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2019-09-12蔡嬴颖高丽娟白琳煜

市场周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数据挖掘

蔡嬴颖 高丽娟 白琳煜

摘 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学业的完成,对高校的安全、稳定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问卷调研,并结合数据挖掘工具来了解少数民族地区民族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影响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为民族高校管理部门以及大学生自身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改善措施。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数据挖掘;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9)07-0173-03

近些年来,民族高校将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列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并已纳入日常教学实践。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民族高校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运用心理干预、课堂讲授以及校园文化熏陶等方法,宣讲心理学知识,增进民族感情。而且,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学业的完成,对高校的安全、稳定和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高校中心理学专业的老师匮乏,加上大学生对心理知识方面缺乏系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了解不清,不能很好地做到及时调节,这些因素都加剧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本文利用整群抽样、随机抽样以及数据挖掘方法中的聚类分析、卡方检验和主成分分析方法调查研究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高校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根据目前本文对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和分析,给出对应的措施,这样可以更有效率地改善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状况,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到及时预防和疏导。

一、 调查资料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少数民族地区民族高校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在校园中随机发放问卷。最终收回31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304份。调查对象中男生124人,占比40.8%,女生180人,占比59.2%。

调查方法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本次问卷调查主要以选择题为主。本研究的调查问卷包括基本信息问卷和量表问卷两部分。第一部分的基本信息问卷,是从性别,民族,年级,专业,生源地状况,家庭经济状况,是否是独生子女,父母受教育水平,是否留守,對大学学习生活、日常生活、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感受,大学交友状况,大学恋爱状况,平时上网状况,学分绩点状况,对教学方式的看法,与辅导员或老师的交流状况,对未来的规划及压力状况总计17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第二部分的量表调查问卷的问题选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_90)。其中第一个量表中问题选自SAS和SDS,从焦虑和抑郁两个方面对参与调查的同学进行评量。第二个量表中的问题选自SCL_90,这一部分是对调查对象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如睡眠以及饮食等10项指标上的评量。本研究通过两个量表来测评调查对象焦虑或抑郁的程度,以及他们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等这10项指标上的表现状况,从而比较全面地了解民族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以及影响因素。

二、 基本数据统计结果分析

(一)关于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的描述性统计

1. 调查对象民族、年级与专业分布

本次调研对象涉及22个民族,其中汉族大学生127人,占比41.8%;回族学生58人,占比19.1%;蒙古族、侗族以及壮族等20个少数民族的学生共119人,占比39.1%。调查对象中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253人,占总数的83.3%;文科专业的大学生46人,占总数的15.1%;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5人,占总数的1.6%。

2. 调查对象年级分布

由图1可以看出,所有调查对象中三年级人数最多,有154人,占比50.6%;四年级以上的同学人数最少,有3人,占比1.0%;预科年级学生有4人,占比1.3%;一年级和二年级同学人数一样多,各有62人,各占比20.4%;四年级同学有19人,占比6.3%。

3. 调查对象父母受教育水平及留守时长情况分布

由图2可以看出,所有调查对象中父母受教育水平初中以下的大学生最多,有119人,占比39.2%;父母受教育水平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数最少,仅有9人,占比3.0%;父母受教育水平专科或本科毕业的大学生有38人,占比12.5%;父母受教育水平高中毕业的大学生有50人,占比16.4%;父母受教育水平初中毕业的同学有88人,占比28.9%。

由图3可以看出,所有调查对象中无留守情况的大学生居多,有221人,占比72.7%;留守时长5—8年的人数最少,有7人,占比2.3%;留守经历时长2年以内的学生有29人,占比9.5%;留守经历时长2—5年的同学有31人,占比10.2%;留守经历时长8年以上的同学有16人,占比5.3%。

4. 调查对象与其他民族同学之间的关系情况

由表1可以看出,所有调查对象中与其他民族同学之间的关系好的人数最多,有217人,占比71.4%;与其他民族同学之间的关系差的人数最少,有4人,占比1.3%;与其他民族同学之间的关系一般的学生有83人,占比27.3%。

(二)数据的数据挖掘结果分析

首先,本文对基本信息问卷中33个问题进行了分类。Ⅰ类:学习因子;Ⅱ类:基本状况因子;Ⅲ类:家庭因子;Ⅳ类:学校因子;Ⅴ类:自身因子;Ⅵ类:社会因子。学习因子用于了解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并分析心理问题对大学生学习状况的影响。基本状况因子、家庭因子、学校因子、自身因子以及社会因子用于了解影响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

1. 聚类分析

(1)获得12项指标(对两个量表中问题的K型聚类)

本文先用SPSS17.0软件对两个量表中的问题分别进行了K型聚类,将第一个量表中的问题分成两类,第一类评量大学生的焦虑状况,第二类评量大学生的抑郁状况。再将第二个量表中的问题分为10类,第一类评量样本躯体化程度;第二类评量调查对象强迫症状况;第三类评量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程度;第四类评量大学生在敌对指标上的状况;第五类评量大学生在恐怖指标上的表现;第六类评量大学生的抑郁程度,第七类评量大学生的焦虑程度;第八类评量大学生的偏执程度;第九类评量大学生的精神病状况;第十类评量大学生在其他因素如睡眠及饮食等方面的状况。

(2)样本在12项指标上的Q型聚类

本节我们采用系统聚类方法中的Q型聚类,以304份样本编号为个案、两个量表中共12项指标为变量,对调查对象进行聚类,筛选出在各个指标上具有显著性表现的样本,对其进行卡方检验和主成分分析。

2. 心理问题与学生学习状况的关系(卡方检验)

借助SPSS17.0统计软件,以学习因子的4个问题为检验变量,对在12项指标上有显著性表现的样本进行卡方检验,得出各个样本在4个问题上的显著性结果。再结合基本信息问卷中对此4个问题的作答,进而了解心理问题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影响。

卡方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从中可以看出筛选出来的样本在“每天玩手机时长”“上网时间中用于学习的比例”“每一学年的平均绩点”以及“到目前为止挂科科目门数”4个问题上的渐进显著性P值绝大多数均为0.000或者小于0.001,故拒绝零假设“各显著样本在4个因子上无显著性差异”,即筛选出的样本在“每天玩手机时长”“上网时间中用于学习的比例”“每一学年的平均绩点”与“到目前为止挂科科目门数”这4个因子上的情况有差异。本文通过比较还得出,焦虑、抑郁与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问题越严重的大学生,他们每天玩手机的时间越是偏长,而且他们的上网时间中用于学习的比例相对较少。此外,相比心理问题不严重的同学,这部分大学生的挂科现象也更加突出,他们的绩点大都在1—2分之间,这说明焦虑、抑郁与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问题对大学生学习状况有消极的影响。

3. 主成分分析

本节我们用R软件对具有显著性心理问题的调查对象进行了主成分分析。首先以两个量表中的12个指标为参考项,筛选出12个在各个指标上均具有显著性表现的代表样本进行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的变量有X1(性别)、X2(民族)、X3(年级)、X4(专业)、X5(家庭平均年收入)、X6(留守时长)、X7(初进大学时的感受)、X8(和其他民族同學的关系)、X9(对目前教学方式的看法)以及X10(未来毕业出路的压力)。

(1)选取主成分

①主成分选取方法——主成分负荷方法

借助R软件计算出变量矩阵的主成分负荷如表3所示:

根据主成分的选取要符合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90%的原则,我们选取Comp.1、Comp.2、 Comp.3、Comp.4、Comp.5及Comp.6为主成分。

②主成分选取方法2——碎石图方法

为了主成分选取的准确性,本文进一步用R给出了主成分的碎石图如图4所示:

由图4可以看出,碎石图中折线在主成分Comp.6处由陡峭变得平缓,故选取Comp.1、Comp.2、 Comp.3、Comp.4、Comp.5和Comp.6为主成分,这与我们在主成分负荷方法中选取的主成分是一致的。

(2)确定主成分并对主成分命名

利用R软件计算得到变量矩阵的主成分载荷阵如表4所示:

由主成分载荷阵可以看出,主成分Comp.1中载荷最大的是变量X7(初进大学时的感受),故将Comp.1命名为自身感受主成分;主成分Comp.2中载荷最大的变量X4(专业),将Comp.2命名为基本客观状况主成分;主成分Comp.3中载荷最大的是变量X6(留守时长),将Comp.3命名为家庭情况主成分;主成分Comp.4中载荷最大的是变量X5(家庭平均年收入),将Comp.4命名为经济状况主成分;主成分Comp.5中载荷最大的是变量X10(未来毕业出路的压力),将Comp.5命名为社会压力主成分;主成分Comp.6中载荷最大的是变量X9(对目前教学方式的看法),故将Comp.6命名为学校教育方面主成分。

通过上述主成分分析,本文得出在影响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多种因素中,主要因素为学生自身因素、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喜欢程度、学生留守状况、家庭经济情况、学校学生对毕业出路的压力以及学生对目前教学方式的看法。

三、 结论

通过对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地区民族高校部分大学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问题。造成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家庭状况、社会环境、学校教育方面等客观的因素,也有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

就家庭环境而言,影响因素主要有大学生生源地、家庭平均年收入、家庭子女情况、留守经历以及大学生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等。社会环境方面的主要因素是就业压力。本文的调查结果显示,感觉就业压力越大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概率越大。

学校教育方面的影响因素有校园文化生活的丰富程度、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状况、学生对学校日常生活的感受、学生和辅导员、老师的交流情况以及学生对老师教学方式的接受程度。

自身主观因素方面,主要与大学生自己在学习上投入的精力、对自己专业的喜爱程度以及对不同民族同学风俗习惯的接受程度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在学习上投入的精力较多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概率较在学习上投入的精力不足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概率要小。对自己所学专业有兴趣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概率较对自己所学专业兴趣不高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概率要小。

四、 建议与措施

(一)大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即假期实习或是在校实习。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要学习优秀,更要有实践操作能力。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比赛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磨炼自己的意志,增强自己的抗挫折能力、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民族高校方面的对策

1. 学校可以优化校园环境、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比如多开展一些像“高雅艺术进校园”“学校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可以促进大学生自我表现意识的增强,而校园文化建设则可以促进大学生自律人格的形成。

2. 学校或学院可以多组织开展一些师生交流活动(如师生运动会、师生大合唱)来促进老师学生之间除了课堂上知识交流之外生活中其他方面的交流。

3. 学校教师可适当改变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 学校可多开设几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通识选修课程,让学生可以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从而可以更及时地防范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三)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对策

1. 大学生需从自身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我们对挫折要有正确的认识,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挫折对个人的影响具有两重性,只看到其消极影响是片面的,挫折的作用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是一种内驱力,能推动个体为实现目标而做出更大的努力。大学生自身也需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与邢旭(2019)的观点一致,本文认为大学生在面对压力时,不要選择逃避,要学会与压力正面抗衡。

2. 大学生要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像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有助于自我心情的愉悦。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及休息时间,使生活有规律。

3. 大学生要学会自我保健,加强心理调节。

4. 大学生要加强体育锻炼。正如逯小龙和王坤(2019)所述,运动锻炼有助于解压、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增加新陈代谢等,从而改善身心健康状况。

(四)家庭方面对策

如果条件允许,学校方面可以多安排几次家访活动,增进家长和老师的交流,并通过家访来了解大学生的家庭状况。在家访过程中,老师可以就学生在学校的状况与家长进行沟通,并给家长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见,家长也需积极配合老师和学校,及时与学生沟通,适当给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防范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马钟范.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路径探索[J].民族教育研究,2015(6):105-109.

[2]姚静,范祥林.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128-131.

[3]邢旭.高校学生心理现状分析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11):177-178.

[4]逯小龙,王坤.课外体能锻炼对大学生心理资本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9(3):392-395.

作者简介:

蔡嬴颖,女,陕西汉中人,北方民族大学学生,研究方向:经济学;

高丽娟,女,甘肃定西人,北方民族大学学生,研究方向:经济学;

白琳煜,女,吉林长春人,北方民族大学学生,研究方向:应用统计学。

猜你喜欢

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综述
软件工程领域中的异常数据挖掘算法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学英语写作评价中的应用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析
江苏省客源市场影响因素研究
SPSS在环境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基于聚类分析的互联网广告投放研究
基于R的医学大数据挖掘系统研究
“县级供电企业生产经营统计一套”表辅助决策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