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创设情境对培养和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的作用

2019-09-12刘东波

考试周刊 2019年59期
关键词:兴趣小学生数学

摘 要:小学生受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爱学什么,不爱学什么,学得会学不会,全凭兴趣。他们对自己感興趣的东西就会乐在其中,全神贯注,弄不明白不罢休,而对不感兴趣的东西则置之不理,充耳不闻。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本人在三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如下几种方法,愿和各位同仁切磋交流。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兴趣

一、 沟通情感,培养兴趣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着直接的感染力,尤其是小学生,这种感染更为明显。教师爱学生,学生也会爱教师。学生对教师尊敬和热爱的情感也会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也”。因此,作为小学老师,首先要从内心关爱学生,和他们交往态度要和蔼,语言要亲切,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帮助他们解决疑难问题,多鼓励,多帮助,少批评,不惩罚,让每位学生信任你,喜欢你,这样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对你所教的课程学习有了兴趣。

二、 游戏活动,增添兴趣

数学课教学如果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进行计算、解答之类的训练,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结果事倍功半。如能在教学中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活动,既可增添教学乐趣,又可巩固教学内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完“数的整除”教学生做“编密码,译密码”的游戏;教了“倒数”,让学生做“找朋友”的游戏等等。通过愉快的游戏活动,学生可以轻松快速的掌握新学知识,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三、 编讲故事,提高兴趣

数学知识抽象而又乏味,不能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如果能把教学内容编串在儿童喜闻乐见的故事之中,就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益。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大小”一课时,我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编讲了一个“唐僧师徒吃大饼”的故事,是说机敏的孙悟空应用数学知识巧分大饼,捉弄笨拙的猪八戒,每次分饼都让猪八戒吃到最小的一块饼。我绘声绘色地演讲,并且边讲过写分数,画图示,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新知识,而且还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四、 直观演示,增强兴趣

小学生对形象具体的知识理解和记忆比较容易,而对抽象的知识理解和记忆就比较困难。思维能力突出表现在以形象思维为主,思考问题、形成概念,多借助对事物的形象认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要尽量多利用实物、模型、教具、学具等进行直观演示,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我就充分利用教具进行直观演示,通过演示,学生直观地观察到了将圆柱转化成近似长方体的过程,也找到了这个长方体与原来圆柱体的体积关系,也就很容易地得出了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五、 动手操作,寻找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动的特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多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摆一摆、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做一做等动手操作活动,让他们通过操作感知事物,形成表象,然后再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这样既满足了儿童好动的心理需求,又能培养他们探究问题的能力。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就指导学生通过画任意三角形、剪三角形、折角拼对等操作过程,将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拼对都能成一个平角。学生直观地得出了“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等于180度”的结论。

六、 质疑问难,激发兴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句话道出了质疑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因为学生的任何思维活动都是从“疑”开始,又在“疑”中得以发展。有了疑惑,就能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也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如我在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时,我一开始就出示了七八道除不尽的整数除法,我问学生:你能在一分钟之内做出这几道除法的商吗?学生回答“不可能。”我说我能,学生很惊讶也很疑惑,于是我就很快地写出了5÷7=5/7,7÷11=7/11,14÷23=14/23……学生感叹:啊!这样啊。我又问:下面几道你能做出来吗?你找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了吗?学生很快就找到了规律,也获得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七、 利用多媒体,激发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动态变化着的事物,容易引起儿童的注意。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一位儿童都不约而同地迷上了“动画片”。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生动形象的音像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探寻知识的强烈愿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将各种比较复杂的数学关系演变成有声有色的画面,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增强教学的真观性,这已成为现代教学的主要辅助手段。

八、 开展竞赛,激发兴趣

利用儿童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适时开展一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竞赛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课内开展争红花、夺红旗、争优达标等活动,课外开展各类数学知识竞赛,练习课开展比一比活动,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一道题谁的解答方法最多、谁的解答方法最好等。通过竞赛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开展竞赛活动一定要注意能够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让人人参与,不能出现优秀生占尽先机,而学困生袖手旁观的现象。

九、 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联系实际学数学,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既能体现学习数学的目的,又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商的近似值”时,我就紧密联系实际出例题:(1)一个纸箱能装24个苹果,现有100个苹果,至少需用多少个纸箱装完?(2)编一个中国结需用6米长的红丝绳,现有40米长的红丝绳,最多能编成几个这样的中国结?通过计算和讨论,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取商的近似值不能只用“四舍五入”法,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进一法”或者“取尾法”。

十、 及时鼓励,稳定兴趣

小学生好奇性强,对各种新奇事物似乎都感兴趣,但并不深刻,也不稳定。如学生在初学数学时,大都有兴趣,但一部分学生学得好,受到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和表扬,体验到了学习带来的愉悦,学习兴趣越来越浓;而另一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重重困难,一筹莫展,如果再受到家长和老师的责备和批评,就会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和特长,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和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树立信心,并注意发现他们的进步与闪光点,及时鼓励或表扬,公正评价,让每个学生随时都能体验到学习数学带来的快乐,有利于培养和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结合教学内容,发挥教师特长,科学合理地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真正达到提高教学效益的目的。如果只是死搬教条,生搬硬套,则会适得其反。

作者简介:刘东波,甘肃省平凉市,甘肃省庄浪县万泉镇田坪小学。

猜你喜欢

兴趣小学生数学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我是小学生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