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教育促儿童核心素养发展

2019-09-12苏长帅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家庭教育核心素养

苏长帅

【摘要】南宁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积极探索以搭建家庭教育平台、创新家庭教育模式来促进儿童核心素养发展的新路径。通过总结家庭教育促儿童核心素养发展的实践做法及思考,探讨家庭教育在儿童核心素养发展中存在的难题,提出创新家庭教育模式、构建儿童核心素养发展基础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家庭教育 核心素养 家校融通 家校共育

南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以下简称“南宁妇儿中心”)肩负着妇女儿童发展重任,积极尝试和探索儿童核心素养发展中家庭教育平台搭建路径以及家庭教育模式的创新,在实践中摸索和汲取经验,促进家校融通、家校共育,促进儿童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家庭教育,是促进儿童核心素养发展的第一途径

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是自小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2018年2月14日,习近平在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在后来的场合里,总书记也多次强调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简单明了地道出了儿童的发展规律,凸显家庭教育启蒙性的重要。核心素养的发展应从幼儿抓起,家庭作为人生第一学校,承担着幼儿学前教育核心素养发展的第一责任。

二、南宁妇儿中心创新家庭教育模式促儿童核心素养发展的实践探索

南宁妇儿中心是南宁市妇女联合会直属单位,属公益性校外教育机构,2014年3月份挂牌成立。5年来,立足于家庭教育研究,以亲子活动为核心、以促进儿童核心素养和能力培养为重点,积极搭建家庭教育平台、创新家庭教育模式,构建基本的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一)教育沙龙系列活动——提升家长教育的牵引器

儿童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首先是家长教育,然后才是家庭教育。基于此,南宁妇儿中心的实践探索路径首先从“家长教育”切入,聘请幼儿教育一线以及家庭教育研究专家开展家长教育沙龙,沙龙主题前期通过对家长调查而设定,有针对性地从家庭教育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着手,经分享经验、家长提问、疑难解答、方法探讨等方式,改变和提升家长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以期建构一套持之有效的家长教育体系,实现家庭教育积极促进儿童核心素养的发展。

与家长教育沙龙同期上线的还有家长读书会,通过建微信群,家庭教育专家每天分享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家长可以提问和互动,丰富自我的教育素养,不断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提升儿童核心素养发展。

(二)亲子主题系列活动——融洽亲子关系的稳定器

父母陪伴,亲子互动,是儿童基本安全感的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儿童核心素养养成的关键。

南宁妇儿中心在亲子关系培养方面,通过开展亲子主题系列活动,提升广大未成年人核心素养。如传统节日期间,举办“艾尚健康”清明艾草DIY、“六一”亲子游园、“粽叶飘香话端午”活动等活动。

(三)安全健康教育体验馆——丰富家庭教育内容的推动器

健康生活是中国学生六大核心素养之基础要素,南宁妇儿中心以“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教育体验馆”为牵引,持续开展家庭体验活动,并将其纳入南宁市内各中小学社会实践课程之一,已成为南宁市中小学生安全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通过安全健康教育体验,科普安全健康知识,让青少年学会健康生活。

南宁妇儿中心在安全健康教育体验馆基础上,继续拓宽家庭教育的内容,开设了幼儿英语特色课程以及新蒙式多元宝盒课程,旨在丰富家庭教育内容,为孩子提供多元化启蒙教育,提升儿童核心素养、八大智能,从而真正培养儿童学会学习、个性化学习的能力。

(四)中芬教育工作坊——培育儿童核心素养的助力器

南宁妇儿中心立足于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敢于探索的核心素养,积极引进芬兰先进教育理念,建立“中芬教育工作坊”,开设跨学科项目制课程:芬兰LAB++创意实验课程及A3创意建造课程,让孩子体会玩中学、学中玩的乐趣,提高孩子的学习力与创造力,让孩子敢于表达自我,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分享,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实践创新核心素养。

南宁妇儿中心积极推进芬兰先进教育理念的本土化实践,加强家校联系,推介优质课程进校园,到南宁市各中小学开展公益课,拉近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实现家校共育。

三、家庭教育在儿童核心素养发展中存在的难题

一是缺乏专业性指导服务机构。广西各级各类的教育机构、服务机构不少,但是没有专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部门,部分机构设置有零散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在实际工作开展中还存在很多困难。服务指导人员的专业性不足,经费投入不够,导致服务机构家庭教育活动开展滞后。

二是家庭教育活动和层次不高。从调查中发现,就南宁市的学校、教育机构而言,家庭教育活动的开展尚未真正铺开,有小部分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优化儿童成长家庭环境、家校融通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微信公众号文章推送、QQ咨询、儿童书屋、家长沙龙、亲子夏令营等,但活动内容基本处于普及指导层面,活动层次不高、缺乏深度。

三是缺乏家校融通的桥梁。学校和家庭之间缺乏沟通桥梁,老师忙于教学,家长忙于工作,家校沟通仅仅流连于家长会,双方缺乏建立一个携手共育的平台。

四、促进儿童核心素养发展中创新家庭教育模式的几点建议

(一)政府重视,财政保障

近几年,国家相关部分出臺了《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相关的法规、政策和制度,但落地开展实际工作的机构不多,这就需要政府充分重视,以及财政上的专款保障,才能支撑起高品质的、持续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

(二)设立专业家庭教育服务指导机构

设立家庭教育行业协会等相关的专业性家庭教育服务指导机构,聘请专业人员、专职人员开展家庭教育的研究、指导、服务工作,构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理论体系,提升家庭教育服务的品质。

(三)丰富家庭教育活动内容

各类教育机构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围绕儿童核心素养养成,深入研究家庭教育活动内容,开发有品质、有针对性的特色教育产品或活动样式,如儿童家政课、城市生存教育课、安全教育课程、儿童体适能课程、自然教育课程、应用心理学课程等,切实丰富家庭教育活动内容,提升家庭教育的品质。

(四)构建家校融通的桥梁

众所周知,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融通,是教育好孩子的关键因素。家校融通、家校共育,是促进儿童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途径,那么,构建家校融通的桥梁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加入家庭教育板块,培育专职老师、班主任成为“家庭教育专家”,授之于家长,携手共育孩子,不仅推动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家长送去优质的家庭教育经验,而且能够不断优化孩子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汪耀天.公办校外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问题研究——以北京市某少年宫为例[D].2018.

[2]肖都好.原创音乐诠释大爱情怀——基于中山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实证研究[J].大众文艺,2017,(01).

[3]李奕.优化家庭教育供给 提高学生培养核心产能[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7,(06).

[4]张凯.基于家庭文化教育资本视阈下核心素养的获得途径探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18,(9).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家庭教育核心素养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