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对小学生计算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

2019-09-12祁红玲

新课程·上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兴趣习惯

祁红玲

摘 要:从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打好计算基础、抓住课堂教学的关键、有错及时改正和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等几个方面,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良好的数感。

关键词:计算能力;兴趣;习惯

一、引言

经过十几年的数学教学工作,教师深深地感受到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学习数学的基石,教学大纲也提出要求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达到“熟练”“比较熟练”“会”三个层次,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这不是说计算能力的培养不重要了,其实正相反。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要“促进算法的多样化,避免程式化的机械计算和叙事算法”。计算能力是我们打开数学知识大门的重要工具,是小学阶段的一项基本能力。

二、游戏竞赛,激发计算兴趣

在学习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采用多种形式的活动设计和计算练习,让学生逐步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所以在计算数学的练习中,教师经常设计“接力赛”或“分组竞赛”等一些游戏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四年级的学生参加比赛活动,题型分为口算题、脱式计算(包括简便运算)、找规律计算。要求:書写规范,简便题必须用简便方法。统一出卷,同时监考,同时批阅。最后公布成绩,奖励优秀学生。经过几次这样的活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了,计算正确率也有所提高。

三、口算训练,打好计算基础

(一)基础练习

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计算的前提是学好口算,如果口算基础好,估算、笔算的正确率和速度肯定能提高。口算技巧的提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长期不懈地训练,口算训练必须持之以恒。每堂课上要设计3~5分钟的口算练习,如回家后经常参加去超市买东西、买菜等实际活动,并且积极地用口算计算价钱。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建立数感,养成了直觉思维。

(二)针对练习

在计算第二个分段数时,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是学生犯错的最可能的地方,也是教学和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分析和归纳,只有三种异分母加分(减法)方法,每种方法都有不同的规则,让学生逐渐掌握并慢慢学会计算。

1.两个分数,当两个分母大数和小数既不是倍数关系,又不是互质数。这种类型可以在式子中直接口算通分,就是把大数一倍一倍地扩大,直到变成另一个分母的倍数为止。但通常用短除法求公分母,也就是求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第二种方法是提倡的,因为它相对容易计算,大多数学生可以接受这种方法。

2.两个分数,两个分母是互为质数的。这种类型看上去比较难,学生做起来也困难,但可以这样做:通分时把两个分母的积,作为它们的公分母,那么分子就是每个分数的分子和另一个分数的分母的积的和(如果是减法就是两个数的差)。

3.两个分数,分母中大数是小数倍数的,这种类型,口算起来容易。

(三)规律性练习

首先必须掌握运算定律。加法中有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中有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乘法在计算中的应用相对较宽,难度较大,再有分配律的正用和反用学生不理解。还有在算式中整数、小数、分数的出现。此外减法的性质和商不变的性质的运算,学生不理解其算理,应该设计多样化的练习,从易到难。

(四)综合练习

在四则运算中,学生应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的顺序,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能分析出先算那一步,再算那一步,最后算那一步。综合性练习有利于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反应速度的提高。

四、精心设计,抓住教学关键

计算要达到正确迅速,必须要有合理灵活的练习设计,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练习题,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首先练习要分层设计,逐渐加强。比如:四则运算应用的开始阶段,引导学生详细地说出计算思路和过程;计算到一定程度时,就让学生心里默想计算的每一步,提醒他们一边想一边做;如果学生基本会用法则,便可以简化中间的环节。

五、集错纠错,养成良好习惯

(一)要集错纠错

首先,教师应注意收集学生在各种计算中所犯的各种错误,并对其进行分类和区分。教师开发出具有各种计算错误的试题卡,让学生指出错误原因并予以纠正。还要经常拿出来看看,提醒自己不能犯同样的错误。然后老师应该主动与学生沟通,耐心地指导经常犯错误的孩子,并尽力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对于教师来说,这些错题案例就是最好的教学资源,我们应认真分析,深刻反思,互相讨论,总结经验。

(二)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对于老师,教知识太简单了,但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正确的习惯就很难了。计算习惯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所以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要求严格,培养严谨的计算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一看:看清数字和运算符号,明确运算顺序;二想:想计算特点,是否利用运算定律、运算性质简便运算;三算:在计算时应边算边检查,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好习惯不是几天养成的,需要教师经常提醒学生、督促学生,逐步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克服困难的学习精神。

农村小学的孩子在家长辅导这一块比较薄弱,全靠教师耐心细致的教学。学生的基础薄弱,习惯较差,所以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想提升高年级孩子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努力,多练习,多总结,做到不断思考,不断探索。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施方良.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编辑 杜元元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兴趣习惯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