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路书香一路情

2019-09-12井琪

新课程·上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阅读语文教学小学

井琪

摘 要:人生因阅读而精彩。语文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方面发挥着引领作用。通过大量的阅读,达到积累语言、亲近母语、陶冶情操的目的。六年的实践证明,因为大量的阅读,孩子的认知能力、交流能力、写作能力、爱国情怀、道德情操等综合素养与不阅读的孩子相比差别明显。让孩子爱上阅读,每个小学语文老师责无旁贷。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有着世界上最古老的书籍文明和最久远的读书传统。诗书继世,崇尚书香门第之风传承数千载。历史上有多少韦编三绝,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的读书人,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始终坚持读书。国家领导人曾说:“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国家领导人的话完美地阐释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含义。是啊,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名人都在强调读书的重要意义,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课程,更应借助课外阅读的开展和指导,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积淀学生人文底蕴,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人的和谐发展。语文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要给孩子什么?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第一是识字,写字;第二是让学生学会读书。而6~12岁,也就是小学阶段,是人积累语言的黄金时期。可见小学阶段的阅读,对一个孩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阅读是写作之父”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许多家长只重视成绩,对孩子的学习过程不在乎,孩子读了些什么书,是否养成了热爱读书的习惯,孩子的思想成长如何,一概不在乎。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老师认为,这种不重视儿童阅读是早期教育中最糟糕的行为之一,很少阅读的孩子,即使他们小时候表现得聪明伶俐,成绩优良,但他们只是储备了很少的智力能源,往往从中学开始,他们就会表现出综合素质平庸,学习上越来越力不从心的趋势,而那些阅读量大的孩子从小思维是个性化的,从小表现出与众不同,而且在学习上有很强的爆发力。就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来说,他们奠定了良好的阅读基础,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是真正赢在起跑线上的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阅读做了具体要求:1~2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3~4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也就是说小学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至少要达到145万字以上,这组数据显然是相对保守的标准,在推广普及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方面,语文老师更是责无旁贷。每一位语文老师谈到阅读教学时都有说不完的话题,阅读教学好似一块广袤无垠的土地,吸引着无数老师去開采,去挖掘。关于阅读教学的方法更是层出不穷,在这篇文章里,我想与大家分享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方面的点点滴滴。

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介绍适合他们看的书,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打开记忆的闸门,涌现在眼前的是六十多名稚气未脱的孩子,一张张灿若桃花的笑脸,一双双清澈明亮的眼睛,枯燥的道理不想讲,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吧,故事的名字叫《海的女儿》,偷偷瞄一眼孩子们,听得那么认真,窃喜。“好,再奖励一个故事,想听吗?”“想——”银铃般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那老师再讲个《拇指姑娘》吧。”每每读到最精彩的地方,我总会找借口打住,且听下回分解。孩子们坐不住了,纷纷拿起了书,于是孩子们认识了安徒生爷爷,知道了格林童话,喜欢上了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与匹诺曹做了好朋友……

三年级了,孩子们不能只停留在童话世界里,该让他们接触这个纷繁的世界了。曹文轩的系列小说,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成了孩子们的首选,徜徉在一本本书里,犹如穿越了时光,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孩子们读得津津有味。孩子们不光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还要体味人间百态,尹建莉老师和女儿的阅读故事,值得老师和家长们深思。的确,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情节曲折,有趣,文字规范,不失优美,爱憎分明,非常符合儿童的审美心理。虽有一些爱情描写,却纯洁干净。最重要的是金庸先生有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他的小说传统文化色彩浓厚,有些描写只有中国人能意会的,深入中国人骨髓的,专属于中国人的情节。我上高中时,也是一个狂热的金庸迷,看他老人家的书,可以一天不吃饭,可以晚上不睡觉。基于以上思考,我向孩子们推荐了金庸先生的小说,于是孩子们学会了读大部头的书。随着孩子们认识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大量推荐孩子们阅读历史类、科普类书籍,引导孩子们在阅读中学会理性思考。

二、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读书热情

时光如白驹过隙,倏忽之间孩子们已经五年级了。四年的学习生活,虽然依旧是如花般的笑脸,但感觉到他们身上多了一分沉静,至少我认为这一分沉静多半源自课外阅读。每周有三节语文早自习,我充分利用这二十分钟,三个早自习分别为晨说、晨诵、晨读。晨说是让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经历、身边发生的事,或就电视上的新闻发表自己的看法;晨诵就是诵读课外补充的古诗词;晨读则是摘选自己读过的书里最喜欢的片段,朗诵给大家听。孩子们对此形式非常喜欢,特别是那些阅读量大、思维又活跃的学生,他们迫切渴望与同学分享书中的精彩片段,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竞争态势,读着读着,有些学生不满足于只诵读……的热潮。今天你诵读了《陋室铭》,明天我要诵读《鸿门宴》;这次你背诵了《论语》,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下次我要背诵《鱼我所欲也》;你背诵了《桃花源记》,我就要背诵《逍遥游》。在这样的氛围中一些不爱学习的学生也被激发起读书的欲望,读书成了本班学生最喜欢的事。

如今已是小学六年级的他们,阅读习惯已然养成,课外阅读对他们来说已不是任务,而是大多数学生的兴趣所在。阅读对他们来说是自主的,而不是被动驱使。孩子们手头的书也是五花八门,如《中国通史》《蒋介石传》《三体》《平凡的世界》《悲惨世界》《简爱》……而我的主要任务则是引导他们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书。鲁迅先生说过,读书如蜜蜂采蜜,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有限。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面对当前的图书市场,老师肩上的担子反而更重,孩子们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主观意识增强,他们会更大胆地探索未知的世界,而阅读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异常繁荣的图书市场,孩子们学会选择,显得尤为重要。现在,我更关注孩子们读什么书。一味读一类书的学生很明显他们的作文风格单一,缺乏变化,我会鼓励他们阅读不同类的书,从而使孩子们的思想不拘泥于一个狭隘的世界。

三、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一边阅读,一边写作

语文书教不出学生的语文水平,作文课也不能真正教会学生写作。但是如果对阅读采取放任的态度,孩子们的习作能力也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随着阅读的深入,课内带课外,从句到篇,从选材到结构,悉心指导孩子们写作。加之从二年级开始至今,已补充近300首古诗词的背诵。在传统诗詞文化的滋养下,孩子们在习作的表达上如虎添翼。

尹建莉老师说,对于写作技能还比较幼稚的人,学习写作一定要先回到阅读中,好的作品中本身就包含着高超的写作技巧,阅读过程就是学习写作技巧的过程,真是道出了千万小学语文老师的心声。因为阅读,孩子们拥有了一枝生花妙笔,这也正应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因为读书,孩子们增加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因为读书,孩子们拥有了智慧和勇气;因为读书,孩子们的生活变得有趣;因为读书,孩子们认识了更加广阔的世界;因为读书,孩子们更好地认识了自己。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知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积极拓展阅读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通过阅读,不仅培养了学生对母语的情感态度,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文字的审美趣味,在丰富孩子语文知识的同时,拓展了文化视野。

让学生在书的海洋中去积累语言,亲近母语,陶冶情操。

我愿与学生一起在阅读中成长。

参考文献:

郝思斯.书山有路·勤读乐行[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04-23.

编辑 王 敏

猜你喜欢

阅读语文教学小学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