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监测

2019-09-25李志鹏

农业与技术 2019年15期

摘 要:根据水土保持监测相关技术标准、输变电工程建设特征和水土流失类型,设计水土保持监测内容。通过对输变电工程重点环节和关键部位的水土保持监测,准确掌握输变电项目水土流失状况、水土保持措施落实情况和防治效果,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价,有效的提高监测质量,控制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为同类项目的水土保持监管提供技术依据。

关键词:监测时段;监测范围;监测内容;监测方法与频次;监测点观测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0815024

1 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绿水青山的向往,对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视,认真做好開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督促建设单位落实水土保持措施,在治理上补短板,严格监督管理,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危害,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浅谈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监测中,对如何做好水土保持监测提出步骤和方法,对水土保持防治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分析6项技术指标达标情况,总结出好的经验和方法,为同类项目提供参考,为水土保持监管提供技术依据。

2 监测时段和进度

2.1 监测时段

输变电工程为建设类项目,根据水土保持相关技术规范要求,输变电工程的水土保持监测是从施工准备期开始至设计水平年结束。 根据主体工程实际进展情况,工程施工准备期很短,所以把施工准备期和施工期的监测工作放在同一个时段进行监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共分为2个时段。

第1时段,在施工准备期制定监测实施方案,全面调查水土流失背景值。在施工期全面调查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重点监测主体工程建设过程中扰动面积变化情况、临时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取土、弃渣数量及措施的布设情况,完成阶段报告;

第2时段,在运行期重点监测各项防治措施的运行状况、措施实施的效果等,完成监测总结报告,准备项目水土保持专项验收。

2.2 监测进度

输变电工程施工特点是点多,线长,分部工程施工工期短,因此水土保持监测进度要与主体施工进度相适应,如此可以全面调查、重点监测主体工程建设过程中扰动面积变化情况、水土保持措施落实情况、取土、弃渣水土流失量及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防治效果等,使监测数据更完整。

3 监测的范围、内容与点位

3.1 监测范围

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的监测范围要依据主体工程建设特点,水土流失类型,项目相关数据资料及图件,对工程建设过程中造成水土流失的重点部位和环节进行重点监测。输变电工程监测范围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一般包括开挖填筑面比较大的变电站防治区、送电线路施工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取土、弃渣场及临时堆土场和施工道路。

3.2 监测内容

输变电工程的监测内容根据相关文件规定,水土保持监测主要围绕表土保护率、水土流失治理度、渣土防护率、土壤流失控制比、林草植被恢复率和林草覆盖度等6项防治目标进行。水土保持监测内容包括:主体工程的建设进度、工程建设过程中扰动的土地面积、水土流失的灾害及隐患、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情况、水土流失的防治效果,以及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和监督落实等方面的情况。具体内容总结了以下5个方面。

3.2.1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状况的监测

主要是大风、降雨量的特征值;项目占地及扰动地表面积;地貌、地形水系的变化;临时堆土拦挡效果;项目挖、填方数量及面积,弃方量和堆放面积。

3.2.2 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监测

主要从水土流失量、水土流失程度、水土流失面积的变化情况和邻近区域受到的危害和趋势等4个方面监测。

3.2.3 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效果监测

主要从防治措施类型、开工日期、位置、规格、尺寸、数量和质量;林草措施成活率、保存率、生长状况及林草覆盖度(郁闭度);拦挡、排水等工程的稳定性、完好程度和运行情况;各项防治措施的防治效果等4个方面监测。

3.2.4 项目区水土流失背景值的监测

在未扰动区域,设立土壤侵蚀背景值监测小区,定期监测、统计数据,获得项目区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

3.2.5 重大水土流失事件的监测

主要是调查因项目建设是否造成项目区及周边地区发生重大的水土流失,如滑坡、洪涝灾害等。

3.3 监测点位

监测站点布设的要求:要有较强的代表性;监测点要适应工程施工的特性和项目的构成;监测点要满足长期监测的要求,应相对稳定。

对项目区进行气象因子监测;对原地貌进行背景值监测;对变电站区、送电线路施工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及临时堆土场和施工道路区等重点部位进行扰动面积变化、水土流失危害面积、弃土弃渣占地面积变化、土壤流失量、水土保持措施数量及防治效果等的监测。

4 监测方法与频次

4.1 监测方法

输变电工程的监测方法通常采用查阅资料、实地调查、测钎法、抽样调查及巡查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4.1.1 面积监测

对扰动区域(如变电站区、塔基施工扰动面、牵张引力场、临时施工便道等)进行实地测量,利用GPS进行面积监测,同时记录调查点的位置(经纬度)。

4.1.1.1 实地调查法

利用各种仪器(GPS定位仪、激光测距仪、数码照相机、摄像机)进行现场实地调查和勘测,测定不同地类、不同塔型施工中的扰动面积和临时施工便道的长度和宽度。填表记录扰动的基本情况及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

4.1.1.2 定位监测法

输变电工程土壤流失量监测通常采用定位测钎法进行,具体方法是:选择周边没有来水,并且代表性强的坡面布设简易的土壤侵蚀观测场(2m×1.5m),每处布设平行观测点3处,每处测钎布设密度9根/处,测钎直径0.5cm,长度30cm,,测钎1/6处涂红漆标注,测钎插入后红漆标注线与地面平齐,测钎露出地面5cm,布设后编号登记存档,通过长期观测测钎出露长度,统计分析数据后计算土壤流失量:

4.1.2 巡查监测

由于输变电工程点多面广,分项工程工期短,施工场地变化复杂,紧靠定位监测不能满足监测要求。因此,应针对具体施工进度情况,在开挖填筑施工高峰期及时进行监测并适时巡查,及时收集监测数据,照片及影像资料,为同类项目提供有效防治措施依据,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供有效数据支持。

4.2 监测频次

根据水利部[2009]187号文件精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及工程建设的具体特点,确定工程水土保持监测频次如下。

每10d对水土保持措施建设情况监测记录1次;至少每1个月对扰动地表、水土流失危害面积、取土场,弃土场等监测记录1次;主体工程生产进度、水土流失影响因子等每3个月监测记录1次;主体工程建设进度及土壤侵蚀量一个月监测记录1次;当遇到暴雨(1h降水量>10mm)或大风(风速17m/s)时要及时進行监测;水土流失危害事件发生后7d内及时完成监测。

5 监测点观测设计

为保证水土保持监测的全面性、典型性和代表性,输变电工程按照工程施工特点和水土流失类型划分不同区域进行监测。变电站区在施工期应重点监测地表扰动情况、水土流失面积变化及植被占压及损毁情况;施工生活材料堆放区应重点监测地表扰动情况、水土流失面积变化及植被占压及损毁情况、取弃土场应重点监测面积、水土流失量情况、植被占压及损毁情况;塔基施工扰动面重点监测面积变化情况,土壤流失量情况及植被占压及损毁情况;临时施工便道重点监测扰动面积变化情况及植被占压及损毁情况。运行期监测重点是变电站区、施工生活材料堆放区、取弃土场、送电线路区、塔基施工扰动面和临时施工便道的水土保持措施落实情况、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效果。

6 监测人员

监测单位及监测人员必须有相应等级的水土保持监测资质,为了保证监测工作的正常顺利开展和圆满完成,根据监测内容、监测频次及工作量,安排监测人员。

7 监测管理

建设单位与专业水土保持监测单位(应具有相应监测资质)签订监测合同,并由水土保持监测单位认真履行监测任务,监测期限从施工准备期开始至设计水平年结束。

8 监测成果要求

建设单位向有关水土保持管理部门报送内容包括: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在项目开工(含施工准备期)前加盖建设单位、监测单位公章报送;《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季度报告表》,要求在监测期每季度的第1个月内报送上季度的报表,并提供重要位置照片及影像资料。季度报表由水土保持监测项目的负责人签字后加盖建设单位公章报送,发生重要水土流失灾害事件时,要在7d内做出专项报告;《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报告》,要求水土保持监测任务完成后3个月内加盖建设单位、监测单位公章报送。

监测单位要对获得的监测数据建立系统完整的电子监测档案,并对其进行分析,对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做出科学评价,为类比分析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简介:

李志鹏(1981-),男,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土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