呦!”总之,教师的鼓励要强调优点,弱化缺点,让学生的内心时刻充满信心和勇气。

总之,教学评价是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法宝,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只要我们掌握和运用了有效的教学评价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就会如鱼得水,蒸蒸日上,我们的信息技术也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和生活!

参考文献:

[1]苗逢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顾红星.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评价[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1.

[3]姚斌.初中信息技术课堂评价实施策略[J].都市家教,2014.

作者简介:

范会明(1965.11-),男,黑龙江大庆人,任职于大庆市第五十二中学,大专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及教学评价。

猜你喜欢

多元评价教学评价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多元评价,不拘一格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