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留学生创新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9-09-20蔺永刚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留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职业教育

蔺永刚

摘 要:随着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日趋频繁,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中国学习,由于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给日常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严重影响培养质量。潍坊职业学院近年来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在留学生管理中将“中国式”管理模式有效移植,创新实施“5+”融合管理模式,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连续三年入选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50强。

关键词:职业教育;留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飞速发展,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类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职业教育开放办学力度不断加大,“引进来”“走出去”成为职业教育走向世界的重要途经,尤其是留学生教育成为职业教育输出的一种重要形式。自2014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均提出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优质高职院校,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方案”,极大推动了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但是由于职业院校起步较晚,目前涉足领域主要集中在留学生教育上,且留学生教育管理缺乏相应的经验,严重影响了留学生培养质量。近年来,潍坊职业学院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不断创新留学生管理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留学生现状

(一)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职业教育留学生数量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人数逐年增加。以山东省为例,5年前全省75所高职院校仅有十几所有招收留学生,目前已经扩大到50所,人数也由最初的几十人扩大到几千人;学生类别由语言进修逐渐发展到学历教育,实现了飞速发展。

(二)留学生范围和层次不断扩大

起初,留学生主要以周边国家和落后地区为主,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职业教育开放办学力度不断加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数持续增加。2018年,共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22万名留学生来中国留学,其中“一带一路”沿线的64个国家来中国留学人数共计26.06万,占总人数的52.95%。来自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留学生的数量也逐年增加,我国职业教育影响力不断扩大。

(三)留学生基础教育参差不齐

部分留学生来源于亚洲(中亚、南亚、中东)和非洲欠发达国家,基础教育水平和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理科基础普遍低于中国学生。不仅如此,来自中亚、南亚以及非洲前法属殖民地地区的留学生,英语仅为第二语言,英语水平也比较差,有些学生难以适应全英语授课方式。

(四)留学生专业分布不均衡

留学生所选专业过于集中在汉语和医学类专业,以学习技能为主的留学生人数太少,这说明我国职业教育在这些学科上国际影响不大。而据资料显示,在欧美国家的外国留学生,绝大多数接受理、工、经、管等专业的教育,人文学科的较少。

二、留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留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虽然本科院校在留学生教育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职业类院校与本科院校在学生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区别,可借鉴的经验较少,导致在学生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缺乏规范统一的管理机构

目前留学生管理部门相对较多,有的由所在专业的二级学院管理,有的由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等职能部门管理,也有的学校由学生工作处统一管理,甚至在有的学校由多部门联合管理,这造成了管理效率低,效果差。

(二)未实现“趋同化”管理

目前,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留学生教学管理和日常管理的规章制度,但是在留学生教学和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特殊照顾”现象,并未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尤其是未严格执行教学质量标准,普遍存在“宽进宽出”现象。留学生由于语言、文化以及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差异,通常需要较长的适应时间,从而给“趋同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但从长远发展来看,趋同管理仍然是保障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管理队伍有待加强

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种族背景、政治背景、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学历和社会经历各不相同,思想意识、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也各有差异,这就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建设高素质的留学生管理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部分留学生管理人员英语能力欠佳,对教学规律、课程设置、教学过程等也没有較为系统的认识,增加了管理难度。

三、留学生管理模式路径探析

针对留学生管理存在的共性问题,近年来潍坊职业学院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模式,在留学生管理中将“中国式”管理模式有效移植,创新实施机制+、文化+、活动+、制度+、技能+的“5+融合管理”模式,取得显著效果,为提升职业院校留学生管理水平提供有效借鉴。

(一)创新“机制+管理”,规范统一管理

为规范统一管理,学院专门成立国际教育学院,配备专门的留学生管理队伍,统筹招生、交换生、培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等所有与留学生有关的项目,实现留学生全程一站式管理,提升管理效率。

(二)实施“文化+管理”,强化文化认同

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文化背景差异较大,生活习惯也千差万别,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前提下,开展学茶艺、过传统节日、诵中华经典诗文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让他们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充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增强管理效果。

(三)实施“活动+管理”,提升综合素养

活动是最好的管理载体。除开展中外学生联谊、新年联欢晚会、中外美食节、风筝放飞体验、汉语朗诵比赛、学习成果展等活动外,还定期组织留学生进行文化考察,如参观潍坊风筝博物馆、杨家埠民俗大观园等,并组织留学生到潍坊及周边多家外贸企业进行实地参观学习。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让留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文化,在活动中增进相互了解,增加友谊,增进团结,同时提升了大家的综合素养。

(四)实施“制度+管理”,提升培养质量

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有关留学生教学和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留学生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留学生逐步实行“趋同化”管理。具体来说,应严格执行教学质量标准,重视教学质量监控及课程考核環节;严格考勤考试制度、请销假制度,对学习不努力又经常旷课的留学生,建议视情况给予严肃处理。与此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实施人性化管理,积极、热情地帮助留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帮助他们尽早融入中国学校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去,更好地完成学业。

(五)实施“技能+管理”,提升技能水平

技能教育是职业教育最大优势。组织专业人员针对留学生开发合适的技能训练项目,吸引留学生积极参与,并练就一手绝活,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充分利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留学生项目)和学院技能竞赛月等载体,让他们在更高的赛场上摘金夺银,进一步增强学习的动力。

留学生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03年教育部就确立了“扩大规模、提高层次、保证质量、规范管理”的来华留学工作思路,为高校的留学生工作指明了方向。职业教育作为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教育类型,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尤其是提升留学生管理教育水平,提高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推动职业教育走向世界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史玉才.高校留学生培养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J].中国成人教育,2017(14):73-76.

[2] 游菲.“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7(30):37-41.

[3] 邵丽,徐挺,陈文鹤.高校跨部门留学生管理困境与对策[J].宁波大学学报,2017(39):72-76.

[4] 朱国辉. 高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5] 张妍.“一带一路”倡议下高职院校留学生教育路径选择[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8(12):54-58.

[6] 王惠莲.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新路径研究: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7(19):41-44.

猜你喜欢

留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职业教育
在湘留学生教育中湖湘地域文化导入研究
形成性考核在医学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初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留学生管理问题及对策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