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庸论说莎士比亚

2019-09-19金庸

台港文学选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恺撒哈姆莱特特斯

金庸

谈《恺撒大帝》

故事的來源

这部影片是根据莎士比亚的剧本《朱理士·恺撒》(Julius Caesar)拍摄的。原剧有中文译本,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世界文学名著丛书中译名叫做《恺撒大将》,世界书局出版的朱生豪译本叫做《恺撒被弑记》。我以为译做《恺撒大将》比较妥当,因为恺撒并没有做皇帝,说他“被弑”不很贴切。称他为“大帝”,则有点像春秋笔法中的诛心之论,根据动机来判断一个人,也不符历史事实。

莎氏原剧的材料取自罗马历史学家普罗塔克的《名人传》中恺撒、勃罗特斯、安东尼三人的传记(这部《名人传》在香港一般西书店中都有出售,“现代丛书”本售价十七元五角,读者们如有兴趣,可以去买一本来看看)。它相当严格地遵守历史事实。

故事说,罗马大将恺撒得胜归来,罗马人热烈地欢迎他。罗马贵族凯修斯等人怕他要做皇帝,说动了勃罗特斯,大家在议院中把恺撒刺死。勃罗特斯为人正直,罗马人相信了他的话,认为恺撒有野心,应该被杀。但恺撒的好友安东尼发表了一篇煽动性的演说,把罗马人鼓动起来反对勃罗特斯。勃罗特斯等逃出罗马,在战争中,勃罗特斯和凯修斯的联军被安东尼和奥克大维打败,勃凯两人先后自杀。

语言的精练

有许多学校拿这剧本来做课本。因为这剧本文体优美简洁,在莎氏三十七个戏剧中是相对最容易读的。这个戏是莎氏创作第二个时期末期的作品,这时他的写作技术已达到了最高峰。本剧在内容深刻这方面,远不及他后来的《哈姆莱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四大悲剧,不过谈到人物的刻画、戏剧的结构、语言的精练,后来的剧本并不见得比它更高明。尤其是对白,本剧写得精彩绝伦。这和题材与人物有关,因为剧中人都是罗马的大政客、大雄辩家,说起话来自然不同凡响。剧本中逻辑多于诗意、理智多于感情、演说家多于普通的人,是一个极为男性的戏。事实上,剧中女性占了很不重要的地位。

莎士比亚为了尽量表现剧中人的雄辩,一般对白多写得简洁而有力,许许多多句子都是用单音节的字。但因为用字用句过分精确了,感情的成分就相对地减少。这个戏中没有《奥赛罗》中那种火一般的痛苦,没有《哈姆莱特》中如咬噬着自己的心那样的烦恼。

人物分析

然而即使是一个比较理智的戏,莎士比亚的天才还是把它写得使我们十分感动。他文采斐然的笔触碰到哪一个人物,哪个人物就活了,即使只有几句对话的一个仆人、一个使者,莎士比亚都使他栩栩如生。

我第一次看这影片时,和我同去的一位小朋友不断问我:“这个是好人呢还是坏人?”这一点实在很不容易答复,因为对这戏中的人物不能用简单的标准去判断,我们可以说,勃罗特斯是理想主义者,凯修斯是个人主义者,安东尼是机会主义者。我这样用现代的名词去描写这三个人,其实并不十分贴切,不过是便于解释。

勃罗特斯是正人君子,是罗马人中最高贵的人物。他决不做坏事。他所以刺杀恺撒,因为他知道恺撒的野心要危害到罗马。他自己是正人君子,因而相信所有的人也都是正人君子。他是冷静的哲学家,所有认识的人都尊敬他、信任他。然而他并不是一个实际的人,他不懂得安东尼的危险,这是悲剧的因素。

凯修斯的性格极为矛盾。他比勃罗特斯更热情,然而也更多地想到自己;他眼光锐敏,然而很不明智;他利用勃罗特斯,然而服从他的领导。恺撒很了解他,说他人太瘦、读书太多、思索太多、不喜欢音乐戏剧、看到别人比他伟大就心中不舒服。但在与勃罗特斯争吵时,我们感到了这个人的可爱处。他性格中弱点很多,但那是可以谅解的弱点。

安东尼则喜欢寻欢作乐,是体育家,是风流人物。他感情冲动,爱好冒险。和中国的人物比较,有点像曹操,可说是善于利用时机的“乱世奸雄”。但因为他没有曹操那一份冷静与坚决,终于失败在奥克大维手中(这一点在莎士比亚另一个大悲剧《安东尼和克丽奥派特拉》中有动人的描写)。在本剧中,莎士比亚安排他的出场极有戏剧性。恺撒被刺后,安东尼去见那批胜利者。直到那时为止,安东尼只说了三十七个字,然而在别人口中,已有七处地方提到他,每一次提到都很重要。这是在观众心中先安排了强有力的伏笔,他一出场,人们自然极度地注意。

恺撒本人在剧中出现的地方不多,他在第三幕开始时就被刺死,然而这个历史人物的影子始终笼罩着全剧。莎士比亚让我们看到恺撒的高贵、伟大与伤心,也让我们看到了他的虚荣、自负与愚蠢,甚至他一只耳朵的听觉不好也表现出来了。

罗马这许多政客互相斗争后都失败了。最后做皇帝的是奥克大维。他在剧中只出现了三次,说了大约三十句话(电影中只出现两次,话更少)。但这三十句话已注定了他的成功,其中表示了这青年人的冷静、实际、自制与坚决,这些品质是恺撒、勃罗特斯、凯修斯、安东尼等人所不具备的。

一个朋友说:“我知道这戏好,可是好在什么地方呢?一时却说不出来。”欧美有过很多学者分析和解释这位大戏剧家的作品,他们从许多不同的方面进行研究。有的研究他的文字,有的研究他的社会背景,有的研究版本和考据等等。我们谈话的这几位朋友都是电影戏剧界的人,再者我们也没有资格作专门性的研讨,所以我们的谈话主要是讨论戏剧的本身。

群众场面

电影开始是罗马市民在热烈地迎接恺撒归来,两个护民官骂他们忘恩负义,要他们回家,市民听了他们的话。这一场和以后的情节似乎没有什么联系,那两个护民官后来也没有再出现,好像把这一场删去也没有关系。其实这短短一场对整个戏是很重要的。它介绍了整个大环境,罗马市民没有明确的政治认识,极容易冲动。在这种情况之下,勃罗特斯的事业是没有希望的,罗马的共和政体是终结了,没有挽回的余地。这个戏首先就把构成这悲剧的社会背景提了出来。由于这场戏做伏笔,后来安东尼的演说与市民的受煽动,就显得十分自然。

有些批评家说莎士比亚轻视群众的智慧,在这个戏中把群众写成一批毫无头脑的暴民。其实罗马那时是奴隶社会,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在政治上并没有发言权,这个戏中斗争的双方都是统治阶级中的人物,被鼓动的群众也是当时社会中的统治者。再者,与其说莎士比亚轻视群众,不如说他对人类的弱点存着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舞台技巧

莎士比亚的用辞遣句十分精简,观众可以意会的地方绝对不再浪费笔墨。例如凯修斯等人到勃罗特斯家里去劝他反对恺撒,观众们知道凯修斯会说什么话,所以在戏中,凯修斯把勃罗特斯拉在一旁,就省却了一大篇对话。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舞台技巧,然而在三百五十多年后的今天,许许多多戏剧与电影的剧作者仍旧不懂得这一点,以致我们常常看到很多沉闷的、不必要的舞台剧和电影场面,观众早就知道了的话,还要让剧中人翻来覆去地啰嗦。

鲍细霞

秋波娜嘉在影片中饰勃罗特斯的妻子鲍细霞。这个人戏很少,然而我们在她身上看到了一个庄严勇敢的罗马女人,她或许不大聪明、她的美貌也有点衰退了,但我们深深为她的温柔和信心所感动。她有自信,然而即使是自信,也是温柔的。她说由于有一个著名的丈夫和著名的父亲而骄傲。电影中删去了原剧相当动人的一场,那是勃罗特斯出发到议院去行刺恺撒,他虽然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妻子,不过鲍细霞已猜了出来。她叫童仆琉息斯到议院去,琉息斯问她去做什么,她又说不上来。她感叹女人的心的软弱。她最后说:“勃罗特斯啊,愿上天保佑你的事业成功。”这句话中蕴藏着很多的内心矛盾和冲击。秋波娜嘉没有机会表演这场戏,不免有点可惜。

高潮和转折点

戏的高潮是恺撒的被刺,在他被刺之前,有几个小曲折,增加了紧张感,使观众更加提心吊胆。恺撒的妻子劝他不要上议院,他答应不去了;预言者又提出了警告;学者阿替密多勒斯明白指出了危险;朴必力斯“祝你们今日大事成功”的话等等,都在增加高潮的力量。恺撒被刺之后,来了安东尼的仆人,这是全剧的转折点(摩尔顿、麦克柯伦、格尔维倍克等学者都认为这个仆人的出现戏剧性极强)。这件事说明安东尼已掌握住了勃罗特斯的弱点,勃罗特斯是正直的人,必定会以正直的态度对待政敌。

高潮一到达之后,立刻是反高潮。勃罗特斯成功后立刻失败。莎士比亚许多悲剧都采取这种急转直下的结构,使观众的情绪发生急剧的改变。

著名的演说

勃罗特斯和安东尼那两篇演说,许多人都背得出,这或许是历史上与文学上最出名的演说。勃罗特斯的演说是散文,有人認为不如安东尼的诗歌体演说有力,其实像:“你们宁愿让恺撒活在世上,大家作为奴隶而死呢,还是让恺撒死去,大家做自由人而生?”“我用眼泪报答他的友谊,用喜悦庆祝他的幸运,用尊敬崇扬他的勇敢,用死亡惩戒他的野心。”这些话岂不是精彩绝伦?安东尼的话所以更有力量,主要因为勃罗特斯是用理智来说服群众,安东尼却用情感来煽动群众。对于认识不清,头脑并不冷静的群众,煽动自然比说理更为有效。

安东尼这篇演说,是在极端不利的环境中发表的,听众对他怀有敌意,他却要鼓动听众来反对他们所最尊敬的人。我们来看他用的是什么方法?

他这篇演说分成五段。第一段:先安抚群众,赞美勃罗特斯,使听众对他来势汹汹的态度缓和下来;然后用许多事实证明恺撒并没有野心;于是他借口哀伤过度,停顿片刻,让听众有时间来思索一下。有人认为他的话有相当道理了,于是第二段:他激起听众的好奇心,说恺撒有一张遗嘱,但内容不便宣布。第三段:他描写恺撒被刺时的悲伤,恺撒看到他最爱的勃罗特斯给了他一刀,这忘恩负义的一击使他的心碎了。这一段使听众流下泪来,也激起了怒火。第四段他自己谦逊,捧听众的场,以满足他们的自尊心,最后把听众引到高呼暴动的路上。第五段他再用物质的引诱来加强听众暴动的决心。

这篇演说组织之完美,实在使人叹服。对于政敌,他自始至终是赞美,然而这种讽刺性的赞美比痛斥更有力量。在另一方面,安东尼的雄辩有真实的情感做基础,他是深爱恺撒,是为恺撒的被刺而哀伤,他的演说所以动人,因为他说的正是他心中的话。

这篇演说是莎士比亚写的,我们能不敬佩他的天才吗?

精彩的争吵

勃罗特斯与凯修斯在军营中争吵这一场是文学史上著名的杰作,一般认为是全剧最精彩的部分。单就文学价值而言,远在勃罗特斯和安东尼那两篇著名的演说之上。约翰逊认为本剧与莎士比亚的其他若干戏剧相比,显得冷漠而不动人,可能是因为他过分忠实于罗马历史,以致阻碍了他的天赋发挥,但“勃罗特斯与凯修斯的争吵与和好,是众所一致赞美的”。大诗人柯尔立治说:“在莎士比亚所有的著作中,没有哪一场比勃罗特斯与凯修斯争吵那一场,更能令我相信他的天赋超人。”这一场戏好在什么地方呢?主要是它动人的诗意、深刻的情感、对人性的刻画。

莎士比亚许多悲剧在高潮之后常有一个急剧的转变,然后是一个哀感的富于诗意的场面,和以前的兴奋激烈完全不同。在《哈姆莱特》,是奥菲丽亚的唱歌和自杀;在《奥赛罗》,是黛丝德梦娜伤感地唱“杨柳之歌”(这两场戏影迷读者们在电影中都看到过)。在本剧那就是这两人的争吵了。他们在共同进行一项大事业,勃罗特斯由于自己极端的正直,责备凯修斯接受贿赂。凯修斯伤了心,袒开胸膛叫他刺死他。后来两人和好了,互相埋怨自己脾气不好,这里笼罩着一种自怜自伤的心情。拿了酒来,要谈正事了,凯修斯说到自己的烦恼,勃罗特斯直接地说:“没有人比我更能忍受悲哀:鲍细霞已经死了。”他妻子的死讯到这时才说出来,真是惊人之笔,于是凯修斯侥幸自己刚才居然没有被他杀死。这个死讯的透露把争吵这一场的情绪再加强了一层,把勃罗特斯的英雄气概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戏的结束

戏剧的结束是勃罗特斯与凯修斯战败而自杀。安东尼称赞勃罗特斯是最高贵的罗马人,奥克大维则宣布:“凡是跟从过勃罗特斯的人,我都可以接待他们。”他说“我”而不说“我们”,这一字之差,成为他与安东尼之间斗争的伏线,也预示了安东尼的失败和他终于成为罗马皇帝。

原剧中战斗的经过并不如电影中那样简单。双方领袖要见面而对骂一场,打仗时凯修斯被安东尼打败,勃罗特斯却打赢了奥克大维。这些场面的省略对整个戏并没有多大影响。我觉得,这部影片是尽了很大的努力要忠实于原作。它作了许多删节,那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舞台剧演出的时间普遍总比电影长。不过影片所删节的,主要是不妨碍人物个性和剧情发展的场景和对话,例如在原剧中,安东尼演说完毕之后,听众愤怒异常,要去烧勃罗特斯等人的房子。他们在路上遇到一个诗人,一问之下,他名字叫做辛那,其实他和刺杀恺撒的辛那毫无关系,群众不问情由就将他撕得稀烂。这短短的一场,莎士比亚是用来描写冲动的群众心理,电影把它删去了。因为在电影中,已可以用火烧房屋、群众愤怒纷乱等舞台剧无法表现的大场面表现出来,不必借助于这场戏了。

谈《王子复仇记》

好几天前就收到一位读者的来信,他说:“我以前曾看过一遍,这次重映准备再去看一遍。希望你像谈《恺撒大帝》那样,深入浅出地解释一下。”但这部旧片重映,映期不长,我不能花太多的篇幅来详谈,而更重要的是,我所知有限,实在没有资格来解释莎翁这部伟大的作品。俄国的大思想家赫尔岑说:“要了解歌德和莎士比亚,你必须把你所有的才能都发挥出来,你必须熟悉生活,有过惨痛的经历,并且体会过浮士德、哈姆莱特、奥赛罗的痛苦。”了解都不能,哪里还谈得上解释?就像和一位朋友聊天那样,我在这里把我所想到的随便说一些吧。

登峰造极之作

一般认为,《哈姆莱特》(即电影《王子复仇记》所根据的原作)是莎士比亚最杰出的作品,在自古以来的全世界文学著作中,它与歌德的《浮士德》并占登峰造极的荣誉地位。正因为它博大精深,所以也极难了解。小泉八云叙述他阅读这部戏剧的经验说,他从小就能整段整段地背诵《哈姆莱特》,但数十年后每读一次总发现新的意义。他叫学生每隔十年读一次莎士比亚,因为一个人人生经验越丰富,就愈能懂得莎士比亚的伟大。

《哈姆莱特》中的句子,有许多早已成为我们的口头语,例如“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那就是哈姆莱特责备他母亲改嫁的名句(准确的译法应该是“水性杨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但在我国不知怎样一向沿袭译为“弱者”);又如“红粉忠魂未了情”的原文From Here to Eternity(从此处到永恒),是《哈姆莱特》中的句子;像“活着呢还是不活,这是问题”的独白,许多学生都是会背诵的。然而关于这部作品的真正含义,几百年来许许多多人写文章讨论阐述,却是见仁见智,各有不同。俄国的大批评家别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说明莎士比亚每一个剧本中的优点,你就非得写一大本书不可,并且即使写成了,还是不能表达你想表达的百分之一,还是不能表达剧本的内容的百万分之一。”

戏剧中的冲突

近一两年来,苏联电影戏剧界关于戏剧中的所谓“无冲突论”曾有十分热闹的论争,因为对这问题发生了兴趣,我曾根据英国布莱特雷教授的分析,把《哈姆莱特》中的大小冲突,一条条地列举出来。这部戏(影片与戏剧原作的结局是一样的)开始是出现了鬼魂叫哈姆莱特复仇,观众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提起了,大家注意到这个基本冲突:王子的复仇是否能够成功?

假使我们把趋向于复仇成功的事件称为(A),趋向于失败的事件称为(B),那么我们看到这戏中(A)与(B)在不断地反复冲突:哈姆莱特假装因恋上奥菲丽亚而发疯,波罗尼斯马上就相信了,这是(A);下一场是国王对哈姆莱特的精神失常极为怀疑,不相信波罗尼斯的解释,那是(B)。王子胜过了派来侦察他秘密的两个人,计划演戏(A);他想到了自杀而作的独白,他对奥菲丽亚说的话被人听见了,国王决定送他到英国去(B)。演戏大为成功,拆穿了国王的秘密(A);王子在国王祈祷时没有杀死他,后来误杀波罗尼斯,使国王有充分借口来放逐他(B)……一直到戏完为止,这样互相激荡的事件紧紧地抓住了观众的心。成功,失败,成功,失败……这两种因素激烈地冲突,直到悲剧的顶点。

哈姆莱特的性格

有人问:哈姆莱特为什么不爽爽快快地杀死国王替他父亲复仇?那么他自己就可做丹麦国王而与奥菲丽亚结婚了。这部戏里死了八个人,似乎是毫无必要的。这原因,完全在于哈姆莱特的性格。对这部作品后世所以有这许多不同的意见,基本上也是因为对哈姆莱特性格的理解不同所致。

有些人的说法十分荒唐:一位學者说,哈姆莱特是个扮成王子的女子,“她”爱着霍拉旭,所以对奥菲丽亚这样凶;又有一派的人说,哈姆莱特觊觎王位,那个鬼魂是他叫人假扮的。这些荒唐的说法不谈,比较正式的意见有下列这几种:(一)外界的困难使哈姆莱特没法达到目的,以致发疯;(二)他的主要困难产生于他的内心,他的良心与道德观使他失败;(三)他志大才疏,用歌德的比拟来说,好像一棵橡树在一只宝贵的瓶里生长,终于把瓶胀裂;(四)他想得太多、行动太少,毛病在于优柔寡断。舒莱格尔和柯尔立治都是这种说法的主张者,屠格涅夫和别林斯基也大致同意这种说法;(五)由于他性格中忧郁的特性。那是布莱特雷教授的主张。

悲天悯人的先进人物

就我个人而言,我比较同意英国戏剧家哈莱·葛兰维伯克、苏联学者莫洛佐夫等人的解释。他们认为,莎士比亚的时代中充满了苦难和不合理。莎氏笔下的哈姆莱特是一个热情的人道主义者,他眼见周围的虚伪和卑劣,幻想着公正的社会关系,同时又深深为自己无力实现这幻想而苦恼,而焦虑不安,而厌恨自己。他热爱人,称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主宰”。可是在那个黑暗的社会中,人是那么不幸,于是悲天悯人的哈姆莱特体会到了最深刻的痛苦,就如剧中所说,他是“那广大世界中先知的灵魂,梦想着将来的事物”。

在英国戏剧界,劳伦斯·奥利弗与尊吉格德(在《恺撒大帝》中饰凯修斯)是演哈姆莱特的双璧。在香港可以买到尊吉格德全套哈姆莱特的唱片,读者们如有兴趣,可去买来与影片中劳伦斯·奥利弗念词的风格比较一下。在我自己,我比较喜欢尊吉格德,我觉得他的话中感情更为丰富深刻,吐露了一个更广大的灵魂的痛苦。

谈《罗密欧与朱丽叶》

乌兰诺娃于一九二八年在列宁格勒国立舞蹈学院毕业,展开了她光辉的艺术生涯,二十多年来,她在芭蕾舞剧中创造了许多成功的角色。批评家们认为就情感的强烈和细致、内心的丰富和深刻而言,她饰演的朱丽叶超越了她以往的任何角色。这是她经过了长期的钻研和练习而得到的结果。在这个人物之中,她集中了以前许多角色的精华:“琪赛尔”的天真和单纯的爱恋,“雷梦达”的勇敢和忘我,“考莱丽”的热情,“玛丽亚”的高傲的沉闷。她演出的朱丽叶有许多互相矛盾的女性性格:羞怯和大胆、稚气和成熟,然而自始至终显现着纯净的圣洁。她完美地体现了莎士比亚笔下这个可爱的女性。我想,也正因为莎士比亚是如此丰富地描写了朱丽叶,所以乌兰诺娃在创造这角色时有了极好的依据,这是她在饰演其他角色时得不到的。要设想《天鹅湖》中的那只天鹅有什么复杂的内心活动和性格的发展,那未免是太困难,而且也是不合情理的吧。

柴可夫斯基曾想以《罗密欧与朱丽叶》为题材来写一个歌剧,他那时写道:“罗密欧与朱丽叶由沉醉于爱情的孩子,变成了彼此热恋、痛苦,最后陷入了悲剧性的绝境的成人。”这部芭蕾舞纪录片很好地发挥了这位大音乐家的思想。在《大歌舞会》中,我们曾看到了这部舞剧的两个片段(“维隆那街上斗剑”与“情人的分别”),当时我想,几时能见到拍摄全部舞剧的影片就好了。现在终于见到了,虽然原来的舞剧在舞台上要演出三小时,拍成电影仍旧不免有所删节,但最主要的、最精彩的部分,我想都已包括在影片之中了。影片很鲜明地表现了这个悲剧中的人道主义,歌颂坚贞的性格和真诚的爱情。

有一些简单的片外发声的解释(那是孙道临念的,似是根据曹禺的译文),影片中的角色却都不说话,他们用手势和舞姿来叙述故事,来表达性格,来展示各人复杂的内心活动。这个舞剧表现了两个世界:一个是蒙太古和凯布莱两个家长所代表的黑暗时代,这是愚昧、专横和残暴;另一个是这对情人与劳伦斯所代表的早期文艺复兴时代,强调着人的重要和心智的解放。一方面是黑暗的封建礼法和残酷仇杀,一方面是同情和爱,是对封建统治的反抗。这两个世界的冲突是这个舞剧的基本冲突,剧中人不说一句话,然而他们是如此动人地表达了这个冲突。

舞蹈化的大斗剑

音乐的作者是普罗可斐耶夫(他是本港音乐工作者夏理柯教授的同班同学,可惜已在三年前逝世了)。在写这芭蕾舞剧之前,他曾以这悲剧为题材,写了两个交响组曲以及好几首钢琴曲,舞曲本身就是一个杰作,在看这部影片的时候,别忘了同时欣赏音乐。

影片开始时是维隆那城的早晨,显现在眼前的是一场生气勃勃的现实的景色,两家仆人发生了斗殴,扩大而成为两家全面的争斗。你几乎难以相信,在舞台上怎么能够如此大规模地斗剑。斗剑时所有的演员仍旧保持着舞蹈的姿势,正如我国京剧中那些武打场面一般,既要打得紧张激烈,又要动作优美好看,其中充满着有趣的想象。我想单是设计这场舞蹈化的比剑,就得花极大心力。最后是市民与公爵阻止了流血的争闹。这一场是用现实的手法来表现的,银幕上有巨大的群众场面,很正确地刻画了人民的形象,表示普通人民对这两家望族无聊的世仇存着很大的愤慨,表示作者的意愿是与普通人民相一致的。

少女的成长

乌兰诺娃所饰的朱丽叶出场了,那是一个欢乐的少女。她顽皮地跳上乳母的膝头,完全是一个爱娇的有点给宠坏了的孩子。她简直有点胡闹,把椅子都弄倒了。普罗可斐耶夫称这一场为“少女朱丽叶”,音乐愉快活泼,一串高上去又低下来的欢乐乐章,夹着许多轻松的短促敲击,就像旁边有人在拍手赞赏。

她母亲谈到巴里斯的求婚,朱丽叶脸上的欢乐消失了。她遇到了生命中一个新的阶段。乌兰诺娃表现出她的激动和迷惘。她母亲引她去照照镜子,告诉她,她年纪已经不小了。乌兰诺娃站在镜子前面,第一次觉察到自己身上闪耀着女性的美,她又惊又喜,意识到了生命的变化。自己已从一个孩子成为少女,她抚摸着自己的胸部,感到了成长(在巴金的《家》中,鸣凤在半夜里也曾有过这种突然的自觉)。乐队首次奏出了命运的主题,那是用提琴和英国号所奏的几个短促的片段,预示着她成长了,生命中的悲苦就要降临了。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乌兰诺娃脸上和眼睛里细致的变化。如果是在苏联看这个舞剧,这种变化只怕只有坐在前几排的观众才能见得到吧。

悲剧的端倪

以后是凯布莱家里的舞会,音乐变得热闹而洋溢着色彩,音乐与舞蹈中表现了一种对比,老一辈的贵族与太太们跳着华丽而庄严的小步舞,而在远离舞厅的角落中,卻聚集着一些自由活泼的青年,高高兴兴地寻欢作乐。朱丽叶在巴里斯的陪伴下进来了。音乐是四分之三的节拍,朱丽叶显得相当顺从,然而不论在音乐与她的步伐之中,都没有丝毫欢乐的气息,要到她与女伴们一起跳舞的时候,愉快的情调才又显现出来。这表示什么?表示她对巴里斯只有无可奈何的义务而没有爱情。她进入舞厅这一段,虽然只是短短的一瞬间,然而已显现了悲剧的端倪——难道要嫁给一个自己所不爱的人吗?

情侣的初会

随后,戏剧中的高潮来临了,朱丽叶会见了罗密欧。音乐中出现了抒情的诗意,弦乐器奏着“如歌的”曲调。普罗可斐耶夫通过朱丽叶的眼睛来描写这场会见,所以音乐中出现了代表她的主题,不过这主题的旋律虽然相同,气氛却已全然两样。以前的顽皮与嬉笑消失了,成为一种温柔的冥想性的情调。在音乐中我们似乎可以听到那含情脉脉的注视,而这种盈盈眼波确是在乌兰诺娃的眼中见到了。

这出芭蕾舞剧的设计人拉佛洛夫斯基关于这一场写道:“根据莎士比亚,朱丽叶是被罗密欧的声调迷住的。要把这一点翻译成为舞蹈,我必须这样做:当罗密欧与朱丽叶共舞时,他的面具跌了下来,她见到了他的脸,罗密欧的美貌激起了她的情意。这场哑剧舞的节奏变成为慢板,当他们最初共舞时,跳的也是慢板。”

“慢板”(Adagio)是芭蕾舞中一种十分优雅的表现形式,《天鹅湖》第二幕中王子与白天鹅初会而表达爱意时,跳的也是慢板。在本剧中,乌兰诺娃在这慢板里吐露了一个少女的心情,正是《西厢记》中所说的那种“又惊又爱”的心灵上的激动。然而即使在诗意的温柔之中,我们还是可以分辨出来,这是一个少女的初恋而不是成熟的恋爱,她爬到罗密欧的胸上,爬了一次又一次。

著名的阳台场景

在莎翁笔底,这对情人在阳台上的倾诉,是爱情中的千古绝唱,要把它用音乐与舞蹈来表现而要达到同样高度的艺术水平,未免有点强人所难。这一场舞蹈似乎没有充分发展,但在这对情侣的舞姿之中,我们已感到了这一场的中心思想,就如莎士比亚所写的:“我的恩情如海洋那样无边无际,我的爱也像大海那样深;我给你愈多,我自己有得越多,因为这两者都是无穷无尽。”

苏联两位批评家(H·埃利亚施、C·伊瓦诺娃)认为,这场慢步舞是在幽暗的、微带象征性的背景上拍摄的,因而非常富有诗意。对于这对情侣来说,外界好像已经不复存在,心目中只有那纯洁、天真和崇高的爱情。相形之下,花园中那些粗糙而复杂的布景就完全不必要了,舞蹈艺术的本性,要求简洁而概括的背景,过分臃肿与五光十色的背景是不适宜的。

婚礼与分别

以后是这对情侣在劳伦斯神父的小室中举行婚礼。我觉得这是全剧最杰出的部分之一。小提琴、木箫和竖琴平稳地奏着,上面飘浮着用笛子吹奏的一个温柔的调子。如果用心听,我们还能发觉曲调之中竟有一点令人忧伤的感觉。

舞蹈设计人的意念实在精彩,这对情侣的动作十分单纯,但是充满着庄严,甚至有一点儿神秘。朱丽叶用足尖轻轻走向神坛,似乎生怕扰乱了这圣洁地方的和平与宁静。她在圣母像之前身子前倾,做了一个表情丰富的ARABESQUE,然后,在这个原姿势下跪了下去祷告,站在身后的罗密欧支持着她身体的重量。

“情侣的分别”这一场我们在《大歌舞会》中曾经见过,里面所包含的那种难分难舍、缠绵悱恻的情感,恐怕是任何舞蹈中所从来没有过的。开始是一个短短的音乐引子,那是最初维隆那大公出现时的音乐,这表示,罗密欧是已被大公放逐了的。罗密欧拉开了窗帘,说天已明了,必须走了。她却把窗帘拉上,执拗地说,这还是黑夜,我不许你走。这种执拗,还是孩子气的,要知道朱丽叶只不过十四岁啊!

性格的逐渐形成

以后各场是朱丽叶的性格一步一步地向前发展,逐渐逐渐地坚强。她勇敢地为自己的爱情而战斗,这一点在下面两场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巴里斯离去之后她与父母之间的争执,以及最后她一个人留在房中所感到的寂寞与绝望。

她奔跑着去找劳伦斯神父。乌兰诺娃的奔跑中表现了无可奈何,亟求帮助。电影导演与摄影师在这里也有很大的功劳,在舞台上面,我想气氛绝没有这样好(摄影师之一的陈友兰是中国人,听说是陈丕士先生的胞妹)。光线、镜头、摄影角度的多样变化和她被风飘起的斗篷,使人印象很深刻。

在劳伦斯神父室中,她倾诉着她的不幸,我们见到她做了一个孩子气的要自杀的姿势,拿起匕首来指向胸部(难道这是不幸的预兆吗?)。她拿了睡药回到自己卧室里,音乐中出现了一个新的主题,那是铜乐的强烈敲击,表现了异常的勇敢与坚决,这是朱丽叶精神上的新生,是她心灵上从来没有达到过的高度。正如乌兰诺娃在一篇文章中所说:“在这个角色之中,我看到有某些精神上的品质,在另外的环境之下,会引导她做出极度英勇的爱国行动。”她能够为自己所爱的人而斗争,也应该能为自己所爱的国家而斗争。

死了,还在舞蹈

她喝了药,被放在坟穴之中。B·哥罗保夫对这一场的批评说:“朱丽叶在舞蹈,甚至当罗密欧在坟穴中举起她的尸体,温柔地抱着她的时候,她也是在舞蹈。”对于一位舞蹈家,说她在成为尸体之后还是在舞蹈,那恐怕不能有再高的赞扬了。

除了乌兰诺娃之外,我觉得最成功的是那有趣的莫克修(C·科連),他既表演了一个快乐的无忧无虑的角色,同时舞姿是十分的灵巧优雅。相形之下,饰演罗密欧的日达诺夫就有所不如了。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含义

苏联的芭蕾舞剧纪录片《罗密欧与朱丽叶》已连续上映了十多天,已有许许多多人欣赏了乌兰诺娃抒情的富于诗意的舞蹈,倾听了普罗可斐耶夫动人的音乐,看了舞剧中热烈而巨大的场面。这个舞剧是苏联在一九四〇年开始排演的,它在舞台上演出最热烈的时候,也正是纳粹军队入侵、战争进行得最惨烈的日子。为什么在那样的年月,苏联人民竟有这种“闲情逸致”呢?前天的报上登了一个消息,说本月十三日,《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北京舞台上演出,饰朱丽叶的是电影《白毛女》的女主角田华,演出十分成功,显然,这个戏剧之中,除了爱情之外,还有其他更有意义的东西在。虽然,爱情本身就是很重要的事,但这不仅仅是爱情。

统一与和平

这剧本是莎士比亚最早期的作品,那时英国新兴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势力正在日益巩固,英王政权把国家统一了起来,打击了封建割据的势力。这种政治形势很清楚地反映在这个戏里。罗密欧的蒙太古家族和朱丽叶的凯布莱家族,不是两个势力很大、然而互相敌对的封建家族吗?他们的不和与争吵,扰乱了维隆那市的平静。不论维隆那的最高统治者埃斯卡勒斯亲王,或者普通市民,都强烈反对这两大家族的浴血争斗。所以街上的人民一听到双方厮杀的声音,就奔跑着叫喊:“拿棍子和刀枪来!打呀!打倒蒙太古和凯布莱家里的人!”在这剧本中,莎士比亚所拥护的是一种进步的思想,要求国家统一,消弭内部的争端。

同时,那时候也是一个十分残酷的时代,穷人遭到了极惨的剥削和压迫。莎士比亚借着罗密欧的口,诅咒了代表那个经济制度的黄金。罗密欧在买毒药时把黄金交给卖药人道:“这儿是给你的黄金,比起你那伤害人的药粉,它才是更毒的药。它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后来在《雅典人泰蒙》一剧中,对黄金更是痛快淋漓地大肆抨击)

思想和怀疑

由于对社会环境的不满,这个剧本中表现了对压迫与束缚的勇敢反抗,最突出的形象,是朱丽叶。

她最初出现的时候,只是一个顽皮的稚气的孩子,但她遇上了罗密欧之后,立刻,她开始运用了思想,“阳台的场景”是爱情倾诉的千古绝唱,在这一场之中,几乎没有什么事件的进展,然而两人谈得这么久,这么热烈。最初是朱丽叶一个人的独白,她知道罗密欧是对头蒙太古家族中的人,就说:“蒙太古是什么呢?难道脸和肩膀、脚,胸膛和手都这样叫吗?难道再也没有别的姓名吗?名字算什么呢?我们叫做玫瑰的,如果不叫它玫瑰,闻着不也一样芳香吗?”初初一看,或许,我们只觉得她想法的新鲜。但这几句话我想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

首先,朱丽叶开始运用了自己的思想,对传统的规定发生了怀疑,而怀疑是反抗的起点。她所怀疑的是姓名的权威性。在封建社会中,姓氏是一种极重要的统治工具,不论中外都是如此。我国在两晋南朝时特重门第,中世纪的欧洲也认为姓氏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姓氏的继承和财产的继承之间有密切的联系。然而,朱丽叶开始怀疑的,却正是:“蒙太古是什么呢?”她与罗密欧都认为,个人的幸福与自由远胜过家长的命令,这正是当时先进的人道主义思想。

勇敢的反抗

在这舞剧中,我们看到在沉入恋爱之后的朱丽叶,常常陷入了沉思之中。曾有人说,乌兰诺娃所饰演的这个朱丽叶,欢乐太少、忧伤太多了。要知道,这个悲剧是发生在短短的几天之中,降临到这少女头上的是这么多的事件,这么多的不幸。她必须好好地思索,勇敢地决定。爱情中虽然有很多欢乐,可是她没有时间来尽情享受。

她最勇敢的行动是服药酒,她怀疑神父给她的是毒药,又害怕一个人躺在坟墓里,然而终于喝了。那时候,连一向帮她的乳母也劝她去嫁给巴里斯(在这点上,她比祝英台更加不幸些,因为她没有一个忠诚到底的侍仆)。她是孤零零地在反抗整个封建的世界。大家读了这个剧本,看看这个舞剧,都会觉得朱丽叶比罗密欧更加重要些,我想莎士比亚的原意或许也是如此。有人说,剧名是叫做《罗密欧与朱丽叶》,可是到最后结束时,莎士比亚却说“朱丽叶和她的罗密欧”。这或许只是一个偶然的句子,但从全剧看来,朱丽叶确是发展得比她的情人更快,赶过头去了。

莫克修

在舞剧中,另一个动人的人物是莫克修,他的诙谐和欢乐,他的精神勃勃,使人难以忘记。科连轻快的舞步很生动地表现了这个角色。普希金曾说,除了男女主角之外,“莫克修——当时青年男子的典型——文雅的、好辩论的、高贵的莫克修,是全部悲剧中最卓越的人物。”他临死时诅咒这害死他的两大家族,这很明白地表示,害死他的凶手不单单是那好勇斗狠的泰保尔特,还是当时黑暗的封建社会。英国的大戏剧家德累登写道:“莎士比亚在他的莫克修身上,表现了他最精彩的技巧,他自己曾说,他不得不在第三幕中让他死掉,以免自己被他害死。”可见创造这个人物,莎士比亚用了多大的心力。这个人物可能是青年莎士比亚的理想,这个人反对那社会中邪恶的势力,但终于被这种势力害死。

谈《奥赛罗》

《奥赛罗》(Othello)或许不是莎士比亚戏剧中最伟大的一个,然而无疑是最令人激动的一个,最强烈地震撼人心的一个。苏联舞台上常演出莎氏的悲剧与喜剧,演得次数最多的,就是《奥赛罗》。最近苏联根据这个悲剧而拍摄了一部彩色片,在国际影坛上得到极大的好评。现在我们先看到了奥信威尔斯这部《黑将军奥赛罗》的美国片,等将来再看到那部苏联片时,拿来作比较将是很有趣的。

故事发生在一五七〇年,那时威尼斯是欧洲一个强盛的城邦。最近英法军进攻埃及时的主要根据地塞浦路斯岛,那时是威尼斯的属地。故事就发生在这塞浦路斯,该岛的总督是一个黑人,名叫奥赛罗。他妻子黛丝德梦娜是威尼斯的一位贵族小姐。奥赛罗手下有一个军官埃古,他用种种奸计来使这个心地高贵的黑将军怀疑妻子不贞,使他扼死了纯洁的黛丝德梦娜,然后自杀。

英国研究莎士比亚的学者们(如A.D.布莱特雷教授)认为,就戏剧结构的巧妙而论,《奥赛罗》在莎剧中是最最杰出的。它的主要冲突发生得较迟,然而一开始之后,它就没有丝毫停顿地加速发展,愈来愈快,使人几乎气也喘不过来。莎氏的许多悲剧中經常有小丑出来说几句笑话,缓和一下紧张的空气,然而这个戏中并没有。这个戏描写的主题是“两性间的妒忌”,这是一种每个人都会经历到的感情,所以极易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我们看到一个高尚、纯朴的伟人,陷在奸计之中而苦痛不堪,我们看到一个天真纯洁的少女,无缘无故地经受着最难堪的虐待。我们内心充满了同情,希望他们能够发现这个奸计,然而事件每推进一步,悲剧性愈是强烈一分,你真会感到说不出的难过。如果你去找莎士比亚这剧本来读一遍,一定会经受到这剧烈的心灵上的震荡。上面提到过的那位布莱特雷教授在《莎士比亚悲剧论》中说,《奥赛罗》这剧本中整个动人的力量,只有在阅读时才能感到。他认为英国舞台上的奥赛罗,决不是莎氏笔下那个人物。我不知道英国人演得怎样,去年在利舞台的演出是业余性的,不能作为准则,而奥信威尔斯这部影片所表演的,确与我们读书时的想象距离很远。

在读剧本时,我们为奥赛罗着急,为他的不幸难过,为他的痛苦感到哀伤,甚至为黛丝德梦娜的冤屈流泪。然而看这部影片时,我听到邻座的观众不住骂奥赛罗是傻子。奥赛罗绝不是傻子,他是一个军事天才,一生经历过无数艰险,曾在最困难的战斗中得到胜利。他是一个黑人,但由于他不平凡的经历、完美的人格、光彩的口才,使得威尼斯一个门第最高的美丽少女跟他秘密结婚。在威尼斯,他既是外国人,又是被人瞧不起的黑人,然而威尼斯政府把军事大权交给他,请他担任位尊势大的总督,这样的一个人决不可能是傻子,他只是爱得太深,心地过于善良,对人过于信任,以致陷于奸计而毫不自觉。

英国大诗人史温朋曾说,人们对奥赛罗的怜悯,更胜于对黛丝德梦娜的怜悯。这句话真是说到了这悲剧的中心,因为在内心经受到的痛苦,奥赛罗是巨大而深刻得多。他妻子是他的生命,他爱她胜于一切。在他纯朴的心灵中,这个可爱的少女是一切美好高尚事物的象征,但突然之间,整个世界在他眼前破灭了。这决不是一个愚蠢的丈夫为了盲目妒忌而杀死了无辜的妻子。就如普希金所说:“奥赛罗不是生性妒忌的;恰恰相反,他是有信任心的。”这个悲剧是一个善良的灵魂的伤心和失望,由于他性格的过分纯洁而犯了致命的错误。岳飞的悲剧,窦尔墩的悲剧,性质当然与之完全不同,但我想其中有一个共同之点,那就是强有力的英雄在被小人陷害时的无能为力。

奥信威尔斯由于对恐怖的偏爱,把许多悲剧场面拍成了恐怖戏,我想这是许多人所不能同意的。

谈《理查三世》

《理查三世》(Richard Ⅲ)的上映,在英国与美国电影界都是一件相当轰动的大事,但在香港,似乎并没如《王子复仇记》和《恺撒大帝》那么受注意。原作比较不出名,或许是原因之一。但总的说来,这还是一部值得比较详细谈谈的影片。

原作的评价

《理查三世》是莎士比亚最早期的作品之一,那时他的戏剧才能与对人生的洞察力还没充分发展;悲剧的主角理查就像另一部早期作品中的罗密欧那样,性格从开始到结束没有多大变化,也没有强烈的内心矛盾与冲突。有些批评家指出,理查开场一段独白虽然精彩绝伦,但就戏剧结构而说,那只是平淡的介绍,并没有推动剧情的急速开展。然而这剧本把一个政界的大坏蛋描绘得神采奕奕,在莎士比亚戏剧中所有的政治人物中,理查三世最为突出。他生龙活虎般的行动,才气纵横的计谋,不禁令人为之倾倒。英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约翰·巴尔默(John Palmor)在《莎士比亚的政治角色》一书中分析了理查三世所用的各种政略,他说,近几十年中许多政界领袖的手腕和行动,有许多地方实在与理查三世没有分别。这因为莎士比亚观察敏锐,挖掘到了这个“奸雄”灵魂的深处。尽管现代的环境与当时完全不同,但政治上“奸雄”的性格,并没有多大区别。在莎士比亚的各个历史剧中,《理查三世》可以说是艺术性最高者之一。英国每一个大演员都以一演驼背理查为荣。在电影《戏国王子》中,我们就曾看到名演员布斯演出理查的情况。

戏中的历史背景

戏中人物众多,事件复杂,最好先了解一些英国当时的历史情况,才不致被弄得眼花缭乱。简单说是这样:英国史上有一个争夺王位的内乱“玫瑰之战”。一方是兰开斯特家族,另一方是约克家族。那时兰开斯特家族的亨利六世在做国王。驼背理查怂恿他父亲约克公爵起兵,在战场上,理查奋勇当先,大获胜利。但约克公爵被敌人杀死了,理查却杀死了亨利六世和王太子,拥戴自己的哥哥爱德华即位。这样,王位到了约克家族手里。理查野心勃勃,大诛异己,在爱德华四世死后自己即位。最后兰开斯特家族又有一个亨利起兵,杀死了理查而即位,称为亨利七世。亨利七世娶了爱德华四世的女儿做王后。两个王族合而为一,扰乱多年的封建战争得以停止。亨利七世之后是以杀妻闻名的亨利八世,亨利八世的女儿就是著名的伊丽莎白女王一世。莎士比亚是伊丽莎白女王时代的人,那时英国国力鼎盛,黄金时代正在开始。

戏剧的主题

据剑桥大学的蒂尔耶德博士(E.M.W. Tillyard)在《莎士比亚历史剧》(这部著作被认为是近代关于这方面的权威)一书中的考证,莎士比亚这些历史剧极受当时一位历史学家赫尔的学说的影响,认为英国从分裂到统一是实现了上帝的意旨。莎士比亚一系列的历史剧确是描写了英国从分裂、内战到统一、和平的经过。但我想,如果说他是在宣扬上帝的意旨,不如说他反映了当时社会和人民的普遍要求更为适当。英国的经济正在急剧发展,中产阶级和平民都希望国家和平统一,反对封建割据和封建性的内战。莎士比亚在这一系列的历史剧中歌颂了和平统一,拥护能使人民安居乐业的政治环境。而使他这些剧本成为不朽的,是他对于人之性格深入的刻画。

理查的性格

理查是一个有极大才能的奸雄。他只相信权力,没有任何道德的考虑。萧伯纳认为这戏中理查的三句话十分重要:“良心,那只是懦夫所用的字眼,最初所以发明出来,是为了要使强者有所畏惧。我们有力的手臂就是我们的良心,刀剑就是我们的法律。”萧伯纳说,尼采的全部哲学就包含在这几行诗句之中。

理查最大的乐趣是玩弄权谋。因为他比当时所有的人智力更强、行动更果决,所以无往而不利地抓到了权力。希特勒,多么像理查啊。在我国近代的政治史上,不是也有这样的人吗?这种人谋杀政敌、出卖朋友,任何坏事都敢做,只要对自己有利。有人分析,许多观众所以喜欢看这个戏,因为这戏使他们经历了一个“道德的假期”,什么仁慈、信义、友爱,一切完全不顾,只见主角大踏步地朝着他的目标前进。影片在美国卖座奇佳,或许这是原因之一。

我国历史上不知道有多少像理查那样的君主,为了做皇帝而杀死兄弟根本算不了一回事,甚至可以说:不杀兄弟那才是例外。莎士比亚找到了这种人性格中的特点,以极高妙的艺术手腕表现了出来。

初显身手

电影开场时是爱德华四世加冕(那本来是《亨利六世》第三部中的最后一场),这时理查已杀了敌方的国王父子,建立了殊勋,此后运用权谋的第一个对象是他哥哥乔治。乔治本来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坏蛋,电影中的尊基格德把他演得太崇高了。要知在这部戏中是完全没有好人的,一群大坏蛋在尔虞我诈地斗争,而所有的坏蛋都不是驼背理查的对手。在争夺王位之战时,乔治曾背叛他的哥哥爱德华,他的被处死并不引人同情(虽然不免觉得可怜),观众感到兴趣的,是看理查怎样大显身手。戏剧的主旨不是描写善与恶、是与非的斗争,而是在“黑吃黑”的残杀中暴露人的性格。

引诱安妮

使美丽的安妮屈从于自己的意志,是驼背理查的得意杰作之一。理查对安妮当然没有爱情,性的欲望也并不重要;在政治上,与她结婚固然有利于实现他的计划,然而在引诱的过程中,理查也不着重这一点。最使他发生兴趣的,由于这是一件难事。他杀死了她英俊温雅的未婚夫(王太子),杀死了她未来的公公(英王亨利六世),正在她扶着公公的灵柩哀哭时(电影将棺材中的尸首改为是她的未婚夫,使感情更为激荡),他却去向她求爱!更何况,他是一个十分丑陋的驼子。他说:“哪一个在这种心情下的女人曾被人追求?哪一个在这种心情下的女人曾被人追到手?”但他用坚强的意志,雄辩的口才,巧妙的进攻,使安妮茫然不知所措,终于屈从于他。

安妮决不是性格放荡,甚至不是软弱,而是落入了一个智力极高、意志极强的人掌握之中,摆脱不了,逃避不了。理查加之于她的,不是体力上的强暴,而是意志上的强暴,是更加压倒一切地摧毁了她的抵抗力。

劳伦斯·奥利弗和嘉运宝琳这场对手戏是全部电影中最精彩的。

殺希史丁斯

理查除掉希史丁斯时手段之辣,可以说是流氓政治的典范之作。他事先查到希史丁斯对自己的计划不赞同,于是召集会议。他故意迟到,向希史丁斯客气一番,然后与主教提些闲事,要他去拿杨梅来大家一起吃。希史丁斯毫不提防,觉得理查今天的心情好极了,同时以自己被当作是他的密友而得意。哪知突然之间,理查闪电般提出了指控,他还没来得及自辩,理查已下了斩首的命令。

导演处理这场戏时巧妙地运用了一张长桌,使出席会议的人一个个地离开他,后来,希史丁斯孤零零地处在长桌的一端,另外的人都聚在另一端。观众一瞥之下,就知道他的命运已决定了。这种形象化的表现方法,在电影艺术中是很重要的。

杀白金汉

白金汉是理查最得力的助手。他一言一动,都极力模仿领袖的模样。他宣布拥戴理查做国王,群众毫无反应,他派在群众中的流氓就高呼:“理查万岁!”但当理查即位之后提出要杀两位小王子时,白金汉却迟疑了一下,说要考虑。理查决不容许别人迟疑,他马上派人去干杀人的勾当,当白金汉再来表示同意时,理查已故意显得毫不感到兴趣,白金汉一再提到他先前答允过给他的报酬。我们或许会觉得白金汉很蠢,这要求提得多么不合时宜,但仔细一想,这实在是最好的时机。白金汉抓紧了机会,要以同意杀小王子来交换理查诺言的兑现。哪知理查比他高明得多,他不容许部下对他要挟,也不容许部下有丝毫的迟疑。

杀小王子

理查做了国王。但照传位的规矩,国王应该是他侄儿做的。他决不容许那两个小王子活着,这是十分现实的事。两个小王子是否嘲笑他的残疾,那并不重要,不过这场戏很有戏剧效果,透露了理查的心情。他叹道:“这样小而这样聪明,人们说那是活不长久的。”我国京戏的“贺后骂殿”情况与这段戏很有相同之处,赵匡胤突然暴死,他的弟弟赵匡义接位(大概赵匡胤是被赵匡义害死的,所谓“烛影摇红”,成为历史上一个疑案),首先就非把王太子逼死不可。英国有许多批评家觉得理查各种罪行中,杀害小孩最令人不可容忍。约翰逊博士和柯尔立治两位大文学家所以对《理查三世》这个剧本批评恶劣,主要似乎是从道德观念出发的。其实我们看一下现实的政治情况,如果理查不杀死小王子,那才不合理呢。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了做皇太子的哥哥建成,也决不能让建成的儿子活下来。英明如唐太宗者尚且如此,何况理查?

转变和结局

理查做了国王,他的才能已没有发挥的地方。就在这时候,他生命中的软弱与阴暗开始了。有人认为莎士比亚写到他做了国王之后,以后的各场戏就大为减色,再没有机智的火花和才华的光芒。其实,这不是莎士比亚后劲不继,而正是这个悲剧的本质。是理查这个人深刻的个性。他拼命往上爬,爬到了顶峰之后,一切才智和意志突然之间消失了。他会突然失却自我控制,会更改发出了的命令。他在醒觉时从没受过良心的责备,但鬼魂在他梦中出现了,这表示在他下意识中,他还是会因自己的恶行而感到不安的。最后他是在战场上战斗至死,死得十分英勇。他临死时大叫要用一个王国来换一匹马。萧伯纳指出,只要能保持战斗的狂喜,理查愿意用十二个王国来交换。

理查其实并不喜欢做国王,他是喜爱在争夺王位时的这一切战斗。

电影拍得怎样·

整个说来,是一个成功的改编。但错综复杂的政治关系还不够单纯化。配音过于庄严,没有阴沉和讥嘲的意味。最大的缺点,似乎是没有使观众感到对理查有一种不自禁的钦佩,因而失却了悲剧意味。英国大批评家查理士·兰姆称他为“崇高的天才、神通广大、深刻,机智、多才多艺的理查”,在银幕上就如同我国京剧舞台上的曹操,奸恶掩盖了枭雄的才气。

谈《第十二夜》

真正的主角

莎士比亚所以成为文学上百世的宗匠,决不是由于他作品中情节的离奇曲折,而是由于他对人性深邃的了解与刻画。他所有戏剧的故事情节,都是从别人作品中得来的。《第十二夜》中双生兄妹的离合,以及薇娥拉——奥西诺公爵——奥丽维亚伯爵小姐——瑟巴士西这四个人之间错综的恋爱关系,都是根据旧有的故事而发展出来,至于小丑与管家马伏里奥等人之间的胡闹,则是莎士比亚自己的创作。

表面上,故事的重心是薇娥拉等四人的爱情纠葛:女扮男装的薇娥拉爱着公爵,公爵爱着伯爵小姐,而伯爵小姐以为薇娥拉是男子而倾心于“他”,后来薇娥拉的双生哥哥瑟巴士西到了,由于他面貌与妹妹一模一样,伯爵小姐误以为是她爱人而与他秘密结婚,事情揭穿后薇娥拉终于嫁给了公爵。但许多批评家都认为,这个戏剧中最重要的角色不是这四个主角,而是伯爵小姐家里的管家马伏里奥。

新与旧的冲突

在莎士比亚后来更伟大的《威尼斯商人》那个戏剧中,有一个类似的情形,在那盘剥生利、要割人一磅肉来还债的夏洛克旁边,剧中正面人物的角色反而显得没有了光彩。在莎士比亚的时代,英国的资本主义正在开始发展,新兴的商人阶级与旧贵族之间的冲突已表现得相当尖锐。不论在经济生活与文化、思想各方面,都是新与旧激烈地冲突着,《第十二夜》的背景是一个仙境般的国家,风景如画,人人都在快乐地生活,唯一的苦恼只是恋爱上的失望。莎士比亚在这戏中没有接触到社会问题或是普通人民的疾苦,然而因为他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所以即使在这个神仙故事般的美丽传奇之中,还是贯注着当时英国的人物、思想和感情。到后来的《威尼斯商人》,资产阶级与贵族之间冲突,那是比《第十二夜》更加尖锐和富于戏剧性了。

两种人的对立

这个戏中的管家马伏里奥是一个精明、富于才智、生活严格的人,就像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那样,他们出身低微,然而不择手段地要往上爬。和他对立的是一群寄生虫:依附侄女儿伯爵小姐过活的托贝爵士,智力和道德无可再低的安德莱爵士,以供别人取笑揶揄为生的小丑等等。在伊里利亚这个国家中,马伏里奥是少数,不论在性格还是思想上,他与公爵、伯爵小姐,以及其他的小丑仆人都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类型的人,公爵的脑子中只有音乐和恋爱,伯爵小姐心中除骄傲和爱情之外便一无所有。托贝爵士喝醉了酒唱歌胡闹时,马伏里奥前来干涉了,托贝爵士反唇相讥道:“你以为你道德高尚,人家便不能喝酒取乐了吗?”这是这个戏中一句很出名的话,代表着两种对生活的态度。一种是没落贵族的胡闹与享受,一种是新兴阶级刻苦而不顾一切地力求上升。马伏里奥并不是商人,但他手中显然握着一部分經济权。

托贝等人设计了一个圈套来作弄马伏里奥,假装小姐写了一封情书给他,使他神魂颠倒,信中有三句话:“有的人是生来的富贵,有的人是挣来的富贵,有的人是送上来的富贵。”这三句话在戏里曾一再提及,那不是没有原因而予以强调的。生来富贵的是贵族,挣来富贵是马伏里奥本来的目标,现在突然得到小姐垂青,那是送上来的富贵。他这种人,是不择手段地要得到富贵,现在富贵忽然从天而降,自然是要疯疯癫癫而不能自已了。

表达内心世界的独白

莎士比亚由于对人性的洞察,深刻地描写了马伏里奥这个形象。使这个人神魂颠倒的,并不是伯爵小姐的美丽与爱情,而是她所代表的富贵。他在那段著名的花园独白之中(可惜这段被赫兹列特等大文学家击节赞赏的独白,在电影中被删去了),想象着小姐嫁给他之后,他是如何的威风、有怎样的地位、权力和珠宝。就在这时,伪造的情书投到了他的脚边。

影片对这个剧本的解释和大多数批评家的意见是不同的,电影把马伏里奥描写为一个糊涂而骄傲的傻子。在原作,他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不安本分的管家,本来就在幻想与小姐结婚。因此他先有一番表露野心的独白才收到情书。影片的处理是,让他所以陷入圈套,完全是由于旁人的诡计,变成单纯是一种情节而不接触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当然,对莎士比亚的剧作,容许各种不同的解释与处理,《哈姆莱特》《奥赛罗》等名剧在英国、苏联舞台上演出时,导演们对主题思想的理解常常是不同的。本片的处理比较单纯,任何观众都能接受。几个人作弄一个傻瓜,他上了当,演出了一幕趣剧,那自然滑稽得很。如果像马克·凡·杜伦(Mark Van Doren)所分析的,要在这两种人的冲突中表现“旧的世界抗拒新的世界,喝酒打嗝与忧虑叹息的生活企图漠视后起的清教徒式的、有效率的生活”,那当然要深刻得多,但也困难得多。本片既然将重点放在薇娥拉身上,对马伏里奥内心的刻画就不能给以太多的篇幅。

悲剧意味

英国的诗人与散文作家兰姆认为马伏里奥是冷酷、庄严、过分的规矩。不过他的道德放在伊里利亚这国土中却不适合,“甚至在他被监禁起来的那种荒诞的状态之下,某种性质的伟大仍旧没有离开他。”他说,在看名演员宾斯莱演出这角色时,总觉得他性格中有一种崇高的悲剧意味。

当优秀的演员演《威尼斯商人》中的犹太人夏洛克时,常也在角色身上带着一点凄凉的气质,使人在憎厌之中不自禁地有一些同情。当然,要演到这样的深度,那是极不容易的事。

清教徒

在莎士比亚之后不久,英国爆发了由克伦威尔领导而由资产阶级支持的、打击封建贵族的战争。克伦威尔是清教徒,他的部下也以清教徒为主力。在《第十二夜》中,马伏里奥曾不止一次地被骂为清教徒,在莎士比亚那时代,清教徒代表着一种新兴的经济阶层与生活方式,他们反对封建的腐化与享乐,但也因此而常常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严酷得不近人情而为人讨厌。

《第十二夜》在英美上演时,由于资产阶级的思想在社会中占着统治地位,马伏里奥这角色所得到的同情,似乎超过了莎士比亚的原意。

有些喜剧纯粹是一些善良人的误会与传奇,有些则是对虚伪者的讥刺,撕下他们伪装的假面具,《第十二夜》却是另一种喜剧。这个戏中没有真正的坏人,也没有真正的英雄。每个人都有弱点与可笑的地方,但这些弱点都是从他们本性中发生出来的。莎士比亚并没要观众憎恨这剧中的任何人,也没要观众崇仰哪一个角色。

薇娥拉的性格

薇娥拉是一个美丽的少女,但她的性格我以为并不怎么可爱,别说不能与朱丽叶、黛丝德梦娜等这些莎士比亚笔下的第一流女性相比,就是第二三流的女性,似乎也比她更多一点美德。在她身上,我们简直发现了一点“捞女”的气质。影片把她的性格美化了,与莎氏原作并不完全相同。

在原作,薇娥拉因在海中船舶失事而踏上伊里利亚的海滨,听船长说统治这地方的是奥西诺公爵。她一知道公爵正在追求奥丽维亚伯爵小姐而不得,立刻表示希望能够去侍候这位小姐。约翰逊博士对于她这样迅速决定要“取而代之”,感到相当惊异:“薇娥拉似乎很少考虑,就设计了一个深沉的谋划。”船长表示伯爵小姐不肯接见旁人,薇娥拉马上就决定去侍候公爵。约翰逊说:“薇娥拉是一位高明至极的设计家,决不会没有办法;她不能去侍候小姐,她就去侍候公爵。”

而影片中,薇娥拉是在见到公爵之后钟了情,才改装去侍候他,那情况是完全不同了。这时她对公爵的追求不是为了名位而是为爱情了。要把薇娥拉表现为一个人格完美无缺的女性,当然应该这样改动,但从含义来说,我想原作是更为深刻,对人性有更多的暴露,在原作,当公爵要薇娥拉去向伯爵小姐求婚时,她还没有对公爵有任何情意,然而已透露了她的决心:“我要尽力去向你的爱人求爱:(旁白)然而,是多么障碍重重的一场奋斗啊!不管我向谁求爱,我自己要成为他的夫人。”在这几句话中,莎士比亚把这个人刻画得再明显也没有了。她既决心做公爵夫人,那么她代公爵向其他女人求爱时,自然是没有诚意,唯恐对方答允了。

奥西诺公爵

奥西诺是一个受情欲控制的糊涂人。他说:“当我第一眼瞧见奥丽维亚的时候,我就变成了一头鹿;我的情欲像凶暴残酷的猎犬一样,永远追逐着我。”这个比喻大概源自希腊神话中猎人艾克东(Acteon)的故事。艾克东瞧见了女神迪亚娜的裸体,终于被他自己的猎犬撕成碎片。莎士比亚是说,一个人如果老是看着或想着他所不能得到的女人,他的心就会因不断的相思而破碎(法兰西斯·培根对这神话的解释那就庸俗得多,他认为这表示,我们不能去探问政要们的机密,否则的话,我们就会毁在自己的仆人手里)。公爵后来突然转而去爱薇娥拉,我们觉得全然没有什么理由。

伯爵小姐对薇娥拉的钟情、瑟巴士西对伯爵小姐爱情的接受,同样是糊里糊涂的。

莎士比亞这样地写这群人,正是他高明的手法,因为世界上确是有为了权势金钱而嫁人的贫穷无依的女子,也有为了权势金钱而娶一个富贵妻子的贫穷男人,有见了漂亮小白脸而晕头转向的有钱小姐,也有追求不到意中人就随便娶一个漂亮小姐的少爷。莎士比亚对他们既不赞扬,也不嘲骂,只是将他们性格中的弱点抒写出来,引以为乐。所以我们说,这个戏剧的伟大之处,是在于人性的刻画,而不在于情节的奇特。讲到情节,这不大会是真实的人生。

苏联莫斯科小剧院上演过这个戏剧,那次演出的“中心思想”据说是放在“薇娥拉争取她自己的幸福”这一点上。现在这部影片的主题,大致似乎也是这样。作为一部有趣的喜剧,那当然是很成功的,但就解释原作的深度与人物性格的掌握而言,我觉得本片不及乌兰诺娃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对影片的意见

影片的色彩极美,音乐尤其好听。演得最好的是那个安德莱爵士,女仆玛丽亚和托贝爵士也相当精彩。至于薇娥拉,她在影片中既然要显得全然的纯洁可爱,那么她对公爵一往情深的、诗意的爱情,似乎表达得还嫌不足,同时原作中刻画她工于心计、力求嫁得金龟婿的那些语句,似乎也以删去为宜。

国语配音的词句极大部分采用了朱生豪的翻译,韵脚自然,读来铿锵可听。主要的缺点是录音太响,吵闹时尤其响。配音者用舞台剧的朗诵方式念台词,在电影中观众会感到不自然。像托贝爵士酗酒那一场,音调是从头至尾长期的紧张和高昂,缺少了戏剧性的对比。即令是舞台纪录片,终究是电影而不是舞台剧,配音时似应该用电影的方式而不是用话剧方式。

总的说来,这是一部有趣的影片,虽然不怎么深刻,但美丽而热闹。

猜你喜欢

恺撒哈姆莱特特斯
恺撒:拒绝王冠的人
路特斯与“驾驭者”对话
路特斯ELETRE
《哈姆莱特》探究阅读
法医出手,恺撒瞑目
恺撒应对罢战军团
特斯克兼并Milltech气罩和通风系统公司
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从政体层面解析《哈姆莱特》主题思想
欲望还是母亲的欲望?——拉康再论《哈姆莱特》
恺撒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