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硒肥对油麦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019-09-23刘曙光马云飞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油麦叶绿素可溶性

薛 原,刘曙光,宋 娇,马云飞,张 梅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山东烟台264002)

硒(Se)作为生态环境中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解毒、抗衰老、防辐射、抗癌等功效,中华医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将其称为21 世纪人类必需补充的三大微量营养保健元素之一,仅次于碘和锌。通过补硒,在治疗和预防大骨节病、克山病、肝癌等方面我国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同时辐射致癌、炎症、动脉粥样硬化、肿瘤等多种疾病甚至是衰老过程、癌基因的表达等均受到了硒摄入量缺少的影响[1-3]。

除少部分富硒地区如陕西部分地区、湖北和云南外,在我国大陆约占72%的地区是属于缺硒或轻度缺硒地区。改变硒缺少的情形有2 种方法:一是将土壤中的硒含量人为地增加从而改变土壤的结构;二是给国内众多缺硒人群补硒。最便捷、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口服的方式来定量补硒。有2 种类型的硒补充剂,一种是人为主动服用无机硒;另一种是多摄入富含有机硒的食物。

其中,无机硒通常只用作预防和治疗硒缺乏疾病的药物。由于无机硒酸盐本身有毒,它常用于土壤施硒或在农作物上叶面喷施硒肥,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通过蔬菜或粮食作物等进入食物链,才可以供人类或动物吸收利用[4]。在毒理安全性等方面,有机硒补充产品具有显著优势,且就我国现状来说,最广泛的硒补充食品是含硒的植物性食品,且在植物性食物中硒的利用率比与之对应的动物性食物中要高35%~65%。因此,天然植物硒资源被研究开发和利用是目前解决硒缺失地区居民补硒采取的主要措施。目前,含硒量较高的富硒茶和富硒酵母是各个高校的课题组研究的热点。但是茶叶中有机硒的含量主要存在于茶渣里面,因此多量饮用富硒茶的茶水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缺硒的问题;另一种食品富硒酵母,其价格相对来说比较昂贵,因此相当于指定了消费群体,很难在一般收入的广大消费者中普及。综上所述,开发更经济、更方便、更有效的富硒蔬菜和食品且适合长期食用,更为适宜。解决硒营养问题对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等问题,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3,5-7]。

以往的试验多集中于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对硒的吸收、分布和转化特征的研究[8-9],而关于外源施硒对蔬菜中硒含量以及蔬菜的生长、品质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对于营养价值高、矿物质含量高的油麦菜的研究更是空白。

本试验以氨基酸鳌合硒作为硒源,探究不同质量浓度硒肥对油麦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油麦菜施用硒肥提供基本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蔬菜为油麦菜。

试验种植植物所需土壤取自中国农业大学烟台校区试验基地0~20 cm 的表层土壤。土壤理化性质为:碱解氮161.11 mg/kg,速效磷151.76 mg/kg,速效钾239.36 mg/kg。硒溶液采用种植用有机硒素(氨基酸螯合硒肥)配制。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在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的温室大棚内进行。试验选择30 cm×28 cm 规格的塑料盆钵进行温室大棚盆栽试验。试验设5 个硒质量浓度,分别为0,0.3,0.6,0.9,1.2 mg/kg,同时以不施硒作为对照。将每个浓度分别设置12 个重复。将所需的供试土壤风干后过3 mm 筛,混匀后直接装盆。

油麦菜种子催芽后于3 月22 日下午播种,4 月13 日定植。待油麦菜长出第4 片叶子时对其进行根部施肥。待油麦菜长出8 片大叶时即5 月22 日收获,并测量各项指标。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使用卷尺测定株高;采用2,6- 二氯靛酚法测定微生素C 的含量;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使用便携式叶绿素测定仪测定叶绿素含量;使用较CK 增加电子秤称量产量。

1.4 数据分析

采用SPSS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硒肥浓度对油麦菜株高的影响

从图1 可以看出,将不同质量浓度硒肥溶液喷施到油麦菜根部有助于提高油麦菜的株高,随着喷施硒肥浓度的升高,油麦菜株高呈现先上升的趋势,当喷施质量浓度为0.6 mg/kg 时,油麦菜株高达到峰值,之后随喷施硒浓度的增大株高呈现降低的趋势。除1.2 mg/kg 处理外,其余各浓度处理油麦菜株高均较CK 增加有变化,其中,0.3,0.6,0.9 mg/kg处理增长幅度分别增大1.94%,12.57%,8.73%,但各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表明在油麦菜根部喷施低浓度的硒溶液,能促进油麦菜的生长发育,而高浓度硒溶液会抑制油麦菜的株高。

2.2 硒肥浓度对油麦菜维生素C 含量的影响

从图2 可以看出,在油麦菜的根部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硒肥溶液对其维生素C 含量会产生一定影响,除1.2 mg/kg 处理外,其余浓度处理维生素C含量均较CK 有所增加,其中,0.3,0.6,0.9 mg/kg 处理维生素C 含量较CK 分别增加34.94%,7.30%,3.25%,0.3 mg/kg 处理与其余处理的差异极显著,0.6,0.9 mg/kg 处理与CK 间无显著差异,但均与1.2 mg/kg 处理差异极显著。0.3 mg/kg 的硒肥对油麦菜叶片中的维生素C 含量有较大的提高,而再增加硒肥溶液浓度维生素C 的含量反而下降,1.2 mg/kg 的硒肥反而抑制了油麦菜维生素C 含量的提高。表明在油麦菜根部喷施低浓度的硒肥溶液能促进油麦菜叶绿素含量的增加,而高浓度硒肥溶液则会降低油麦菜叶片中维生素C 的含量。

2.3 硒肥浓度对油麦菜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由图3 可知,对油麦菜根部施不同浓度硒肥溶液均可增加其蛋白质含量,且随硒质量浓度增加其蛋白质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0.3,0.6,0.9,1.2 mg/kg 处理的蛋白质含量较CK 增长幅度分别为14.75%,39.15%,15.66%,3.90%,且与CK 间差异均呈极显著水平,0.6 mg/kg 处理蛋白质含量最大,且与别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

2.4 硒肥浓度对油麦菜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由图4 可知,在油麦菜根部施不同质量浓度的硒肥对油麦菜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均有所提高,0.3,0.6,0.9,1.2 mg/kg 处理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CK 增加101.08%,107.28%,88.14%,83.56%,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中,0.3,0.6 mg/kg 处理可溶性糖含量较大,且二者间差异不显著,但0.6 mg/kg 处理与0.9,1.2 mg/kg 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

2.5 硒肥浓度对油麦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从图5 可以看出,硒处理对油麦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有一定的影响,0.3,0.6,1.2 mg/kg 处理叶绿素含量分别较CK 增加7.31%,5.85%,2.05%。随着喷施质量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质量浓度为0.3 mg/kg 时叶绿素含量达到最高,然后逐渐降低,当质量浓度为0.9 mg/kg 时油麦菜中的叶绿素含量低于CK,说明浓度较高的硒溶液反而会对油麦菜叶内的叶绿素含量产生抑制作用。

2.6 硒肥浓度对油麦菜产量的影响

由图6 可知,油麦菜的产量随着硒肥溶液浓度的增高呈降低趋势,其中,当质量浓度为0.3 mg/kg时与CK 的产量基本相同,0.6,0.9,1.2 mg/kg 处理硒产量分别比CK 极显著降低10.97%,12.77%,17.21%。0.3 mg/kg 处理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极显著;0.6,0.9 mg/kg 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但均与1.2 mg/kg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3 结论与讨论

喷施硒肥可以影响油麦菜的品质和产量,本试验中,低浓度的硒可以改善油麦菜的品质并有小幅度的增产,但当硒浓度高时反而不利于油麦菜品质的改善和产量的提高。

油麦菜的品质主要体现在Vc、叶绿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方面,本试验中,低浓度硒可以增加Vc 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这在番茄、猕猴桃、土豆、小青菜等多种植物中都已得到证实[10-13]。适量的硒可以提高Vc 含量,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由于硒肥可以提高谷胱甘肽氧化酶的活性,谷胱甘肽氧化酶对植株细胞内过氧化氢和脂质过氧化物起到清除作用,从而起到保护维生素C 的作用[14-15]。

硒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是通过3 个方面实现的:一是硒以硒代含硫氨基酸的形式直接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二是硒是植物体内一种tRNA 核糖核酸链的组成成分,具有转运氨基酸的功能,影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三是通过影响硝酸还原酶的活性来影响蛋白质的合成[16-18]。

适宜浓度的硒肥可以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王永勤等[19]在研究硒对大蒜的影响时发现,硒处理过的大蒜与对照组大蒜相比,植株叶色变绿;另有试验指出,低浓度硒肥可以提高螺旋藻叶绿素a 的含量[18];冯两蕊等[20]研究发现,硒肥的处理可以使生菜等蔬菜中的叶绿素含量得到提高。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本试验中,施硒肥对油麦菜产量无明显促进作用,当喷施硒肥浓度>0.3 mg/kg 时,反而会对油麦菜的产量会产生抑制作用。胡秋辉等[21]对大豆进行叶面喷施亚硒酸钠溶液的研究发现,当喷施硒肥的质量浓度小于400 mg/L 时,对大豆等作物的产量无显著影响,并且当亚硒酸钠质量浓度大于600 mg/L时,大豆产量会显著下降,这与本研究结论一致。CARVALHO 等[22]试验研究了硒对番茄、萝卜、生菜和草莓4 种农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高浓度的硒对其产量方面有降低的作用,对植物种子萌发也会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本试验结果与以往对硒肥的研究所得出的规律基本上相吻合,但是由于设置的浓度梯度比较少,所以产量没能找出适宜的浓度范围,还有待进一步探究,并且对油麦菜中有机硒和无机硒的转化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油麦叶绿素可溶性
油麦菜栽培要点
提取叶绿素
锌对白菜和香葱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研究
油麦菜的营养价值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白茶可溶性糖总量快速测定研究
油麦菜的作用
桃树叶绿素含量与SPAD值呈极显著正相关
鲜地龙可溶性蛋白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慢性咽炎常吃油麦菜
可溶性Jagged1对大鼠静脉桥狭窄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