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英语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9-10-08古力加马力·阿不力孜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29期
关键词:考核机制手段教学模式

古力加马力·阿不力孜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的对外经济交流会越来越频繁,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多,但是从我国高职院校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现状来看,英语是高职学生短板科目。本文在分析当前高职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新型教学模式、手段、考核机制、教材内容和教学基础设备等方面的改进措施,从而增加高职学生行业竞争力,为社会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性人才。

【关键词】教学模式  手段  考核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9-0099-02

据调查发现,地方经济的高度发展和高职毕业生的英语能力呈正比关系。我国的企业逐渐开始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化为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国在国际中的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这对英语阅读和口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也开始不断加大对英语教学的改革力度,中国对于英语教育也是前所未有的重视,因为只有这样中国才能融入到世界经济格局中去,才能学习到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知识,才能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推向全世界,为世界献出中国智慧。因此,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水平、研究新颖的教学模式、探讨我国当下英语教学现状与经济高速发展间矛盾解决方式以及如何为企业和单位输送外语实战性人才已摆上日程。

一、高职英语教育现状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挖掘人的潜力,培养优秀的人才来推动各个行业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对教育产生促进作用。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与专业设置和就业导向无紧密联系,导致高职英语是大多数学生的“心腹之痛”,无力,也无心钻研此课程,只求过关万事大吉!学生体会不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目前,高职英语侧重点仍是理论基础知识讲解为主的教学,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为了获得证书和等级考试,英语教育内容对学生专业学习和职业导向关联度甚微。高职英语教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估有待改进和创新。高职英语教学缺乏实用性人才。高职英语教材与学生的专业和未来就业的衔接无法并轨。学生对学习英语“疲软”,学习主动性较差。高职院校师资储备不足,“双师型”教师紧缺。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有待提高。在教学资源上,现代化教学器材与辅助设备欠缺,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和现代化英语教学模式的采用势在必行。

二、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具体措施及方法

1.高职英语教学开设课程与所修专业和职业生涯密切结合

高职院校根据学生所学专业要求,结合各院校实际情况和当地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发展和开发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课程设置模式。比如建筑、汽车和IT行业等企业中,需要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较强的英语专业人才。在开设英语课程时,偏向此类学生重点开设英语阅读课程,考核方式可以笔试为主。在旅游、商务等服务性的行业中,需要口语表达能力比较强的英语专业人才,在针对此专业的学生可开设英语口语强化班、英语视听说、商务英语课程,考核方式的重点可放在听力和口语测试上,并督促此类学生报考英語等级考试。也可根据学生的需要开设英语选修课程,丰富课程的多样性,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专业和就业导向不同,英语教学的重点也应不同,如果从普及的角度去理解高职英语教学,高职英语教学很难体现“实用性”,学生学习英语动力不足,对学生未来职业规划也无裨益。

2.采取分层式教学模式和混合式教学方法

高职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可通过分层教学模式进行解决,在入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英语基础知识测定,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将学生成绩划分为A类 、B 类 、C 类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用不同的教材,进行不同内容的基础教学,对于A类学生,教师可以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比较开放的教学课堂,对于 B类和C 类学生来说,教师就应该把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上,增加学生词汇量,加强学生对单词和短文记忆,从而强化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从而实现英语分层教学模式的有效教学。在考核方式上,对A类学生做相应的标准和要求,鼓励并引导A类学生顺利通过国家英语等级考试,针对 B类学生在口语要求上相对较低,能顺利的进行日常用语交流即可,鼓励其通过国家等级考试最低一级,期末考试将口语的考核与基础知识的掌握相结合。对C类考生只要求他们期末考试达到及格,对过级不做要求。此类分层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课程主要是英语基础知识类课程,以提高英语基础知识为主。

3.试行慕课,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

慕课是信息化时代全新的网络授课资源共享平台,教学资源和师资储备可以共享,在短时间内获得丰富的知识量。在线课程的讲授为慕课的特点之一,其能够同时容纳大量学生进行授课,可解决由于教学规模扩大引起的师资力量不足问题,且慕课独特的互动方式与作业训练对于学生英语学习创造出较为轻松的氛围,私下的练习对于学生信心的提升有积极的作用。慕课平台上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同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知识储备量。并且慕课可作为培训和考核教师的手段之一,顶级高校教师的授课视频对于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有提升作用,慕课可作为改革手段之一,引进高职英语教学中。例如学院优质课程进行慕课,在校园网上共享,学生下载APP可以查看、学习并反馈,然后手机完成任务,发送学习进度。让信息化走进校园,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

4.给学生提供英语口语实践的平台

基本的英语口语交际是高职院校各个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但是在应试教育为目的环境下,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无从谈起,所以需要通过不同的方法来恢复学生口语交际练习的信心和能力,给学生提供口语交际的特定环境和课堂,这对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有较大的提升和帮助。例如:举办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或者创办英语协会和沙龙,英语口语大赛参赛题型的设计可参考每年自治区技能大赛的题目开展,中途可加入英语风采展示,包括诗歌、朗诵、英文歌曲,话剧等一些活动。在课堂上,教师抽出5到8分钟时间,安排一到两位同学进行演讲测试。包括所学单元内容的英文总结和演出,或与英语文化相关的内容,诗歌、小说、新闻、电影等任何形式的英语讲解、表演即可。演讲同学可事先做好PPT,一边演讲一边放映,帮助其他同学理解掌握。一个学期的演讲下来大家能了解各种各样的文化背景内容,演讲的同学也觉得是个很好的锻炼,同时可以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勇气,为日后做好铺垫。

5.校企联合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行

高职院校所授的专业课程应该面向市场的需求,这要求人才培养的模式必须与市场接轨。订单式培养模式是将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就业相结合并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和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要求,体现高职教学的实用性。同时也可采取集合学校骨干力量及企业行业专家实现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将学校的教学和企业的需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英语教学转换成一种现场的职业能力指导,建立外语教学实训基地,并且对此作出一些考核评价,让他们的英语运用能力从本质上提高。比如对幼儿英语教师、小学英语教师和初中英语教师的人才培养方式可与当地小学和中学的发展情况对接,根据当地情况制定招生规模、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师资方案。针对为英语教学发展的人才,在学习期间要求他们过级,如英语A/B级和大学英语四、六级。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外语教学可以尝试跟国外院校建构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定期组织安排学生展开国际联谊等活动,提升语言的实践能力。这样让学生知道他们为什么学英语,将来学英语的目的是什么。

6.英语教学急需“双师型”教师团队

高职院校中,公共英语课教师均为英语专业毕业,理论基础知识扎实,但对学生的职业英语能力的培养较薄弱,需要一批即在英语知识能力上扎实,又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提供一定辅助和推进作用的“双师型”教师团队。也就是说教师不仅需要在英语上有较高的水准,在学生的专业知识上也要有一定的帮助,将英语教学与专业教学有机融合。例如,在对建筑专业学生进行教学时,首先选用贴近建筑行业和地区特性的英语教材,教师需将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行业需求、地区经济差异性和发展背景与英语教材内容结合讲授给学生。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在对医学系学生上课时,英语教师还需掌握医学的一些专业知识和行业术语,在医学上的一些专有名词用英语如何表达,一些药物的英语标识该如何识辨等,这样学生把学习英语和专业知识的提升结合起来,使英语学习“活”起来。但是这样一来对英语老师的要求也就相对较高,专业划分也就相对较细。为了提升英语教学质量,可以举办教师教学能力竞赛,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新型教学模式,将英语知识合理的与实际专业运用相结合,比赛中教师可互相学习优秀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以这样的平台来促进教师自我能力的提升,为高职英语教学培养一批可靠的师资,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让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去国外的企业实习和培训,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和学习英语的氛围。

参考文献:

[1]谢晓慧.以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當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4):1-2.

[2]李燕.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内江科技.2009,(06).

[3]孔庆炎,刘鸿章.高职高专实用英语教学改革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外语》2005,5,第2卷第3期.

[4]李国栋.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研究[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镇江》2001.3.

猜你喜欢

考核机制手段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美国大学体育课程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
临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