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以死胁迫,父母该怎么接招?

2019-09-20凌笋昂

心理与健康 2019年9期
关键词:管教情绪学会

凌笋昂

Q老师您好!

我有一个8岁多的儿子,不知何故,他6岁就开始出现情绪不稳定,急起来时嚷嚷要去死,似乎只有去死才能解脱。在此之前我都认为孩子小,不太能识别生死的后果,不知道死亡意味着什么,只是鹦鹉学舌,但今天他的做法,改变了我的看法,他居然拿死来威胁我们。起因是我不许他看动画片,这次他不仅情绪暴躁,而且用双手卡住自己的脖子,差点窒息。虽然他后来慢慢平静下来了,但这让我非常担心。

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先生管教比较严厉,他不会去了解孩子的想法,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而我则希望孩子说出内心的想法,支持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有可能因为我们的管教方式不同,孩子在我俩面前的反应完全不同。他在父亲面前表现得非常乖巧听话,而在我面前则经常表达对父亲的不满,一不顺心就很容易情绪失控爆发,我很难想象今天这样的事,在他父亲面前出现是怎样的情形。

我和爱人发生冲突的通常原因都是我看不惯他不倾听甚至打压孩子的想法,除此之外,我会尽可能在孩子面前维护其父亲的形象。我也知道夫妻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态度要保持一致,但看到他父亲的沟通模式,我就觉得如果不制止可能对孩子是更大的伤害,所以会陷入两难的境地。

我现在非常想知道孩子这种情绪爆发原因在于我们还是孩子本身就是那样。孩子动不动就说去死,令我不寒而栗,我该怎么办?

一位焦急的家长

A家长您好!

对于您谈到的情况及提出的问题,我们不妨从问题分析和应对策略两方面去考虑。

问题分析

从反映的情况来看,孩子的情绪和行为控制方面出现问题应该是和您家庭内管教理念和管教方式不一致及过度保护儿童有关系。父亲过分强调其威严、说教过多,而没有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更没有对儿子的情绪表达循循善诱,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理就会被压抑;而您是母亲,相对他的父亲来说,您比较“溺爱”他一点,所以孩子一旦在您那里受到压抑,就会情绪爆发。

关于儿子为什么经常用以死来威胁您,我想这个问题应该与您的家庭成员情感结构和情感表达方式有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您可能经常使用情绪控制彼此,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被潜移默化。心理学普遍认为人的性格形成及出现心理障碍,除了遗传因素以外,最主要的因素关乎孩提时代的成长环境,包括父母的教育方式、父母的性格及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否健康。

孩子在无意当中学会了用这种方式控制您,他还发现每次用这种方式总是有效,最后您都会妥协,满足他的心愿;他在父亲面前会因恐惧父亲的威严,而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因为孩子心里非常清楚,他不能够用情绪控制父亲,否则后果堪忧,但他可以控制您和控制父亲之外与他亲近的人,而且,每次他都能获益。

如果孩子在父亲面前言听计从,而在您面前情绪大发作,那说明您在管理方面需要重新思考。

孩子不能用平和的方式向您表达自己的情感,某种程度上,说明亲子关系不是很好。从这个角度来看,做父母的需要从自身找问题,需要检讨是哪些方式阻碍了孩子的情绪表达。是否理解孩子情绪爆发背后的原因?平时有没有训练和引导孩子怎么去表达自己的情绪?

应对策略

1当父亲正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母亲最好不要干涉,否则容易惹怒父亲或阻碍父子交流,甚至会导致父亲对孩子不负责任。如果您“不忍直视”,可以暂时回避一下。当然,如果父亲对孩子有粗暴行为,还是要及时制止的,不能让孩子感到无助,但这个时候也要尽可能地维护父亲的形象。对父亲不合理的教育方式,可以在私下里进行商讨和交流,不要在孩子面前争执。因为,维护父亲的形象与权威,有利于父亲冷静,有利于男孩认同和超越父亲,从而成为健康的社会人。

2您可以做他们父子的教练。一方面,可以把父亲管教中存在的问题逐一耐心、中肯而非抱怨地指出来。另一方面,您要引导孩子学会理性地表达情绪,大胆地询问孩子为什么在父亲面前安静听话,而在您面前稍有不顺就会情绪爆发。

3不要闻死色变。一旦孩子扬言去死,您不要恐慌。如果您顿生恐惧,说明您存在严重的分离焦虑和死亡焦虑,这类焦虑,应该源自您早年的成长经历。您要敢于和孩子讨论死亡,可以告诉孩子用死的方式来威胁父母,是无能和逃避的表达。一个勇敢的少年完全可以有话好好说,敢于面对困难,想办法解决困难,而不是以死要挟。

4您的孩子其實已经开始进入了青春前期,很容易出现叛逆行为,而这种叛逆行为,其实是向外宣布自己要独立,他要摆脱控制。如果您能够理解孩子情绪背后的真正动机是什么,那么孩子的情绪就会稳定下来。所以不要把孩子当孩子,而是要当成大人来看待,维护儿童的自尊。获得自尊对稳定儿童情绪是一种促进。

5不要失去父母的尊严,不能失去父母的位置。否则孩子将难以管理,包括上学的问题。绝不能让父亲成为对立面。要记住父母矛盾教育的危害性甚至比父亲的粗暴还要严重。

6和孩子一起成长。是孩子让我们成长,是孩子教会了我们怎么当父亲母亲,所以不需要恐惧、害怕,孩子成长需要父母,父母用心陪伴,孩子成长就会顺利。

7稳定孩子的情绪从稳定父母情绪开始。从现在开始,您要学会稳定自己的情绪,在夫妻交流中,就事论事,不要情绪化,多一些富有情感的理性表达,让孩子在和您的生活中,逐步学会情感交流,学会理性表达情绪。

祝好!

猜你喜欢

管教情绪学会
管教权,让教育更有力
学会分享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正面管教在家庭教育的应用研究体会
管教晚矣
情绪认同
学会分享
WHERE ARE WE GOING, D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