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下教师如何进行说课

2019-09-12俞才芳

新课程·上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板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目标

俞才芳

摘 要:面对新时代的挑战,面对“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新理念、新课程观念,身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一定要由原来的‘教书匠转变为‘全能型的教师,要从‘经验型教师转变为‘学者型教师,而要实现这种转变,教师就必须积极投身于教育科学研究。”因而作为一种有效的教研形式“语文说课”就应运而生了。由于它是一个新生事物,从某种程度上讲还缺乏明确的理论认识和指导,语文说课该说什么?怎么去说?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1课《搭石》为例,进行探究和阐述。

关键词: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语文说课内容主要是说的什么内容呢?大部分人认为说课应该说的是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的设计,主要说“教什么”“怎么教”。笔者同意上述观点,但笔者认为,在说课活动中,更要说出“为什么”这样教。因为说课就是要着重阐释和论证自己教学设计思路和指导思想的合理性,以供别人借鉴和批评指正。在《搭石》的说课中笔者主要从教材、学情、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说课。

一、教材、学情要注重“扼要性”

首先是说教材。例如《搭石》说课时,我用这样的几句话进行了阐述“《搭石》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以“人间真情”为专题,旨在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在本课中,作者通过五幅画面的描写,串起了搭石之美。通过生活中几件平凡的小事,展现了人性的真善美。同时,巧用假设性的关联词,彰显出文本的语言美。”说教材环节,一定要简明扼要,联系单元目标,阐述清楚即可。

说学情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学情分析既要兼顾年级特征,还要紧扣课时目标。在《搭石》说课中,笔者是这样阐述学情的“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理解课文和观察生活的能力。对于课文中提到的画面美能够准确感知到,但是对于蕴藏在语言文字当中的人物心灵美,还需教师进一步引导,让学生感悟。”

二、教学目标要突出“适切性”

说课的教学目标能突出“适切性”。教学目标是说课行动指南,在以往的语文说课中,要让学生了解掌握本节说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教学目标与“课标”的关联性,使教学目标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相互关联。不能违背课标,即本篇课文在本册教材至本学段中所处的地位,如果不能准确地给教学目标定位,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目标就难以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总之,说教学目标一定要突出“适切性”。

例如《搭石》说课时,我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深入文本,理解搭石之上不同的“美”。(教学重点)(2)通过品读关键词句,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教学难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老幼相敬的美好品德。其中,第1条目标是教学重点。第二条目标是本课时的教学难点。

三、教法学法要突出“实际性”

说教法学法要突出“实际性”。“一切要从实际出发”这条人人皆知的哲学原理,在教学中也完全适合。“只有教法得当,教师才能有条不紊地施教;只有学法合理,学生才会兴趣盎然地受教,要做到教学得当,学法合理,教师在备课、说课时一定要务必‘实,要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如果说目标设计是“教什么”,那么说教法就是“怎么教”的问题了,但是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说课”除了说‘怎么教”以外,更重要的要说出“为什么”,否则新的课程理念就得不到很好地落实。为了更好地突破本课的重难点,落实“教什么”和“为什么教”,在《搭石》说课中,我是这样进行教法阐述的:“(1)在情境中感知。开课伊始,为了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我利用板书创设情境,将孩子们带入到课文所写的场景中,通过自己摆放搭石、调整搭石,初步感知搭石的美,情境教学法展现于此。(2)在探究中感受,在品读中感悟。语文阅读教学倡导自主探究,在教学时,我采用在探究中感受,在品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走进文本。(3)在想象中升华。俗话说得好‘情动词彰,如何让学生情动?在教学中,让孩子发挥想象,说一说两个人面对面过搭石时,他们会说哪些‘家常话,由此给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家乡人民谦让的美德在孩子们的想象中得到升华。”此课之所以这样教,执教者在说课时给予了充分的论证。

本節说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在领悟语言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想要提高语言感悟能力,就要不断加强语感训练。在语感训练的过程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感实践,二是语感分析。语感实践也就是要让学生多读、多听、多背、多说、多写,这就交代了执教者在文中反复让学生多读的原因。不光有实践,语感分析也是很重要的,也就是结合具体语境品味文中语言的妙处。所以执教者给出的四个问题,除第一个问题相对简单以外,其他几个问题都需要学生动脑筋对语言进行仔细琢磨,这就很好地把语感训练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了。而这,恰恰是我对学生学法的指导,通过“读—悟—演—写”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中解读课文,感悟课文,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所以,在说课教学设计中,执教者的设计必须要有依据,能够符合新课程理念。在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方法和语言知识的过程中要相互协调,取长补短,在教学中取得一种最佳张力。

四、教学过程要突出“完整性”

教学过程是教学有效性的实施途径和保证,为了达成上述目标,笔者设计了五个环节进行教学。下面简要进行阐述:

(一)情境导入,引出搭石“美”

开课伊始,我便利用板书背景图创境导入,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结合板书背景图,激发学生上讲台摆搭石的欲望,接着,引导学生质疑:搭石不就是几块普通的石头吗?为什么要说它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呢?搭石到底“美”在哪里了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我再顺势引导,进入第二环节的学习:自主学习,初寻搭石“美”。

(二)自主学习,初寻搭石“美”

本环节,我出示自学导航,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按以下步骤自主学习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初寻搭石的“美”。

首先,通过课件出示问题“课文2到5自然段中哪些句子让你体会到了美?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来”,在读中寻美。紧接着,让学生结合自己所画的句子,想象画面,并在空白处标注体会。最后,四人为一小组,把自己的所感所悟和小组同学进行交流。通过以上探究学习,初步感受搭石之上不同的“美”。接下来进入交流品味环节。

(三)交流品味,展现搭石“美”

这是本课的重点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对上一环节小组交流成果进行反馈汇报,通过集体思维碰撞,全面展现搭石的美。在交流中,我欣喜地看到了百花争艳的场面,不同的小组在文本中关注到了不同的美。

1.品关键词句,感受无私美

通过品读文本,学生抓住了关键词句,感受到了家乡人民的无私美。教师及时评价,肯定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品读文本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再次深入文本,反复品读“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等句子,感受老人摆放搭石时神情的专注和动作的认真,进而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和描写的生动,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最后让学生通过朗读赞美家乡人民的无私美。

2.想象画面,感受敬老美

在这个文段中,学生同样关注到了动作细节描写“伏下身子”。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做动作理解“伏”的含义,再想象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的画面,感受家乡人民敬老的美德。

3.画中有诗,感受和谐美

学生从文段中一行人走搭石时动作的协调有序中看到了画面美。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文本,我将文段改编成了诗歌,并引导学生通过师生轮读、男女生赛读、展示读等多种读文方式,充分地朗读诗歌。通过朗读,将诗歌的韵律美与一行人走搭石时的节奏美合二为一。既让学生感受到了诗中的画,也让学生听到了画中的诗,和谐美展现于此。

4.创境表演,感受谦让美

学生感受到了两人面对面走搭石时的谦让美。我鼓励他们再大胆一点,将文段中描写的情景表演出来。通过趣味性的互动,感受家乡人民谦让的美德。

(四)语言训练,升华搭石“美”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为了加强学生对家乡人民“心灵美”的感悟,我进行了语言训练。孩子们能够结合生活实际,想象出多种情境,通过以上语言训练,搭石之上的“美”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五)联系生活,延伸搭石“美”

李镇西老师强调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为了更好地将语文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本环节结合前置性作业“在生活中寻找美”这一活动,教师出示练笔要求: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将生活中平凡的美再现出来。从片段习作中,学生对细致观察、生动描写这一方法做到了學以致用。

五、板书设计要注重“结合性”

板书设计是整堂课的灵魂,在我的板书设计中,我注重内容美和意境美的结合,高度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凸显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六、教学效果要突出“总结性”

在说课的尾声,我对本课的教学效果进行了简要阐述,将本节课“教了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的”“如何学的”“学得如何”,方方面面,进行了简要总结。

语文说课有利于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随着新课改进程的推进,要落实新的课程理论,我们务必要提高自身钻研教材、驾驭教材的能力。而说课作为一种能大面积提高教师素质的新形式,正迎合了时代的需要。以上,是笔者在参加说课比赛前后,经多位专家、前辈的指导,就如何说课进行的探索和总结,总之,在说课中,教材、学情要注重“扼要性”;教学目标要突出“适切性”;教法学法要突出“实际性”;教学过程要突出“完整性”;板书设计要注重“结合性”;教学效果要突出“总结性”。这样,我们的说课才能落地生根,教研才更具实效性。

编辑 张佳琪

猜你喜欢

板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目标
中学语文板书设计微探
高中美术课堂板书设计研究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板书设计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