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中动态互动的多模态分析

2019-09-11祝梦涵

魅力中国 2019年35期
关键词:木雕语料语篇

祝梦涵

(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

一、引言

以人为本的非物质属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凝结民族文化精粹、展现不同地区人民风貌的有力代表,全球化背景下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已然成为各国共识。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因其“人在艺在、人亡艺亡”的特点面临着严重的消亡危机,活态传承与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更需得到关注。信息时代意义的建构不再仅仅依靠文字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不同模态都具有交流功能并在不断的协同互动中完成意义的输出表达(Kress & van Leeuwen, 1996),以数字化技术解读并保存非遗成为主流。纪录片作为形式之一,语篇内信息的传递方式由单一的文本变为包含多种符号资源的多模态话语,制作者通过灵活运用各种符号资源实现对匠人技艺的活性建构,从而帮助观众形成对非遗传统手工艺的具象认识。本文将以Kress和van Leeuwen所提出的视觉语法理论为框架,选取国内一部极具代表性的手工艺类非遗纪录片《指尖上的传承》中一期对于金漆木雕技艺的描绘为语料,通过分析叙事结构以及模态的分配互动来研究人际意义的建构以及引发受众共感的实现方式,以期用话语分析的方法为受众提供非遗手工技艺与匠人精神的解读。

二、纪录片中模态分配的结构分析

本研究选取大型非遗纪录片《指尖上的传承》中一期《金漆木雕》作为语料,该片从国家级一千多个非遗中精选用影视方法能够良好表达的内容为选题,采用拍摄、情景再现、动画制作相结合的手法,着重展示出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制作。在正片时长24分钟的语料中,图像、文字、音乐等多种符号资源不断协同联动从而将整段影像统一为一个具有连贯性与逻辑性的整体,其过程中所构建出的人际意义即为本文的研究重点。为考察不同模态符号资源的在不同叙事阶段的分配特点,本节将根据叙事情节对语料进行结构分析。符号资源的互动会呈现出不同事件,而相互联系的事件又可构成不同情节,多个情节最终构成一个故事或语篇(管乐,2017)。该语料的情节内容可参考张德禄(2009)提出的切分动态多模态语篇的三个标准(语篇结构、经验意义、前景化的事物和特征)划分为六个部分,如表1所示。

表1

语料综合运用了图像、字幕、旁白解说、背景音乐、访谈、辅助动画等多种符号资源,为考察其各自的使用与分配情况,以上文中对情节内容的划分为基准,各个阶段内模态使用情况的统计如表2所示:

表2

以上所统计出的纪录片中主要运用的六种符号语言可以梳理为三种模态,即文字、图像与声音。结合语料具体来看,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叙事多为对木雕大师、木雕技艺历史与发展等背景信息的介绍,除了字幕、旁白与音乐这三种固定使用的符号资源之外,还特别在主画面内使用了辅助动画与文字注释这两种非主要模态来使重要信息前景化,为整体语篇丰富了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实现了纪录片视听双模态系统的统一。比起前两阶段多以物构图,充当主线与高潮的第三、四阶段则更多聚焦传承人及木雕技艺的现场展示,画面多使用特写镜头并根据镜头转换速度配合不同节奏的背景音乐,在营造氛围和带给观众审美体验层面上表现最为丰富。其次声音模态在这两个阶段的表现有所不同,除背景音乐的使用之外,传承人面对镜头的访谈被时时插入旁白解说中形成多个回合的话轮,极为增进观众互动感,此阶段模态间协同构建起的人际意义又在互动层面为观众带来了情感体验。最后两个阶段为该纪录片的尾声部分,多依靠镜头切换详略得当地展示木雕作品的精巧,声音模态与图像模态的贡献最为突出,听觉视觉协调一致进行交际,目的是最大程度地引起观众注意,重点放大潮州金漆木雕的非遗文化之美。

三、纪录片人际意义建构的互动分析

Kress和van Leeuwen(2006)研究图像系统时发现在视觉交流过程中,表征参与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与互动参与者对语篇的评价取向都会影响图像系统的人际功能,视觉语法理论指出互动意义的建构主要通过四个语义系统来实现:接触(contact)、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态度(attitude)、情态(modality),本节便将从中选取社会距离与情态两个系统进行实例分析。

(一)社会距离互动

多模态语篇的人际功能不仅体现在为参与者构建互动关系,社会关系的构建也被包含其中,主要通过社会距离得以体现。社会距离的远近通常与图像取景距离有关,在纪录片这一话语形式中,图像参与者与观众间的距离即两者间的亲疏关系便可以体现在镜头取景方式上,越近距离的取景要求观众介入其中的程度便越深。语料的前两个阶段以背景信息介绍为主,多以远距离取景并搭配风景实拍与辅助动画来普及木雕技艺的发展环境与历史底蕴。仅有的三十余秒近距离特写镜头全部集中在对潮州金漆木雕作品的展示上,试图将该阶段主旨“潮州木雕在中国是独树一帜的流派”最大程度地被观众接收。依照视觉语法中社会距离的体现标准,本集纪录片拉近与观众距离的意图最多地体现在三个内容上,也是近距离取景与特写镜头使用最为频繁的三个内容,即主人公访谈、金漆木雕的制作过程和木雕作品的展示画面。

以上列三则镜头为例,第一个画面取自传承人解读木雕作品文化意义时的一段采访。语料中传承人采访画面大都自肩膀以上取景,拉近了图像参与者和观众之间的社会距离,一定程度上是一种亲密互动关系的体现,由传承人直面镜头讲述金漆木雕的技艺更易让观众产生对话心理。在纪录片第四阶段讲述“金玉满堂”木雕挂屏的制作过程时,三分之二以上的镜头都是如上所示的手部动作特写,这种近距离的取景引领观众仿佛亲临制作现场感受木雕技艺,真正契合了片名《指尖上的传承》所想传递的内涵。手工艺类非遗比起其他类型非遗本不具备高互动性与参与度,但纪录片通过细致入微的镜头刻画既是对手工技艺的真实记录与保存,也让观众在观影时直观感受到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大大拉近手工艺类非遗艺术与潜在观众间的社会距离,有助于鼓舞更多观众加入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极近距离取景木雕作品,辅以音乐与旁白的氛围烘托,更是在放大非遗之美,增强观众的文化归属感。

(二)情态互动

情态作为体现互动意义的一个子系统,指的是对关注世界所做出的陈述的真实度或可信度,可表明由符号资源所展现出来的与真实世界所存在的是否相一致,可被分为高、中、低三种程度,体现情态的符号资源丰富,包括色彩、语境化、再现程度、深度等(Kress & van Leeuwen,1996)。纪录片巧用声音模态进行氛围烘托之余,图像模态自始至终贯穿全篇,其中色彩这一符号在语料中有自身独特的交际模式,可反映客观现实也可被赋予意义与价值,与情态有着密切的关系,越是运用更加饱和的颜色或是不同的颜色越是具有更高的真实价值。以色彩的饱和度与协调度为参考标准,语料在集中展示金漆木雕作品时多采用相似的色彩使用方法,即以黑色为拍摄背景,金色木雕至于构图中心,红色底座或边框包围木雕作品。如下图所示,在光影切换下,黑、金、红三种具有高情态的色彩或叠加或交叉,不仅使得木雕作品作为焦点信息前景化,就视觉艺术而言三种高饱和颜色的合理搭配也极为吸睛,更易使受众在审美层面上感受到匠人技艺的精巧以及纪录片制作者大力宣扬金漆木雕非遗文化的用心。

Kress和van Leeuwen(2002)对色彩所表达的评价意义进行过分析,他们指出饱和度、区分度、纯正度等这些色彩的区别性特征具备一定的意义潜势,而部分意义潜势可以表达评价意义。例如在本语料中,拍摄金漆木雕时运用的高饱和度色彩便可用来表达情感,传递出富有生命力、生气勃勃的意义。木雕作品虽已固定成型,但背后木雕匠人的手工技艺却能通过这些评价意义的传递而得以活性建构。

结语

本文借助视觉语法理论框架,讨论分析了动态多模态语篇中符号资源的分配互动与人际意义的建构。研究发现纪录片作为一种数字化保护非遗的形式,图像、文字和声音可构成一个多模态网络,每种符号资源为达到不同的交际目的都有其自身的意义潜势并且能够协同联动地构建动态话语意义与传递语篇背后诉求。文字模态清晰具体但不足以吸引潜在观众,图像模态直观形象且意义丰富能够成为语言文字的延伸与佐证,声音模态则能解读主旨、烘托氛围,不同符号资源相互辅助来实现视觉听觉的信息通达。受众对于手工艺类非遗的感知多来自于成型的作品却往往忽视了对背后传统手工技艺的关注与保护,纪录片这一活态表现形式能够在有限时间内传达焦点信息、引发受众情感共鸣,其话语意义建构的高效性和感染力也正是单一模态话语所难以实现的。

猜你喜欢

木雕语料语篇
基于归一化点向互信息的低资源平行语料过滤方法*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濒危语言与汉语平行语料库动态构建技术研究
木雕鱼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英语教学中真实语料的运用
语篇填空训练题
木雕创作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