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9-17卢坡方胜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高校问题

卢坡 方胜

摘要:在中华民族复兴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的学习得到高度重视。高校作为人才集聚地,传统文化教育则存在“口号响亮,变化不大”、“附属其他,缺少体系”、“内容陈旧,方法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可以从“优化师资,形成特色”、“立足课堂,形式多样”、“相互协作,形成合力”等方面着手解决。

关键词:高校;传统文化教育;问题;对策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study of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been highly valued. As a place where talents gathe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raditional cultural education such as “loud slogans but little change”,“being attached to others and lacking system”,“outdated content and single method”and so on. These problems can be solved from the aspects of “optimizing teachers, forming characteristics”, “basing on class, taking various forms”,“cooperating with each other, forming resultant force”and so on.

Key words:Universities; Traditional cultural education;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所谓“中国传统文化”,有学者给出这样的定义:“指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它既以有关的物化的经典文献、文化物品等客体形式存在和延续,又广泛地以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审美趣味、知识结构、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和延续。”[1]这是从“客体形式”和“主体形式”两方面来揭櫫中国传统文化的存在形态和持续影响。中国人虽活在当下,但不可能脱离传统文化这个母体,也不可能不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西学东渐、欧风美雨,让中国人开阔了眼界的同时,价值多元,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消费至上”“娱乐至死”,更是一剂麻醉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担当精神”等亟须被重新提及。大学生是青年一代的佼佼者,是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刻不容缓。但毋庸讳言,当前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尚有一些不足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是我们展开相关问题讨论的前提和逻辑起点。

一、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口号响亮,变化不大

2014年春,教育部下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称“《纲要》”),首先提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纲要》认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第一次将传统文化提高到如此地位。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更是将文化视为民族的血脉、精神的家园,提出“文化自信”的概念,认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文化强国”“文化软实力”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時代被提高到至高的地位。这种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再发现”与“再评估”,极大地提高了国民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学习热情。一时间,“国学热”的势头一浪高过一浪。

与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中小学阶段的积极学习传统文化相比,高校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不甚理想,甚至令人堪忧。《纲要》在第三部分“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对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大学阶段的学习做了具体要求,其中“大学阶段”为:“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此处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主要为了和前面的中学阶段的义务学习有所区分,其前提则是高校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传统文化素养和基础,实际情况则不尽如人意。高校教务部门也因着“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字样,并不设置专门教授“传统文化”的课程,这其中又有师资紧张、课时紧张等原因,而结果则是原本基础薄弱的大学生失去了系统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从而形成社会出现“传统文化热”“国学热”的局面,而大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仍停留在高中阶段,而高中阶段的传统文化学习主要是应试的,片段而不成系统的。

(二)附属其他,缺少体系

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又总是和思想政治教育缠绕在一起。通过知网检索,绝大多数传统文化教育的文章都和德育相关。如刘蓝蓝《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2018)、姚婷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的分析》(2018)、高福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等。文章认为,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促进学生道德感意识提升”,“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精神”[3],他们的理论基石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相通性”[4]。传统文化可以、也应该为当代社会建设服务,但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除了教化功能,尚有美育作用等。如《论语》关于“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描写[5],《孟子》“五十步笑百步”“缘木求鱼”的比喻[6],让人感到教化的同时,也令人有美的享受。“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5]孔子感叹光阴流逝而不复返,其表达则富有诗意和哲思。

中国古代的典籍通常以经、史、子、集归之,古代读书人也常常经、史并重,子、集兼通。近现代以来,由于引入西方的教育体系,学科分化愈来愈细,各科的“专家”越来越多,学问也越来越精细,而荟萃百家的“通人”却越来越少。就我们所了解的高校而言,传统文化教育主要由中文学科的教师承担,中文学科全称“汉语言文学”,包括语言和文学两大方面,语言或应该属于传统学问“小学”的范畴,文学之中又包括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及外国文学。很显然,中文背景出身的老师中也只有“古代汉语”及“古代文学”专业方向的老师可以讲些传统文化的课题,而实际情况则是习“古代文学”(集部)的老师来讲《论语》《孟子》(经部)、《史记》《汉书》(史部)、《老子》《庄子》(子部),则显得捉襟见肘,不能完全胜任。当我们今天重提“传统文化”教育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传统文化体系的问题,如果连这个体系都没有界定清楚,又怎么能够奢望传统文化的教育收到很好的效果呢?

(三)内容陈旧,方法单一

《纲要》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部分做了如下安排:“在高等学校统一推广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文化概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地方课程需要编写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组织知名专家编写多层次、成系列的普及读物。”应该说,《纲要》的设计非常合理,各地按此推进,必将大有收效。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抛开那些偶尔举办一两次传统文化讲座、不设置专门课程的不论,开设课程的也多与《大学语文》课程并轨,或对《大学语文》稍做修订,增加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可以说,很多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内容陈旧,跟不上时代变化的节拍,体现不了时代精神的内涵,也没有呈现传统文化固有的内在逻辑和外在架构,显得零碎、不成体系,拼凑痕迹明显。那些结合地方课程需要编写的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更是鲜见。

如果说内容的陈旧,会影响教学的效果,方法的单一,也会使得教学成效打折。传统文化课程,师生之间主要采取“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尽管借助了多媒体的教学工具,但在实际上未能提高学生的认知和接受能力。教学过程的单调,师生之间缺少互动和交流,单一的填鸭式教学容易使学生对原本就不易理解的传统文化内容产生抵触心理,使得教学效果不佳。

二、高校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优化师资,形成特色

高质量的教学成果离不开优秀的教师。《纲要》对于传统文化教育师资的问题给予特别强调,并从“打造一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队伍”“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两方面着手,为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方案。《纲要》主要是从全局出发,提出的多是一些大设想,多是一些带有引导性的倾向,比如“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等各类人才计划,以及‘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评选中,增加传统文化教学和研究人才比重,培养和造就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这固然有利于“名师”和“领军人才”的培养,但仍然解决不了一般学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师资的问题。这就需要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或地方高校出台相应的政策,优化现有师资队伍,通过深造、访学、培训等形式,加强学习,从而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做准备。

地方高校师资的培养,不一定要“大而全”,要有特色;不一定要当“领军人才”,但可以“学有专长”。“半部《论语》治天下”,“一经通百经通”,就是告诉我们治学由专到博的道理。安徽地域文化资源丰富,皖北为老庄文化的发祥地、三曹的故里,江淮之间则有桐城派异军突起,皖南的徽州文化更是辉煌灿烂,这些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既是研究的对象,也是很好的教学材料,能够凸显地方特色,学生接受起来也易于理解。这也符合《纲要》“结合地方课程需要编写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的要求。

(二)立足课堂,形式多样

从中国古代的教育探索到西方教育的实践都告诉我们,要想全面掌握一门知识,必须经过系统的学习,这恰恰是教学活动展开的必要条件,而课堂教学则是最有效的方式。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要想取得好的成效,首先还是应当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体系之中,占据课堂教学这个知识传播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相对更准确、全面、系统,课堂教学对于教师的教及学生的学都有考核,因而也能引起教学双方的重视,这是聆听学术报告、浏览网页、翻看微信所不能代替的。教学活动有固定的时间、有固定的场所、有固定的人员,这显然也不是社团等活动所能取代的。从这一角度而言,立足课堂,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才能有助于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开展。

立足课堂,并不一定是刻板的、传统的老师讲授、学生听取样式,是可以且有必要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首先,讲授的内容要难易适中,且理论联系实际,具有时代精神和时代特色。教学内容的安排,太过简单会让学生产生“轻视”之心,太难又让学生心生“畏难”情绪,特别是遇到“难以消化”的问题,要注意方式方法,让学生易学易懂。其次,要注意教学相长,处理好请进和走出的关系。传统文化的教育要改变填鸭式教学的弊端,突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通过设置情景、互问互答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不良教风。所谓“处理好请进和走出的关系”是指,深入开展创建优秀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邀请传统文化名家、非物质文化遗传传承人进校园、进课堂,将其所得、所学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鼓励大学生积极走出课堂,在课余充分利用学校博物馆、校史馆、图书馆、档案馆乃至校外的一些资源,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巩固课堂所学,甚至取得新的收获。

(三)相互协作,形成合力

校园内资源的整合。高校中有一些社团、联合会等机构,他们较为活跃,经常组织各种活动,在学生中有很大的影响。其中一些社团直接以传扬传统文化为宗旨,如诗词学会等,尤其需要发挥其优势。高校除了教学机构外,尚有一些研究机构、文化基地,他们除了承担科研任务外,还承担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责任。2018年5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决定在全国普通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支持高校围绕民族民间音乐、民族民间美术、民族民间舞蹈、戏剧、戏曲、曲艺、传统手工技艺和民族传统体育等传统文化项目建设传承基地。”很明显,这样一批基地如果能够建立起來,必将有助于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也必将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校园外资源的借力。除了要整合校内的资源,不少校外的资源需要整合。既要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又要加强社会、家庭与学校之间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具体而言,要充分利用当地或附近城市的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音乐厅、剧院、故居旧址、名胜古迹等文化资源,有计划、有组织地动员大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积极引导大学生欣赏有品位的影视剧和综艺节目,如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优秀节目,陶冶情操,广识益智。同时,还可以发掘一些具有优良家风的典型,把那些爱国守法、勤俭持家、珍视亲情、和睦邻里的良好家风传扬开来,这有利于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氛围,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搭建网络新平台。在如今的网络信息时代,要想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必须积极搭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平台,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一些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创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网站,利用微博、微信、QQ群等,定期推送一些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章、视屏,利用网络平台引导大学生开展有关传统文化的主题讨论。大学生可将平日读书所得、游览所见,以微信等方式和大家交流,既加深了友谊,也增长了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

三、余论

习近平指出:“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7]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国民增加民族文化认同感、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无疑有着巨大的正面引导作用。当然,传统文化也并非尽善尽美,封建土壤培育出来的文化自有其劣根性,“如传统文化弘扬向善,探寻道德情操,却缺乏自然科学理性精神的灌注;传统文化更多注重以德性来治理国家,却忽视了德治的真正发挥不可能离开法制规则的保障与规导;传统文化更多强调用道德来约束和衡量人的言行,却没有在社会历史中与时俱进,兼容并包地创造性发展”[8]。

高校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只是国民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环,如果没有中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做基础,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自是空中楼阁,如果没有全民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则又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尽管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尚存在不少问题,但已经引起有识之士的重视,并正采取有效的措施,相信不久的将来,传统文化教育一定会在全国高校开花结果。参考文献:

[1] 顾冠华.中国传统文化论略[J].扬州大学学报,1999(6):34.

[2] 刘蓝蓝.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黄河之声,2018(8):104.

[3] 邸维鹏.谈在高校德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与路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7(12):34.

[4] 张同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途径[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7(3):6.

[5]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6]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7] 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02).

[8] 李海晶.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6:96-97.

[責任编辑:范 君,李 丽]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教育高校问题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探讨
试分析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史教育的必要性
浅谈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