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危机事件应对中高校辅导员心理支持系统的构建

2019-09-27吕倜然崔伟恒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辅导员

吕倜然 崔伟恒

本文为海南医学院2016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课题《危机事件应对中的高校辅导员心理支持研究》(编号:QMY KYLX201605)研究成果

【摘 要】 文章概述了心理支持系统的内涵和作用,分析了危机事件应对中辅导员心理支持系统存在的问题,探索构建危机事件应对中辅导员心理支持系统:包括学校支持系统、家庭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学生支持系统和辅导员自身支持系统在内的心理支持系统,使辅导员心理支持工作变被动为主动。

【关键词】 危机事件;辅导员;心理支持系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高校危机事件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辅导员作为与大學生联系最为紧密的群体,繁重琐碎的工作加之突发性、临时性危机事件,使得辅导员会产生高度的精神紧张、情绪焦虑、心理失落和自卑情绪。所以,为辅导员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成为刻不容缓的工作。

一、心理支持系统的内涵和作用

1、心理支持系统的内涵

“心理支持系统是指人与人之间实现人际互动、情感交流和精神支持的人际网络。”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个人受到外界突发事件的刺激或影响,需要与人诉说,释放情绪压力,得到理解和支持,寻求帮助和解惑,调整心理状态。这时,有效的心理支持系统能够为个人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提供及时的心理疏导或心理援助,能够让当事人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增强心理健康水平。

2、心理支持系统的作用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织者和实施者。与大学生相关的一切事务,辅导员都要参与并负责。辅导员需要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动态,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生活、交往、情感、就业等方面的具体问题,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初步排查和疏导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特别是要重点做好大学生在校安全问题。一旦危机事件发生,辅导员需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基本情况,稳定相关学生情绪,初步判断事件性质,努力稳定并控制住局面,及时汇报上级领导,持续关注和跟踪事件发展。从危机事件的发生到处理结束的整个过程,辅导员会面对来自于学校、学生本人及家长、班级和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自身心理状况堪忧。此时,一个强大而完备的心理支持系统,能够帮助辅导员及时调整情绪,解决心理困惑,增强抗压能力和岗位胜任能力。

二、危机事件应对中辅导员心理支持系统存在的问题

1、高校对构建辅导员心理支持系统的重视不够

高校往往重视对辅导员的使用,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而忽视了对辅导员心理状况的关注,忽视了对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高校主动预防和干预辅导员在危机事件应对中的心理问题的机制还不够完善,辅导员心理变化信息的全面性、及时性、动态性发现机制还不够完善,各级管理部门发挥的功能还不够充分。高校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如何帮助辅导员妥善处理危机事件,对辅导员心理支持进行立体化管理,建立稳定、长效的辅导员心理支持系统。

2、辅导员心理支持系统的作用发挥不明显

在危机事件应对中,学校支持系统、家庭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学生支持系统往往处于被动中。学校的领导和相关部门往往把工作重点放在有效控制事态的发展、尽可能降低危机事件造成的影响,未能主动关注辅导员的心理变化。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更多关注的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没有主动介入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管理。家庭成员更多关注于危机事件给辅导员带来的影响,未能有效开解辅导员,给予辅导员专业的心理疏导。社会舆论更多关注于危机事件的处理过程,关注高校在整个事件中如何作为。在危机事件应对中,学生应如何给予辅导员以心理支持,往往被忽视,未引起广泛的关注。而辅导员自身常陷于焦虑、烦躁的情绪之中,很难客观评估自己的心理状况,自身支持系统的作用难以发挥。

3、辅导员对心理支持系统的利用不充分

很多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不太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太关注能为自己提供心理支持的人际网络。危机事件发生后,辅导员往往忙于与各级领导及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密切联系相关学生和家长,未能主动寻求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及教师的帮助。为了避免家人担心、增加家人的心理负担,很多辅导员未能主动倾诉自身的苦恼,导致负面情绪不断累积。在应对危机事件的同时,辅导员还要正常处理学生班级的日常事务,对班集体和学生个人进行事后心理疏导,更无暇顾及自身的心理调节。此外,辅导员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外部保障,受外界舆论影响较大。

三、构建有效的危机事件应对中辅导员心理支持系统

1、学校构建对辅导员稳定长效的支持系统

针对辅导员的心理变化特点,高校应建立健全辅导员心理服务体系,建立危机事件前、中、后辅导员心理问题主动预防和干预机制。危机事件发生前,高校应高度重视日常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了解辅导员的心理诉求,熟悉辅导员常见的心理问题,全面、及时地掌握辅导员心理变化。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文体活动,切实提高辅导员心理健康水平。加强对辅导员危机事件应对能力的培训,“高校应在全面培训中,把增强心理弹性作为核心目标,强化应对突发事件和外界压力的心理素质。”在危机事件处理过程中,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应给予辅导员更多的人文关怀,切实解决辅导员在处理危机事件中的实际困难,主动帮助辅导员排忧解难,缓解其心理压力。心理咨询中心教师主动介入辅导员的心理干预,有效开展辅导员心理疏导工作,给予专业意见,帮助辅导员及时调整情绪。危机事件结束后,组织开展辅导员的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辅导活动,开展朋辈互助活动,通过同事间工作经验、工作方法交流,帮助辅导员解决工作中的难题。

2、构建理解包容的家庭支持系统

“家庭的支持能让辅导员获得直观的情感体验,一个积极乐观的家庭氛围也能帮助辅导员从容应对挫折”,缓解工作压力,激发工作热情。辅导员工作繁杂、琐碎,需要面对学生工作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有时需要舍弃陪伴家人的时间,有时会把工作中负面情绪带给家人。面对这种情况,家庭成员对辅导员工作的繁重性应给予充分理解,对辅导员的负面情绪给予包容,帮助辅导员减轻家庭负担。在危机事件处理过程中,家人应主动询问辅导员事件进展情况,多听辅导员的倾诉,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危机事件结束后,帮助辅导员转移注意力,从负面情绪中解脱出来,尽快恢复到正常生活状态。

3、构建理性宽容的社会支持系统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在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时,相关部门应广泛宣传优秀辅导员的事迹,树立辅导员职业的良好形象,不断增强公众对辅導员工作的职业认同,提升辅导员职业公信力。在危机事件处理过程中,新闻媒体要切实承担社会责任,客观、全面、准确地报道相关事实,坚持正面宣传,积极传递正能量,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4、构建互信和谐的学生支持系统

学生是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接触最多的群体。实践证明,学生的认可和信任,能够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自信心和职业归属感。日常工作中,高校学生工作部门和辅导员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使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安全知识,初步解决自身遇到的心理问题和安全问题。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应急能力和管理能力培训,使他们具备初步的应急知识和管理知识。在危机事件处理过程中,学生干部主动协助辅导员了解相关信息,密切联系相关学生,确保班级各项工作正常运行。危机事件结束后,学生干部主动协助辅导员总结经验教训,改进班级管理工作,完善预警和应对机制。

5、构建积极乐观的自身支持系统

日常工作中,辅导员应明确自身职业化、专业化发展要求,明确自身的责任和担当,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理念,重视自身心理健康状况。《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要求辅导员掌握心理咨询方法和技巧、心理异常的判断标准和原则、心理问题识别等心理学知识;危机事件应对与管控、公共危机管理等相关知识。辅导员应不断加强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提升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在危机事件处理过程中,辅导员应直面问题,正视困难,学会运用危机管理相关理论处理问题,学会运用心理学理论进行自我调节,适当宣泄、迁移,释放紧张、焦虑的情绪。辅导员应主动向领导、同事、家人倾诉,寻求各种帮助。危机事件结束后,辅导员应积极转变认知方式,客观评估自己的心理状况,如有必要主动与心理咨询中心及教师联系,开展专业的心理疏导,避免危机事件对自身造成的不良影响。

辅导员自身素质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辅导员才能更好地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引导学生。在辅导员心理支持系统的管理上要整合各方力量,各部门各负其责,共享资源优势,使辅导员心理支持工作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升辅导员处理危机事件的工作水平,确保辅导员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邹玉浩,陈予.构建高校研究生心理支持系统[J].思想教育研究,2011(03).

【作者简介】

吕倜然(1980—)女,山东莱阳人,海南医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崔伟恒 (1990—)男,河南许昌人, 海南医学院管理学院2016级公共卫生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辅导员
高校辅导员工作积极性的提升对策
刍议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培养和职业化发展策略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满意度调查与对策
高校辅导员队伍有效激励的最新研究综述
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研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高校辅导员100系列”丛书(四册)
“有为”也应“有位”
辅导员待遇,职业幸福感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