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莲曲

2019-09-10王昌龄

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 2019年26期
关键词:采莲芙蓉莲花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这首《采莲曲》描写了江南女子采蓮时的欢快场面,写出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欢乐,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以巧妙的构思、优美的意境,深深感染了读者,赢得了人们广泛的喜爱。

诗的艺术特色之一是构思巧妙,匠心独运。诗人想要描绘的是采莲少女,然而诗人却没有对少女们的天姿丽色作浓墨重彩的刻画渲染,而是让她们隐于荷叶花丛之中,于若有若无中升华出一种朦胧恬静之美。开始两句,“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便将少女的形象与青荷红花相互映照,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在视觉上造成少女与莲荷一起凌波飘摇的印象。荷叶——罗裙,芙蓉——脸,这既是比喻,又是形象的直接叠印。荷叶与罗裙在颜色上相同——青翠碧绿,在形象上相通——圆润飘然;芙蓉即莲花,少女红润的脸庞掩映在鲜艳的莲花丛中,看上去莲花仿佛是在向少女们争相开放,它们相映生辉,自然天成,如水乳交融。“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这两句表达了这样一层意思:采莲少女与荷叶莲花融在了一起,忽然之间不见了少女的踪影;正待凝神静气,却听歌声飘来,原来采莲女隐在荷丛中并未离去。这里以声写人,笔法含蓄,使诗歌意蕴悠远,更加耐人寻味。

这首绝句艺术上的另一个特点是意境明丽优美,层层深化,令人浮想联翩。诗歌前两句写的是少女与莲荷形象上的融和,使我们眼里出现了莲叶田田、鲜花娇艳、少女清柔、阳光明媚的动人画面。少女置身莲池,荷叶与罗裙一色,脸面与荷花相映,风吹荷摇,人花难辨,使我们感到荷花就是少女的写照,少女就是荷花的精灵,既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有浓郁的童话色彩。诗歌的后两句在意境上紧承前文,同时又有深化。少女已完全融入荷叶莲花之中,不见身姿面影,而欢愉的莲歌随风飘送,令人心驰神往。好一派荷塘无际、莲花盛开、欢歌四起的情景!诗人在这里已完全放弃了对少女形象的描绘,使少女青春的欢乐与活力跃然纸上,整个画面也因此有了诗意般的含蓄。

少女已成了大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像少女一样充满灵性,少女像自然一样素朴和雅致,这就是《采莲曲》所传达出来的美丽的底蕴。

拓展练习

1.这首诗的前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采莲姑娘为什么会“乱入池中看不见”?

2.这首诗非常优美,请写出一段话来描述这首诗的意境。

猜你喜欢

采莲芙蓉莲花
秋华岁月,独爱这一树芙蓉开
蓉城立秋夜有寄
莲花岛再见
我不要分享你的快乐
让莲花自由开放
对门
让爱再一次靠近
芙蓉街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