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补助下光伏企业的财务绩效分析与政策建议

2019-09-18杨玉莹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9年15期
关键词:经营业绩政府补助财务绩效

杨玉莹

摘 要:本文以协鑫集成为例,分析了该企业的发展现状,研究了政府补助对该企业绩效的影响,发现企业的发展不能依赖于政府补助,政府更重要的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

关键词:政府补助;财务绩效;经营业绩

一、引言

光伏企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一直得到国家的支持。近年来,我国太阳能发电产业快速成长,已经建立了较好的太阳能光伏电池制造产业基础,在技术和成本上形成了国际竞争优势。国家陆续出台了許多相关政策,如2013年国务院推出的《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2015年能源局等出台的《关于促进先进光伏技术产品应和产业升级的意见》等等,自2013年工信部公布了第一批光伏制造业规范企业,到目前为止,已公布了第六批光伏制造业规范企业,共有244家企业进入工信部名单,国家给予一定的补助。

然而,2018年6月1日,《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因落款日期为5月31日,称为“531政策”)的发布,对光伏企业的政府补助进行了调整,发展迅猛的国内光伏市场也踩上了“急刹车”。近8年来,我国光伏企业在国际上的占有率越来越高,涉及光伏产品的国际贸易纠纷不断。与此同时,由于政府补助造成价格扭曲,形成国内严重的产能过剩和资源浪费,并没有达到促进光伏企业技术升级和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二、案例分析

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协鑫集成)是一家研究、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的高科技民营企业。协鑫集成为拓展融资渠道,在政府的支持推动下,2014年利用重组“超日太阳”实现借壳上市。协鑫集成在行业内有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和口碑。长期以来,协鑫集成都得到国家的支持,获得相当多的政府补助,然而协鑫集成2018年三季报告显示, 协鑫集成作为光伏行业的下游企业,受到“531政策”的影响较大,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下降了。下面以协鑫集成2013―2018Q2报表的财务数据为基础,如表1所示,分析了政府补助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

1.政府补助对营业收入的影响

从表1中,可以看到是该公司为超日太阳时,在2010到2013年,企业的营业收入是呈下降趋势的。在2014年破产重组之后,企业的营业收入好转很多,且呈上升趋势,2018年仅半年的营业收入就超过前三年营业收入的之和,可以看到政府补助在前几年收入不好时,获得的政府补助也相对较少,2016年和2017年营业收入上升较快,获得的政府补助相对其他年份也较多。可以发现,营业收入增加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政府补助,但是政府补助并不能带来经营业绩的增长。

2.政府补助对营业外收入的影响

由于2017年会计准则发生变化,政府补助还包括计入其他收益的部分,所以2017年及2018Q2的营业外收入还加入了其他收益。从上表1中可以看出,除了2013年和2014年政府补助占营业外收入10%及以下,2010―2012年及2015年以后的政府补助占营业外收入与其他收益之和都超过了55%,特别是2011年政府补助是营业外收入的5倍还多,2010年、2012年及2017年政府补助几乎与营业外收入持平,2018年6月政府补助占营业外收入与其他收收益之和也达到了90%以上,说明协鑫集成在重组之前和重组之后的正常运营期间,政府补助是其营业外收入的主要来源。

3.政府补助对净利润的影响

从表1中可以看出,2010年该企业上市,企业业绩稍好,但是政府补助起到了修饰利润作用。而2011―2013年该企业已连续三年亏损,所以获取的政府补助根本就是九牛一毛。虽然2014年和2015年政府补助额度在下降,由于重整合并及业务重组使2014年净利润呈直线上升,2015年净利润有所下降,但是政府补助占净利润的比重有所上升。2016年企业获得的政府补助达6077.33万元,利润却亏损3334.43万元,政府补助弥补了当年超过一半的亏损。2017年的政府补助是净利润的4倍多,因此,假设没有政府补助的话,当年会延续2016年的亏损,净利润也会为负。2018年6月,企业的政府补助占据企业净利润的17.62%,已高于2014年一年的政府补助。由此可见,政府补助是提升企业利润强有力的手段,该企业的盈利过度依赖政府补助。

4.政府补助对现金流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协鑫集成在2010年、2014年及2015年的净利润为正时,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却为负,在2016年两者都为负,可见在刚上市及借壳上市之后出现了现金流不足及净利润虚增的现象,在2017年实际收到的政府补助大大超过了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说明政府补助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当年的政府补助可能不能及时到位,所以2017年可能收到以前年度的政府补助。因此可以发现企业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在现金流的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5.相关性分析

运用SPSS对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净利润、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政府补助进行相关性分析,可以发现政府补助与营业收入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与营业外收入、净利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不相关,所以可以认为政府补助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绩效。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问题,将政府补助与净资产收益率进行相关性检验,可以发现政府补助与净资产净收益不相关,所以可以认为政府补助并不能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结论与建议

(1)财政补助没能达到政府所预期的目的。为促进光伏产业的发展,政府把扩大国内外市场、提高技术水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作为目标,采取补贴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方式培育产业需求,增加供给,同时通过以出口退税为核心的税费返还政策给光伏企业增强比较优势。我国从2013年开始密集出台相关政策及法规,一定程度上实现光伏产业的结构升级的目的,但是有相当多的企业由于盲目扩张而导致了破产,案例中的协鑫集成的前身超日太阳,在上市仅仅三年就被迫兼并重组。

(2)政府补助不能带来企业实际经营能力的上升。政府补助不仅不能提升企业的实际经营能力,而且企业也很难实现其结构的升级,政府给予补助反而会助长企业对政府政策的依赖,所以在2018年“531政策”颁布后,光伏企业获得的政府补助减少,部分企业的利润下降严重,现金流量不足。案例中的协鑫集成就是其中一家,可以判断政府补助只能修饰上市公司的报表,并不能内在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

(3)政府补助的用途难以追踪监督。很难有有效的途径去监督企业对于政府补助的用途。我国的政府补助一直存在着“重拨付,轻管理”的现象,不能及时跟进监管环节,致使骗补行为屡屡发生。政府补助的信息披露制度也不够完善,对企业财政补贴资金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管,补贴资金被随意挪用、滥用的现象时常出现。尽管现在我国对光伏企业的补贴进行削减,但是企业仍然能从政府补助中获得利益。如ST的上市公司摆脱亏损避免摘牌,就会去争取地方政府补贴收入,但也不可避免造成资源利用效率的低下,及上市公司不同程度的寻租行为。

综合上述分析,由于缺乏有效的途径去跟踪监管政府财政补助的各个环节,企业骗补行为难以避免,而且政府补助不能从机制上提升企业的业绩动机,反而造成产能过剩、资源浪费和贸易摩擦。建议政府系统性退出对特定行业如光伏企业的财政补贴,采用加速折旧和研发费用计入成本的方式,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使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决定性作用。

参考文献

1.武志勇,王则仁,王维.政府研发补助对东北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发投入与高管人力资本的中介调节作用.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08).

2.姚珊珊.政府补助与企业财务困境恢复――基于ST上市公司“摘帽”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参考,2015.

3.邹彩芬,等.政府补助的动机、实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传统与新兴产业的对比分析.中国注册会计师,2014(02).

4.王克敏,等.IPO资源争夺、政府补助与公司业绩研究.管理世界,2015(09).

5.郭本海,李军强,张笑腾.政策协同对政策效力的影响――基于227项中国光伏产业政策的实证研究.科学学研究,2018(05).

猜你喜欢

经营业绩政府补助财务绩效
中小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经营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
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选择浅议
央企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分红、经营业绩的研究
政府补助审计中政府审计的定位研究
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期限结构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研究
苏宁云商轻资产盈利模式及其财务绩效研究
浅析国资管理体制下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变化历程
政府补助与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政府补助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