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同课异构

2019-09-12张青

考试周刊 2019年59期
关键词:同课异构小学美术教学

摘 要:现代教育备受关注,教师的教学方式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之一,小学美术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素质教育普及使人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单一的主课内容培养,课堂是教育的主体结构,小学美术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对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同课异构”的研究对于小学美术的教学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小学美术;同课异构;教学

素质教育普及教育的开放性逐渐显示在小学的教育中,对于小学生的培养不应局限在哪一种教育模式中,在课改的大环境中,新型的教育方式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同课异构”的教育方式诞生,对于教师的教学有着更高的要求,开创了新的教育方法,使教学内容更丰富灵活,让教师更好地了解美术在教育中的不同特点,对于美术的教学效果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 “同课异构”的概念及特点

“同课异构”指的是在同样的教学教材中,采取不同的教学活动、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美术教学没有固定的思维模式,“同课异构”可以更好地在美术教学中进行应用。教师在具体的教學中以不同的美术课题展开教学。美术教学的“同课异构”取得的效果主要来源于教师对教学的课前准备。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是主要的进行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引入“同课异构”的教学模式,用来提高学生课堂内容的丰富和完善自身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更加的生动,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整体素质。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取长补短与学生共同讨论共同进步这是教学的主要目的。这种新教学模式的探索更适用现在的多元化社会的发展,从而从根本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 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于学生来说学校是最好的学习场所,在学校中可以学到丰富的知识,建立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学校中主要的教学方式就是学生的课堂教育,课堂教育的效率与质量也是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关注的主要内容。对于如何提升教学的质量优化课堂教育使学生对于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是我们教育者的主要目的。“同课异构”所倡导的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爱好展开同样课程不同讲授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活动,使教学方式更深入地进入学生的学习当中,提升教学的改革与新模式教育的效果,促进教师与小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全新的方式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推动小学生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 “同课异构”在教学中具体实施

结合教学中的实际案例进行以下分析,在小学生美术课堂中对于水彩的画法教学进行多种多样教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不同进行不同的教育培养。例如水彩的画法,水彩画可以分为干画法、湿画法,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的喜好不同进行不同的指导,而不是局限在教师自己所喜欢的画法进行教学的讲授。教师结合不同的教学手段中,培养学生的主观意识,减少学生过度地依赖教师被动地接受老师所讲授的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满足小学生美术课程的学习需求,理论结合实践让小学生在打好基础的同时能有自己的独特性能够在课后进行独立自主的美术创作对美术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以及自身的综合能力。

四、 “同课异构”提升小学生与教师的能力

在“同课异构”的独特教学方式上,利用的好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生与教师的自身能力,就像上述的水彩画的画法有着干画法、湿画法,教师的讲授过程不是根据自身的喜好而是依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对学生进行培养,对于教师自身而言在不擅长的领域有所了解与提升,对于学生而言从自身的兴趣点出发更利于学习的进步能更好地激发学习的热情与效率,在此过程中教师对于教材有着更高的理解与把握,便于小学生对于美术的理解与体会,能提升课堂的效率提升学习质量。使小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同课异构”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还要注意是否符合当地的教学情况而定,在时间上的利用是否合理等不可忽略的情况,课堂学习上教师注重学习的有效合理,注重多元文化的渗入,让多元化的文化带动小学生对于美术教学的独特理解,在课后使学生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对于美术学习过程中的想法绘画技巧,在同学之间进行更好地研究与交流,使小学生与教师对于美术能力有大幅度的提升。

五、 结束语

在新的教学模式的改变中融入了新课标的普及,小学生不再是被动死板的接受知识,而是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去学习新的美术知识。这种“同课异构”改变了小学的传统教学方式,使小学的教学质量越来越高,教师的自身美术水平与素质得到更完善的提升。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同课异构”教学模式的应用方式与方法。教师更重视学生的个人爱好尊重学生的个人想法,创造了平等的美术学习环境,对于每一个小学生的想法能够认真的聆听,注重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感受并与之进行互动,加强小学生对于美术的新理解,“同课异构”的教学方式极大地促进了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从而提高教师与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简介:张青,江苏省淮安市,建淮乡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同课异构小学美术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基于多元与开放的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研究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