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情感人

2019-09-12汤寿进

考试周刊 2019年60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情感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品质,就要与情感教育相结合,通过情感教育三个由低到高的阶段:形成、保持、内化,使课堂教学完成知、信、行的过程。

关键词:情感;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

利用情感教育,让其融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当中,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更富有“情”,从而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 以知促情,以情诱学,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一) 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逐渐形成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积极情感;去接近学生和掌握其所思所想,构建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拥有良好的感觉,必然能够提升教学成效。笔者在进行具体教学时,首先会去主动把握学生在教学方面所具有的情感需求,也就是知晓学生最想要什么,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的时候最关注什么,掌握学生情感需求,使得教学可以具有针对性;另外,还掌握各个年级与年龄阶段学生在情感方面所具有的不足之处,进而努力去塑造在这方面的情感,例如责任意识、理性意识等。“教学当中注意学生所具有的个体差别,结合学生自身特征,有针对性的教育”。唯有如此,方可筑牢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上的基础,让学生拥有学习的热情,主动去学习。

(二) 确定目标,激发学生主动开展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学习的热情。

道德与法治课由于理论性强,也使这门课程给人的感觉是“枯燥无味”。所以,道德与法治课更应该注重情感交流,教学过程更应该是情感交流的过程。

《课标》对情感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教学中,笔者依据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励学生主动去发言,允许其保持自己的看法,乃至不正确的看法,主动去引导学生,提升自我的认知水平,学会判别对错,掌握正确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以此激发学生对政治学习的情感动力,明确政治课学习的必要性。

二、 培育学习兴趣,使其具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热情

(一) 使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教学中经常会用到参与式教学方式的讨论、比赛、辩论,体验式教学方式中的情境设定、生活体验等方式进行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成为主体,不但能在行为上主动参与,情感上也会认同,具备学习的热情,自觉按照课程要求完成任务。

(二) 提升这门课程的学习热情

著名学者斯宾塞说过,成功的教育应当让人感到愉悦,使人开心地学到知识。“快乐教育”属于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其主张构建快乐、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反对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比如,在七上第七课“爱在家人间”这课中,分析父母子女产生冲突时,让学生上台分角色表演与父母产生的矛盾,形象地再现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在观看中反思、践行。又如在七上第九课“增强生命的韧性”这一课讲授中向学生播放视频汶川大地震,许多城市、村居成为废墟,很多人失去生命或变成了残疾;然而在抗震救灾过程中,英雄少年身上体现出优秀品质很能鼓舞人,令人致敬。引发学生思想共鸣,自觉增强责任意识。从而让学生感受到道德与法治课程还是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

(三) 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更加生活化

比如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设计,图文并茂,增添了许多源于生活的例子使得教材可读性增强了许多,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个性解放。教学中既需要关注社会生活,关心学生生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还要学会关于搜集与学科知识有关的家校、社会生活中各种素材,进行必要地整合,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更加生活化,同時也能引发共鸣促进教与学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七上第九课《珍视生命》敬畏生命这一课时,笔者运用了“3名大学生救人溺亡、捞尸者手牵绑绳谈价”这一社会热点事件,设计了两个辩题:“大学生以自己的生命换取别人的生命值不值”,“市场经济与道德是否矛盾”,在激烈的争辩中理性地剖析事件的本质,在民主、平等的、自由的氛围中进行思想情感的碰撞,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正确的认识远比简单、枯燥的说教有效得多。

其次充分利用成功,升华渴望学习的情感。

课程改革评价机制鼓励学生不断发展、参与创新、发展个性。所以,日常的教学里面应该主要是进行鼓励。在教学实践中,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把学生生活、社会现实变成课堂教学资源,让学生敢言、会言,体验成功的喜悦。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挖掘学生的潜能,课堂的提问、表扬尽可能对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课堂上相比较来说非常“安静”的学生创造得到鼓励与赞扬的机会,针对其所获得的进步,不但教师要及时地表扬,还应让所有同学对其进行认可与激励。学生遨游学海每获得一点成就,就能够形成满足感、增强信心,进而使得情感得以升华,化为学习动力,建立起良性的循环,促进道德品行的养成。

三、 以美传情,以情导行,内化良好的情感品质

(一) 揭示道德与法治美,陶冶学生鉴赏美的情感

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学科美。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面对成长中的烦恼和困惑,保持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自己,尊重他人,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法律常识则使学生从生活小事中了解自己的行为与国家法律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国情方面让学生通过了解国情,引导学生明确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增强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从而养成学生的思想美、行为美,最终达到德育的目标。上述都要求教师一如既往地利用教学手段将社会生活揭示并展现给学生,积极地指引其找到和认同道德与法治美,塑造其审美理念,完善其情感,促进其情感成长。

(二) 构建教师人格美,指引学生情感不断进步

老师的巨大力量在于作出榜样,每个道德与法治课老师在品德课能够很好地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以人格影响其人格,以情感唤醒情感。

“我们也是学习者,我们比学生更需要学习。”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必须善于不断学习,提高素质,积极探索新的教法,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学科教与学再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陈凤选.初中思想品德的德育教育初探[J].学周刊,2012(3):15.

[2]王雪梅.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1(6):15.

作者简介:

汤寿进,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第九中学。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和有效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浅谈道德与法治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