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凝土冬季施工措施及拌和物热工计算

2019-09-23张永智张之钰

山西水利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比热容热工骨料

陈 跃 张永智 张之钰

(1.太原市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站山西太原030001;2.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24)

1 混凝土冬季施工相关规范规定的温度条件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技术规程》(JGJ/T104-2011):根据当地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 d 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 d 高于5℃即解除冬期施工。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677-2014):日平均气温连续5 d 稳定在5℃下或最低气温连续5 d 稳定在-3℃以下时,应按低温季节施工。

这是因为,当气温低于5℃时,混凝土强度增长明显减缓,5℃条件下养护,其28 d 强度仅能达到标准养护强度的60%。世界各国普遍规定了低温季节混凝土施工的最低日平均气温条件,一般在4℃~5℃之间。

2 冬期施工的主要措施

以混凝土能够达到受冻临界强度为前提,可分别或同时采用以下几类措施。

1)局部改善温度环境。

2)提高混凝土拌和、浇筑温度。

3)减少搅拌、运输、浇筑等环节的热损失。

4)提高养护环境温度(保持必要湿度)。

5)在混凝土中掺加能够降低冻结温度或提高抗冻能力的外加剂。

受冻临界温度系指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在受冻前必须达到的最低强度。关于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的规定,不同的行业针对不同的水泥类型和建筑物设计等级、结构形式、施工部位、受荷条件和拆模时间等,有不同的规定。同时规定了混凝土的最小水泥用量和最大水胶比。

3 混凝土生产和养护方法比较

冬期施工混凝土的拌和设备应在厂房或暖棚内,棚内温度不宜低于10℃,以减少拌合过程中的热损失。冬期拌和混凝土材料的加热,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是对拌和水加热,应优先选用;当仅加热水仍不满足要求时,可加热骨料。加热水的温度最高可为80℃~100℃,但为了节约能源,应进行热工计算,以确定合适的热水温度。当热水温度高于80℃时,为了防止水泥出现假凝,必须改变投料顺序,即先投骨料和热水待二者换热并降低至40℃以下时方可投入水泥。冬期施工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延长50%。拌和设备在使用前和结束后应用热水冲洗。

冬期施工混凝土原材料要求:砂石骨料应有足够的堆高,堆放场地应稍高、不积水,并应有防冰雪和冻结的措施。有条件的应采用地垄取料。水泥宜提前运入暖棚内待用。

有条件时,冬期混凝土养护应优先采用蓄热法、综合和蓄热法。

蓄热法。混凝土浇筑后,利用原材料加热以及水泥水化放热,并采取适当保温措施延迟混凝土冷却,以使混凝土温度降到0℃以前达到受冻临界强度。

综合蓄热法。掺早强剂或早强型复合外加剂的混凝土浇筑后,利用原材料加热以及水泥水化放热,并采取适当保温措施延迟混凝土冷却,以使混凝土温度降到0℃以前达到受冻临界强度。

在蓄热法的基础上,混凝土中掺入防冻剂,以使其在负温条件下能够不断硬化,在混凝土温度降低到防冻剂规定温度前达到受冻临界强度(称为负温法)的方法也可使用。

混凝土构件或结构不大时,可将其置于搭设的暖棚中,内部设散热器具、电热或火炉等加热棚内空气,使混凝土处于正温环境下养护。棚内温度宜为5℃~10℃,并须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

4 混凝土拌和的热工计算

在构成混凝土的材料中,水的比热容是最大的,常温下约为4.20 kJ/(kg·℃),其他材料如石子、砂、水泥(含掺和料粉煤灰、矿粉等)均小于0.92 kJ/(kg·℃)。因此,水同其他材料的比热容的比例约为4.57∶1,也就是说,通过热交换,热水每降低1℃可以使同等质量的骨料温度升高4.6℃,或热水每降低1℃可以使4.6 倍质量的骨料升高1℃。水的加热比较简便,其设施可以是锅炉,也可以使用炉火加钢制水箱。所以说,加热水是冬期混凝土施工最简便有效的方法。

但是,也正因为水的这一特性,如果骨料中含有水,会对加热水的效用产生抵消作用,因此,必须尽可能降低骨料的含水率,尤其不得含有冰块、雪团。但是,骨料温度低于0℃时,固态水(冰)转变为液态还须消耗大量的溶解热,该项数值相当于水升高或降低80℃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对拌合水的降温作用影响很大,必须重视。

SL677 规范规定,原材料的加热、输送、储存和混凝土的拌和、运输、浇筑设备设施及浇筑仓面,均应根据气候条件通过热工计算,采取适宜的保温措施。低温季节混凝土施工的热工计算较为繁复,涉及各种材料的质量、温降或温升、骨料含水率、固态水的溶解热,以及材料的比热容等参数,需要考虑拌和、运输、入模等过程(环境)中热损失和钢筋温差引起的热损失等。

以往使用的热工计算公式,按照从拌和、出机、运输与输送到浇筑完成来依序计算。但实际使用中,往往需要根据养护条件先确定一个合适的浇筑温度,再加上运输与输送、出机等热损失的基础上,根据混凝土拌和物储存条件,计算拌和用水的加热温度。这样做,比较经济、节能。为此,本文对混凝土拌和过程中物料热交换和热平衡计算进行分析,提出推求混凝土拌合加热水温度的计算公式(出机、运输与输送、浇筑完成的计算与以往相同)。

计算分为骨料等固体物料温度不低于0℃和≤0℃两种情况进行。

上述两种情况下构成混凝土拌和物热交换模式见图1、图2。

1)骨料温度高于0℃但低于T0时的计算:

第一步:根据生产过程安排,先确定混凝土拌和物的目标温度T0,然后求拌和水在拌和(放热)过程中的温度降低值ΔTw。如下式:

图1 骨料温度>0℃热平衡三维图

图2 骨料温度≤0℃热平衡三维图

第二步:求得拌和水加热温度Tw。

2)骨料温度低于0℃时的计算:

计算拌和水在拌和(放热)过程中的温度降低值ΔTw,在此,应计入固态水(冰)的熔解热。如下式:

然后求得加热后的拌和水温度Tw。

上述各式中:

Tw——加热后的拌和水温度,℃;

ΔTw——水在拌和(放热)过程中的温度降低值,℃;

T0——混凝土拌和完成后的温度,℃;

mce、ms、msa、mg——水泥、掺合料、砂、石等固体物料的质量,kg;

Tce、Ts、Tsa、Tg——水泥、掺合料、砂、石等固体物料的温度,℃;

ωsa、ωg——砂、石中的含水率,%;

mw——需加热的拌和水量(混凝土配合比水量减去砂、石中的含水量);

式中0.92、4.2 和2.1 分别为固体物料、水和冰的比热容(kJ/(kg·℃)),335 为冰的溶解热(kJ/kg)。

混凝土配合比中的外加剂应以液态或溶液形式加入,由于外加剂种类繁多,其比热容等数值不易确定,且其含量较小,在(式1)、(式3)中近似按比热容0.92 kJ/(kg·℃)计入固体物料中。

3)在比较选定施工技术方案时,为了大致确定加热水温度,可以使用以下简易计算(近似)方法。

简易计算方法关系式为:

拌和水温度≥(0.219×固、水比)×(拌和物温度-固体物料加权平均温度)+拌和物温度

骨料温度低于0℃时,需在上述计算基础上再增加约10℃。

此处所指的固、水比系指水泥、砂、石、粉煤灰等固体材料总和同拌和用水的质量比。0.219 系固体材料同水的比热容之比。

混凝土配合比中,砂和石子约占固态物料比重的80%以上,且其存放条件相同;水泥温度虽然可能稍高于砂石,但计算固态物料的加权平均温度时,近似采用砂石料温度不会造成太大误差。正常条件下,砂的含水率一般不大于2%,石子的含水率不大于0.5%,正温之下,对水温的影响不超过1℃,因此近似计算时可不考虑该项。但在温度为零下时,该因素就凸显,故水温需增加约10℃。

考虑到在平均气温低于-20℃时,施工设备、建筑材料及施工各环节出现问题的几率成倍增加,SL677-2014 规范规定,日平均气温-20℃以下不应施工。

5 工程实例

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南干线1#隧洞衬砌混凝土冬期施工。

1995年11月,万家寨引黄工程南干线1#隧洞混凝土衬砌进入冬季施工期,当时隧洞衬砌已经推进到洞内约300 m 处,洞内温度约为8℃。在研究冬季混凝土施工方案时,时任总监的笔者力主采用加热水的方法以提高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并进行了混凝土配合比物料的热平衡计算,以证明其经济性和可行性。南干线1#隧洞洞口地面开阔平坦,施工条件很有利。实施过程为:隧洞洞口约10 m 处搭设拌和暖棚,棚内布置0.4 m3搅拌机、加热火炉和钢制水箱,还可堆放外加剂和部分袋装水泥。棚内温度6~8℃,进出口设门帘。隧洞口亦设草帘门。砂和石子在暖棚外堆放。衬砌混凝土设计标号为200#,使用大同400# 普硅水泥。到1996年1月天气最冷时,日最低气温曾经达到-34℃(监理部自设气象观测哨数据),砂石骨料温度降低到约-20℃(水泥温度稍高),当时将水加热到80℃,可以使混凝土入仓温度达到5~6℃,基本满足当时的规范要求。该工程实例说明,提高混凝土拌和水温度是经济且高效的。

在对该工程混凝土养护期温度变化过程观测中,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当混凝土入仓温度达到12℃以上时,水化热温升较为迅速,强度增长快,而入仓温度较低时,混凝土温升很慢。据此认为,混凝土入仓温度不低于12℃可能是有利的。

猜你喜欢

比热容热工骨料
比热容知识知多少
低品质再生骨料强化技术研究
不同骨料替代方案下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分析
基于多重点云与分级聚合的全级配混凝土三维细观结构高效生成方法
话说物质的比热容
再生骨料含量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细说比热容
多视角解读比热容
热工仪表自动化安装探讨的认识
智能控制在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