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是“赢了”孩子,还是“赢得”孩子

2019-09-18陈菡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24期
关键词:水龙头共情家长

陈菡

有一天晚上,我女儿之前的幼儿园同学小舒的妈妈给我微信留言,语音里的情绪很激动,听完之后,我大概了解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小舒今年一年级,成绩挺不错,每晚都会做数学口算作业,之前都完成得很好,经常是满分,最近不知道什么原因,连续几天都错了好几道题。小舒妈妈很着急,就跟孩子说,以后错一道要罚抄10遍。昨天小舒错了六道,每道题罚抄了10遍。之后妈妈又告诉小舒,明天再错,要罚抄50遍。

那晚小舒错了三道题,当妈妈罚她抄50遍的时候,小舒死活不肯抄,而且表示明天也不想抄,永远都不想抄。于是妈妈跟她讲了很多很多道理,小舒听不进去,妈妈很生气,批评了她。小舒直接捂着耳朵跟妈妈说:“我不想听不想听,你是一个不合格的妈妈,你的态度此刻让我想跳楼。”小舒妈妈吓坏了,在想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不知道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去跟孩子沟通。

在之后我与小舒妈妈的交流中,她的情绪逐渐稳定了下来,也谈到其实小舒是个很懂事的孩子,在学校里成绩不错,课后主动给成绩落后的同桌补课,老师经常表扬她。最近不知道为什么,作业错得比以前多了,所以她心里急了,罚抄十遍觉得不够所以加到五十遍,孩子越是不愿意听话,她越是着急,后来小舒说的话更是让她很害怕。

其实这样的情景在亲子沟通中时有发生。孩子的表现不如意,家长很着急,用了各种方法想让孩子听话,但是孩子却不听,家长越发焦虑。家长越控制,孩子越叛逆。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家长是获胜的一方,赢了孩子。

很多人认为严厉和惩罚是很管用的管教方式。从能立即制止不良行为这一点来说,惩罚确实管用。但是,其长期效果如何?

美国教育学博士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一书中提出了惩罚的负面影响有四个“R”:

(1)愤恨(Resentment)——“这不公平! 我不能相信大人!”

(2)报复(Revenge)——“这回他们赢了,但我会扳回来的!”

(3)反叛(Rebellion)——“我偏要对着干,以证明我不是必须按他们的要求去做。”

(4)退缩(Retreat):

A偷偷摸摸——“我下次绝不让他们抓到。”

B自卑——“我是个坏孩子。”

孩子们通常不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遭受惩罚时内心所作出的决定。然而,他们的未来的行为就建立在这些潜意识之上。例如,一个孩子可能在潜意识中认定:“我是一个坏孩子”,并会继续扮演“坏”的角色;而另一个也认定自己“坏”的孩子则可能会变成一个讨好者,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以此来求得他认为自己不配得到的爱。因此,作为家长,需要知道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何种长期影响,而不要被当时的短期效果所蒙蔽。

正面管教的理念认为:所谓“赢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控制、惩罚的手段战胜了孩子,而“赢得”孩子则是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孩子的方式对待孩子(和善而坚定),相信孩子有能力和大人合作,并贡献他们的一份力量。这就是需要家长给孩子大量的鼓励,并要花时间训练孩子的基本人生技能。

很多时候大人觉得,我们是过来人,我们对孩子说的也是为了孩子能更好,孩子为什么不听呢?而且还说出这样的话,真的让人很难过。其实面对孩子这样的情况,我们很容易以情绪来回应(这很正常),但是我们可以停下来想想,孩子表达出来,其实是件好事,他们的反应,也许是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有一幅很经典的漫画(图1),一只水龙头开得很大,结果碗里的水并没有接满;另一个水龙头开得并不大,结果碗里的水却接满了。开得很大的水龙头,正像是很多时候的家长,在与孩子的沟通中,心里会很希望能立刻去纠正、灌输或是指导,但是往往就会和漫画中右边水龙头一样,因为水开得太大,水流太急太快,结果很多都溅到外面去了。尤其是在对孩子的说教中,表面上看似乎家长“赢了”孩子,但是其实很多水都没有真正流到碗里去。水龙头里的水是父母的爱,家长从内心希望孩子能更好,所以急于想要多给孩子一些东西。但由于水量太大,碗承受不住这么大的压力,本能地把水反弹出去,宝贵的水也就浪费了。

其实家长可以试着将水关小,像漫画中另一个水龙头那样,让水流缓缓的,虽然慢了些,但碗能够接住,还可以滴水不漏。试着慢下来,更容易“赢得”孩子。

那要怎样“赢得”孩子呢?简·尼尔森认为:归属感和价值感,是所有人的首要目标,孩子尤其如此。赢得孩子,寻找到联结孩子心灵的纽带,就是让他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而共情,是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的重要方法之一。

一、倾听与共情,更容易让孩子“接住”你的爱

共情,就是把自己摆在对方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去体验、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形成彼此之间的共同感受。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往往急于指导,不断向孩子灌输自己的想法,关注任务,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其实关于水龙头的漫画,还有一个前提,就是碗如果想要接更多水龙头里流出来的水,首先碗本身最好是空的。而只有让对方把苦水倒干净了,才有空间有容量来接住你表达的爱。 一个人,如果内心还积压着很多负面情绪没有表达,而我们只是一味地指导,不停地灌水,水始终还是会流到外面去。考试考砸了,孩子的内心也是痛苦的,有很多复杂的情绪,這个时候如果只是一味指责,而无法感受到孩子内心的情绪,没有让他们宣泄出来,则会引起他们更强烈的逆反情绪,水,会因为冲击力太大溅到外面,爱,也就浪费了。

在与小舒妈妈的交流中,我并没有一开始就说你这样不对,你要如何如何做,急于灌输给她各种教育理念。我不是只看到她教育方式中不太妥当的地方,更多的是看到了她作为母亲的不易,作为家长的良苦用心,看到了她的自我觉察(为什么她会很着急),看到了她对女儿的认可(懂事,帮助同桌补课)。充分地共情她,并让她充分地宣泄自己的情绪,把碗里的苦水倒干净,之后才开始和她探讨,怎么做会更好。

其实,与孩子沟通,道理也是一样的,当孩子觉得你理解他们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人说,除了“共情”之外,确实也需要给孩子指导。这里笔者提供一个自己常用的办法——good &better。

二、有效使用good &better

good &better,在这里可以简单地解释为:做得好的部分和可以做得更好的部分。

举个很常见的例子,老师们一般都参加过公开课的评课。当你面对一堂问题比较多的公开课,需要你来评课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笔者的做法是,先说好的部分,并肯定开课老师的用心付出,再说建议——如果这样做,可能会更好。前面部分其实是属于共情的部分。共情,是在了解的基础上真正地能感同身受地去理解对方的心情和感受。作为老师,很多人都有筹备公开课的经历,一堂课的背后凝聚着无数的心血和汗水,正因为如此,我们能更容易共情到开课老师的感受,更加能够理解他们在辛勤付出之后对肯定和鼓励的渴望。

对于小舒而言,今天比昨天少错了三道题,却要罚抄昨天五倍的数量,自然很难接受。不妨先看到孩子的进步,给孩子鼓励,之后母女一起做一次作业的复盘,探讨出错的原因,总结一下孩子今天比昨天做得好的地方以及接下来需要改进的,即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

赢得孩子,需要大人给孩子大量的鼓励,尤其是在孩子有挫败感的时候,家长的鼓励,便显得更加重要。

三、鼓励,让孩子有成功的体验

我女儿刚开始学钢琴的时候,有段时间比较阻抗,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不想学钢琴,问她原因,回答每次都是,不喜欢,没兴趣。去琴行练琴的时候,不是开玩笑似地乱弹一气,就是拖延、磨磨蹭蹭,进入不了练琴的状态。开始的时候我也很生气,加上她一直说不喜欢,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会有两种选择,第一种,向孩子妥协,尊重孩子的兴趣,放弃学琴;第二种,“赢了”孩子,用淫威让孩子妥协,孩子被迫学琴。当然,不管选了哪一种,我都会觉得我的心理学白学了,于是便尝试一下能不能“赢得”孩子。

我发现女儿一直说不喜欢弹钢琴,原因其实是挫败感太多,一直没有成功的体验,就容易失去兴趣。有一次,她又是磨磨蹭蹭不愿意练习新课,于是我告诉她,先不练新课,让她选择三首之前最拿手的曲子先弹给我听,她很配合地弹了,我立刻鼓励她,当她发觉自己其实可以做得很好,之前低落的情绪开始慢慢消失,逐渐兴奋了起来。我继续鼓励她再选几首之前比较熟悉的曲子,她也认真弹了,我继续夸奖她,试着鼓励她弹之前熟悉但不熟练的曲子,完成之后继续正面强化。有了几次成功的体验之后,我让她尝试着挑战一下新课,她也很顺利地完成了,这时候我看到她的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一书中提到:安排一些小成功。找出孩子能够做得到的任何事情,给他们提供大量的机会显示他们在这些方面的技能。

一位中科院心理所的老师曾经讲过她育儿的一段经历。她儿子还在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她陪着孩子一起做数学思维训练,比如心算,每做对一道题,就欢呼、鼓掌,再来下一道,再欢呼、鼓掌……这样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会有高峰体验,体验到幸福感和价值感。如果做错了,她也从来不用反问句:“怎么这么简单都不会?”而是鼓励孩子:“不着急,再想一想。”孩子上学后做数学题,会自动闪回那种幸福的感觉和那种成功的体验,因此很喜欢数学。即使不会做,他也会告诉自己:“不着急,再想一想。”他足够相信自己,努力去解决问题,而不会一直觉得自己能力不行。

总而言之,你想让孩子做什么事情,就让在做那件事情的时候体验到快乐,体验到幸福。让他把那件事情和良好的体验捆绑在一起。

有个心理咨询师分享了她育儿的一段故事,她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就鼓励她玩积木和乐高,从最简单的开始,在陪伴和鼓励中,慢慢地再加大难度。将每一次成功的作品拍下来,打印出来,做了一个作品墙,在每个作品上写上日期,然后让孩子自己去比较。通过比较,孩子会发现她的作品越做越好。她搭的这些作品可能会越来越复杂,但在家长的引导下,她会明白,只要不懈地努力,哪怕中间有失败,哪怕中间会有一些她不满意的作品,但总体是往好的方向发展的。在不断与自己的比较当中,孩子就会懂得,不怕自己暂时不优秀,只要不懈努力,就会越来越好,就会不断超越自己。

所以,我们对于完美主义者的心理咨询,不是让他不要完美,而是在他觉得结果不够完美的时候,学着接纳自己不完美的部分,讨论下次可以“better”的点,允许自己暂时不完美,允许多给自己一些时间,分阶段实现目标,相信一切会越来越好。

同样,对于焦虑的来访者的心理咨询,我们会陪伴来访者共同讨论出一个容易做到的同时效果又比较明显的方法,这样来访者在实施的过程中容易看到效果,从而降低焦虑,增加对生活的掌控性,也提高了自己面对问题的信心。

例如,一个很焦虑同时很努力的高中生,总是觉得自己努力的程度还不够,制定了密密麻麻的学习计划试图降低焦虑,但因为计划不合理,每次都因为无法完成变得更加焦虑。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建议他适当调整计划,先安排到容易实现的程度,让自己有了成功的体验之后,再逐渐加大难度,看到了效果,也就更有了自信。成功的体验,是提升自我价值感的有效手段。

四、问孩子怎么做比告诉孩子怎么做要更好

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提出:问孩子该怎么做要比告诉孩子怎么做,更能引起孩子的注意。问孩子而不是告诉孩子是最有效的正面管教的方法之一。

其实道理很简单,就像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单纯靠讲授传授知识和提问学生启发思考,哪个效果更好?显然是后者。自己探讨出来的成果,容易接受,也容易内化。比如关于时间管理以及手机管理,可以让孩子提供初步的计划,家长给出建议,双方协商出一个都可以接受的方案。

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了学习金字塔理论。(图2)

从学习金字塔的层面上看,我们的说教更像是被动学习的过程,吸收率太低,而孩子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才更容易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平时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来当小老师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这个过程也有利于孩子体验到自己的价值感。

小舒的妈妈第二天打电话告诉我,在尝试著用上述方法和孩子沟通之后,孩子情绪好了很多,还反过来安慰她,并跟妈妈道歉,说自己不该乱说话让妈妈难过。小舒还想了一个方法,每天完成限时的口算训练,让妈妈协助她,母女俩愉快地达成了共识。这个事件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但却无形中将母女间的距离拉得更近。心灵的纽带一旦联结上了,一切会越来越好。在亲子互动的过程中提升双方的归属感,在理论运用到实践的成功中提升双方的价值感,真正“赢得”孩子,和孩子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不正是我们所追寻的吗?

参考文献

[1]简·尼尔森.正面管教(修订版)[M].王冰 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高级中学,福州,350007)

猜你喜欢

水龙头共情家长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推理:左扭扭,右扭扭
不科学的安慰会伤人
家长错了
空中的水龙头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声控水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