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结构与模式分析

2019-09-10安国强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3期
关键词:生本教育理念

安国强

摘要:现阶段生本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结构与模式的具体运用中仍存在一定不足,本文将立足于实际的教育教学应用中,从生本教育理念等关键性研究变量简介、现有教学结构与模式中存在的缺陷、利用生本教育理念对课堂教学结构和模式进行改善等三方面阐述作者本人对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结构与模式的分析与看法,并在文章的最后提出对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结构与模式的未来发展的畅想。

关键词:生本教育理念;教学结构与模式;课堂教学分析

生本教育理念的提出有利于教育学界重新思考、重新定义师生在教育中的地位与关系,从而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反思,在反思之中得到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教育学界对生本教育理念的重视,也能够促进教师不断利用生本教育理念对课堂教学结构与模式进行一定的修改与完善,从而促进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一、生本教育理念等关键性研究变量的简介

生本理念即是指:教师的教育教学应该真正以学生为主人,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的而设计。生本教育理念的思想内核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切为了学生,教育工作者在日常与学生接触时应该做到尊重学生。生本教育理念的提出主要是为了与教育学界原有的传统教育教学理念进行区分,,生本教育是一种全新、年轻的、充满活力的教育理念,运用生本教育理念能够让教育者在实践中体会到教育的真谛,也能够使得接受生本教育理念教学的学生得到全面的、良好的发展。

课堂教学结构的构成要素有教学时间安排、课程表的编制和教育教学过程的安排等要素。

教学模式则分为传递一接受式、自学一辅导式、探究式教学、概念获得模式和巴特勒的自主学习模式等模式。

二、现有教学结构与模式存在的缺陷

(一)教学时间安排不恰当

这里的教学时间安排具有一定的综合含义,即是指课堂教学时间和作息时间。教学时间安排不恰当,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拓展课程与课本知识离层现象严重

近些年来,拓展学习与素质教育的呼声不绝于耳,但过于重视所谓的拓展课程与素质教育,就会导致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轻视课本知识。在现代教育中,课本知识就代表着基础教育,任何拓展学习和素质教育都应该基于一定的基础教育才能够顺利展开。“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拓展课程与课本知识离层现象严重将会导致学生的基础不扎实,从而影响他们能力的提高与素质的拓展。真正的素质教育和拓展学习的教育教学中心并不在于老师所教授的内容,而是在于学生是否能够完全消化、吸收理解、融会贯通教师所讲解的拓展内容。

(三)以学生完全性自学代替教师诱导式教学

现阶段生本教育理念在实际的运用中仍然能存在一定缺陷,教师往往认为强调以学生为本的关键就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想法没有任何错误。但教师往往以学生完全性自学代替教师诱导式教学,这就导致教师这一辅助角色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缺位。现阶段学生的自学能力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在学生进行自学时仍然需要老师进行一定的辅导与帮助,而教师的缺位则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甚至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内容本末倒置,学习中找不到重点,而且他们所实施的学习方法往往是南辕北辙,造成学习结果不尽如人意的局面。

三、利用生本教育理念对课堂教学结构与模式进行改善

(一)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生本教育要求教师围绕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改善。教师应该采取一定措施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合理的教学时间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维持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身心健康。首先,教师应该对人体生物钟有一定了解,并根据人体作息特点去进行課程表编制。如果早晨第一节课的上课时间早于八点,那么教师最好把第一节课安排成自习,让学生自由分配学习时间,这样能够让学生恢复记忆能力和大脑思维运作能力,也能够使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保持清醒。而体育课一般则要安排在上午第四、第五节或者下午第三、第四节,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尽快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以充足饱满的精神面对学习。教学时间安排并不仅仅包含课程表编制,还包括学生的上课时间安排。教师应该对上课时间安排作出一定的改动与调整,促进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知识。

例如,教师应该在上课时间内留出一定时间给学生们,让他们对今日所教授内容有大致的了解,教师在课堂授课期间进行提问时,也应当留出一定时间给学生们,鼓励他们针对问题进行自主性思考。教师还应该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进行一定的综合性考量,在充分考量的基础上制定教学计划,做到张弛有度,循序渐进。教师不能为了追求讲课进度而忽视学生学习情况、盲目提升授课速度,而应当在结合教学大纲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做到简单内容简单讲,困难课程多次反复讲。教师还应该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的疑难进行解答,从而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作业分层布置,进行分层次布置作业将能够减轻学生负担,减少学生在重复知识上所浪费的时间,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将拓展课程内容和课本知识进行有机结合

生本教育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素质拓展课程内容的选择。随着素质拓展口号的提出,人们对于素质拓展教学的探讨不绝。但素质拓展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基础能力,如果学生缺乏基础能力,则学生无法消化他们在素质拓展课程中所学习的知识,这样就会造成素质拓展课程形同虚设。因此,教师应该采取一定措施将拓展课程与课本知识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拓展课程和素质教育中提升自己的基础能力,巩固自己在课本上所学到的知识;当教师在进行基础课程教育时,学生还可以想到自己在拓展课程中所学到的内容,就可以起到拓展课程内容与课本知识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作用。拓展课程可以分为群文阅读、课外实践和某.领域学科深造内容。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拓展课程方案,也应该让学生在选择拓展课程方案时拥有一定的自主权,不能逼迫他们进行某一拓展课程的选择。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雷锋叔叔在哪里》一课时,就可以在课程中援引《雷锋日记》的部分选段为学生进行联想式讲解。还应该鼓励学生以雷锋同志精神的领会为群文阅读的核心,让他们根据《雷锋叔叔在哪里》一课进行发散性群文阅读。教师还可以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们走出象牙塔,走进敬老院和社区,为空巢老人送,去温暖,为社区做出一定贡献,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领略雷锋精神,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践行雷锋精神。教师还应该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来展现自己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给予学生主动权往往能够带来一定的惊喜感。

(三)以诱导式教学为教育的主要方法

诱导式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应该采用诱导式教学来促进学生积极学习。首先,教师应该采取一定措施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可以用多种方式来进行授课,丰富的课程内容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时,需要对自己所教授的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育方式的选择。诱导式教学需要教师的细心与耐心,教师应该积极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教育方式的改变,教师在使用诱导式教学方案时还应该注意每次诱导学习的学习量。让学生进行超负荷学习将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学习压力,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诱导式教学应该注意维持学生的积极性,这种积极性并不是维持到期末就能够结束的,应该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积极性。教师在上课时应该积极利用课本知识处理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明白他们在课堂中所学习到的知识是可以应用到社会实践当中的,让学生明白自己可以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学生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自然就會维持对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实行诱导式教学时还应该注意到以下几点问题:首先,教师应该避免一次性教育量严重超标问题,如果教学内容超过学生的学习能力,将会影响教育教学效果,还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师在实行诱导式教育时应该投人耐心与信心,相信学生们的能力足以支撑他们进行诱导式学习,而不应该逼迫他们去进行知识的机械记忆、简单复刻,而是应该鼓励他们对知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最后,教师团体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端正自己的生活学习态度,维持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做学生们的榜样。处于较低年龄段的学生是一面镜子,会折射出其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人的修养,也会不自觉地对身边人的行为方式进行学习与模仿,况且诱导式教学的本质就是用间接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在日常与学生接触时要多加注意,不要偏离诱导方向。最重要的是,教师应该时刻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注意在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发生情况下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例如学生突发矛盾或者其他意外事故发生时,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教会学生平静、积极应对。

(四)构建高效沟通渠道

生本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想学生所想,忧学生所忧,因此教师应该采取一定措施构建高效沟通渠道,以此来增进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在本部分提及的沟通渠道主要包括事前沟通与事后反馈。加强事前沟通能够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策略的顺利落实,也能够促进家长与学生对老师的理解,最大限度地降低学校矛盾与纠纷出现的可能性;事后反馈则能够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让教师能够根据反馈意见更改自己的教育教学计划,从而反向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学校管理层人员也可以利用大数据手段搜集事后反馈意见,通过对反馈意见的分析更改教育教学方针,从而提升本学校的教学质量。沟通渠道主要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模式,线下模式就是较为常见的家长会沟通和期中期末档案反馈。从线下模式的实施情况来看,线下模式存在着沟通不及时和频率较低等问题。在实际中想要克服线下模式所存在的问题需要的成本颇高,因此可以选择线上线下兼并这种方式来最大限度地克服线下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教师也应该积极承担起协助的功能,维持教师、家长和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畅通三方沟通渠道,从而解除沟通之中可能出现的误解。

例如,就促进线上平台建设来讲,教师可以采取建立学生QQ群和家长微信群的方式来维持与学生和家长之间的联系。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与家长之间的联络,将学生们的日常表现情况定时反馈给家长,让家长能够时刻了解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中表现,从而加强家长对教师工作的理解。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家长沟通的方式增强对学生的了解,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策略的更改,因材施教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还可以通过QQ群的渠道来对教师提问,提问范围并不局限于学习内容,也可以就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向教师进行提问。就学校层面,学校应该招募相关人才进行官网建设,让官网成为一面招牌。外校人员可以通过官网的形式对学校情况有一定的了解,本校就读人员则可以通过官网的反馈渠道提出一定的建议,从而反向推动学校的教学水平提升。学.校管理层人员应该定期对官网反馈意见进行检查,并将这部分情况反馈到教师期末考核中。而学生和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也会进行一定的沟通,这种沟通主要是上课时的授课沟通和课余时的日常沟通,教师应该用耐心温柔的语言代替焦躁的谩骂,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代替枯燥无味的讲解,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地投人到学习中去。

四、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结构与模式的未来发展

在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结构应该朝着科学化与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在此模式下,教师应该与学生维持着积极沟通,从而共同克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教师和家长应该充分围绕学生开展工作和教育,秉持着提高学生各项素质的目的,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当中。学校应该做到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将拓展课程的内容与课本知识进行有结合与适当削减,从而为学生适当减负,让学生乐于学习,终身学习。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诱导式教学对学生进行教育,不能制定不符合实际的教学计划。教师应该采取一定措施丰富教学模式,使用多种模式进行教学,点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信从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将拓展课程内容和课本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以诱导式教学为教育主要方法和构建高效沟通渠道四方面改善生本教育理念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课堂教学结构与模式的改善。

参考文献:

【1】陈小珍.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吉林教育,2017.

【2】钱丽华.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J】.高中数理化,2017(4):43-44.

【3】罗彦和.试论基于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策略【J】.中国西部,2017(12):238-239.

猜你喜欢

生本教育理念
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浅析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谈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生本教育理念
生本教育理念下减轻我国中小学课业负担的思考
基于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策略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中职德育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