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2019-09-27邢大海岳阳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模式构建思政课混合式教学

邢大海 岳阳

【摘 要】 针对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在新媒体背景下构建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借助教学问题增强教学互动性,结合实际进行理论知识解读,运用微课进行重点知识讲解,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 新媒体;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创新已经成为了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开展中无法绕开的重要事宜,整体教学的创新则要以教学模式上的创新为逻辑起点。新媒体时代内,一些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等能够为高校思政课常规教学活动开展提供一些新选择,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更是可以对新媒体背景下的新型教学资源进行较好利用。但也需要看到,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着一些较为显著的问题,这些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也影响到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具体构建,鉴于此,探寻出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的一般性策略也十分必要。

一、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概述

新媒体背景下媒体发展以及信息传播的形式都出现了很大变化,网络上的教学资源正在越发丰富,而网络资源以及媒体工具也能够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开展中的一个新选择。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首先是教学模式层面的一种创新,而教学模式层面的创新性有了较好提升后,教学方式方法的多元化选用,整体教学的有效性提升都能更为顺利。无论是从整体教学发展,还是从新时期大学生培养与教育的视角来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对于驱动新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的更好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但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共性问题,且正在对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产生着制约性影响,如何对这些问题和难点性因素予以破解也是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整体教学理念十分固化

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首要问题便是教学理念较为,教学理念可以的理解为对整体教学的一种认识,教师作为实际教学中的一个主体,其对于整体教学有一个什么样的认识会影响到学生的知识学习理念与动机,师生群体对于“教”与“学”在认识上的状况便会对具体的教学模式构建与运转产生影响。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思政课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较为边缘,即便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群体对思政课的认识也带有很大局限性。不仅如此,受制于固化的教学理念影响,实际教学中机械式教学法得到了广泛应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机械式的进行知识讲解,学生则处于被动进行知识学习的不良状态之中,从这一层面来看,这一状态下,新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及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应用都会变得十分困难,整体教学也会处于机械向前的发展状态之中。

2、理论知识与实际间的联系薄弱

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理论知识的教学讲述十分频繁,这虽然是课程知识体系决定的一种必然现象,但新时期,学生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一般性思政理论知识的获取与学习,课堂教学阶段单纯的进行理论知识讲解,特别是忽略了理论知识与实际间的联系便成为了一种具体的教学问题。这一教学状态下,学生大多无法对基础性学科知识学习产生较高的兴趣,“教”与“学”之间也很容易处于一种相互脱节的状态之中。高校思政课理论知识本身较为单调和枯燥,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内其它学科教学活动开展上已经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变化,思政课教学较为单调,且理论知识同实际间的联系十分薄弱下,其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地位边缘化的特征会越发明显,基于互动式教学模式构建这一视角来看,其也不利于高校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运转。

3、整体教学缺乏侧重

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缺乏具体的教学侧重也是明显问题,整体教学缺乏侧重也会使得教学成为一种“流水账”式的知识讲解。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虽然在倒逼高校思政课教学进行形式与内容上的创新,但整体教学创新进程较为缓慢,教学有效性偏低是不争事实。很多高校思政课教学并没有较好的对教学形势进行感知,其也并未对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行有效规划。这边使得整体教学缺乏侧重的问题变得十分显著。不仅如此,一些较为晦涩难懂以及较为重要的理论知识很难通过常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解读,但由于整体教学缺乏具体侧重,这些重点知识并未得到教学层面的应有关注,很多重点性的理论知识也并没有得到细致且充分的解读。在这样的状态中,混合式教学模式实际上有很大的应用空间与价值,但想要在这样不良的状态下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则十分困难。

三、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的建议

1、借助教学问题增强教学互动性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应当主动教学理念层面的调整,教师也应当对新时期的思政课教育教学形势,趋势等进行较好感知,避免固化教学理念影响下固化的机械式课堂教学成为主流。例如,武汉市某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阶段会以具体问题为切入点,并围绕着问题的剖析与解答与学生进行问答式交流,将一般性的知识讲解融入到互动交流这一进程之中。在教学问题的创设上,高校思政课教师会将媒体上的一些热点新闻事件为主要素材,提升了整体教学的生活化程度,很多学生对思政理论知识学习也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其它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也能够对新媒体背景下网络上的教学相关事件进行教学化应用,依托相关问题的创设、提出,同学生进行更为高效的互动与交流,将一般性的解读性教学同互动教学间较好联系在一起,促进教学理念的不断转变。

2、结合实际进行理论知识解读

理论知识讲解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也会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基本内容,但新媒体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要求常规知识解读层面进行一些对应调整和优化,结合实际进行理论知识解读更是十分必要。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理论知识解读选择,通过在慕课平台上搜集一些更为新颖的教学课件,围绕着互联网教学资源进行理论知识解读。除此之外,高中思政课教师在进行理论知识解读时需要注重同生活实际间的靠拢,与此同时,借助理论知识联系实际进行的解读,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理论知识的思考。诸如布置一些课后探究性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借助互联网等进行相关学习任务的解决也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这一状态下,课堂教学与课外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可以更好联系在一起,理论性较强的思政课理论知识在学习与理解上的现实难度也会不但降低。

3、运用微课进行重点知识讲解

微课教学法是新媒体时代下十分新颖与可行的一种创新教学法,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的理念,在以重点知识讲解为具体教学侧重的基础上进行微课教学法应用,在微课时间里进行重点知识的讲解。例如,在进行“三个代表”相关知识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三个代表”思想的起源、发展、不同内容见的相互关联,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等教学资源的获取,将课堂教学的最后十分钟作为微课时间,并围绕着搜集到的教学资源进行重点知识的精细化讲解,突出课堂教学中的主次。借助课堂教学中重点知识的确立以及重点知识微课式的讲解,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层次性也能够越发显著,这对于新媒体背景下教学内涵的丰富也有很大帮助。长此以往发展下去,混合式教学模式也能够更为轻松的构建出来,较好的运转下去。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发起者和驱动则,其应当对新媒体背景下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状况,呈现出的新变化,以及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的影响因素等进行有效分析。现如今,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一些具体问题的存在会对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产生很大制约性影响。为此,教师也要带着解决问题的视角,对现有的教学问题以及可能对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产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解决,通过借助教学问题增强教学互动性,结合实际进行理论知识解读以及运用微课进行重点知识讲解等有效性策略,以更好的驱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和有效运转。

【参考文献】

[1] 倪松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新媒体素养的内涵、结构及其生成[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08)77-79+115.

[2] 柴艳萍.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再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09)115-119.

【作者简介】

邢大海(1980—)男,汉族,辽宁沈阳人,硕士研究生,沈阳广播电视大學保工教学点负责人,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学.

猜你喜欢

模式构建思政课混合式教学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多元化评价体系融入体验式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构建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高职院校“2+3”企业化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