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题要精准

2019-09-10刘应福

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 2019年26期
关键词:作文题缺点钥匙

刘应福

审题精准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所谓审题,就是了解命题者的意图,明确写作范围和写作重点,确定文章的体裁。审题马虎,下笔千言,离题偏题。

在材料作文“一统天下”的今天,材料作文如何审题?大致方法有:

一、抓关键词、句

有些材料作文,为了突出中心,降低审题难度,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词、句(如关键词、中心句、统领句、总结句等),只要抓住这些词、句,就不会跑题。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2017年5月5日晚,央视一套节目《挑战不可能》中,来自山东开叉车20多年的刘彩梅,挑战的任务是借助叉车把2.1吨重的越野车放置在4组玻璃塔上。玻璃塔由啤酒瓶和玻璃杯构成,要平衡越野车,相当于每个玻璃杯要承受8个成年人的重量。前两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刘彩梅只剩最后一次机会。在丈夫的鼓励下,刘彩梅重新调整心态,尝试找点,放车,最终她完成挑战,成功了。

事后她说:“最大的困难是这个挑战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全靠自己摸索。”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

审题指导

1.这段材料分两部分。前面是事件,后面是感想。立意的重点肯定要放到感想上。其关键词显然是“摸索”。因此,题旨可定为“摸着石头过河”或“尝试”。2.根据“只剩最后一次机会”,题旨也可定为“永不言弃”。3.丈夫的鼓励也是刘彩梅成功的原因之一,因此,也可以写“鼓励使人成功”。

二、提炼中心法

有些作文题干,只提供故事或事实,不出现“感悟”式的中心句。这时候,我们审题,就要透过故事,由表及里,提炼出材料所蕴含的思想来。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这样一个说法,说有的人经常挑着两个筐,前面的筐里装着别人的缺点,后面的筐里装着自己的缺点。这样他就会经常看到别人的缺点,忽略自己的缺点。时间长了,前面的筐子越来越重,担子越来越沉,在人生的道路上,步履也越来越艰难。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1.这则材料主要是说眼里只有别人的缺点,忽略自己的缺点,人生的路就会越走越艰难,因此其主旨可提炼为“宽容”“责人宽,责己严”“恭自省薄责于人”。2.反面立意可为“人贵有自知之明”“学会欣赏别人身上的闪光点”等。

三、因果分析法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我们可以通过对材料的有关原因和结果的分析来确定作文的立意。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父亲丢了块表,他抱怨着翻腾着四处寻找,可半天也找不到。等他出去了,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表。父亲问:“怎么找着的?”儿子说:“我就安静地坐着,一会儿就能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指导

越是焦躁地寻找,越是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只有安静下来,才能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从而找到它。据此,可将立意定为“浮躁是事业成功的大敌”“心静自然凉”“心急吃不得热豆腐”“学会冷处理”等。

四、找共性法

有些作文题提供了好几个词语、句子或材料。如何审题?这就要学会找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从而把几个词、几个句子或几个故事有机联系在一起。

作文题

请从以下6个古诗句中选2个或者3个,自行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审题指导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的共性是“自强不息”“责任”“奋斗”“担当”等。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和“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的共性是“对故乡的思念”“谁不说俺家乡美”等。3.“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共同点为“远大的抱负”。

五、多元分析法

有些作文材料,常常会出现许多人、许多事。因此,我们审题时,既可以着眼于甲方立意,也可以着眼于乙方、丙方立意。既可以正面立意,也可以反面立意。这种审题方法称之为“多元分析法”。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今年年初,陈大姐来到一家酒店做服务员。一天,她留下了客人吃剩的一盘盐水鸡,想带回家改善伙食,被罚200元。“这些菜本来就要倒掉,我带回家吃掉,怎么要罚款?”陈大姐有些想不通,“我又没有员工守则,只听说过上菜前不准偷吃,却不知剩菜也不能吃。”

有媒体采访肯德基员工,问他们是怎么处理剩余食物的。他们表示餐厅每天晚上都会有剩余食品丢进垃圾桶,我们都挺心疼,但这是企业的规定。

上述内容,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审题指导

这两则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1.从剩菜倒掉浪费资源的角度,可立意为:浪费可耻,注意节俭。2.从“本来就要倒掉”和“带回家改善伙食”可立意为:合理利用剩余物资,物尽其用。3.从“没有员工手册”“不知剩菜也不能吃”可立意为:事前告诫胜过事后惩罚。4.从“但这是企业的规定”可立意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原则至上”。5.从“剩余食品丢进垃圾桶”可立意为:注重质量,保证消费者权益。

六、联系实际法

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思想、观点、行为,往往通过一些比喻、故事、寓言、漫画等形式表现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善于由此及彼,由物及人,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行文。

作文题

一群人上山游玩,在山下的时候,碰到山上旅行团下来,问山上风景,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走到半山,又遇到一群下来的游客,有人说风景好,有人说不好。最后他们上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他们有的人觉得风景好,有的觉得不好。

以此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指导

这则材料中的“山上”“半山”“山下”,比如一个人在事业中所处的不同状况。“山下”是起点;“半山”是事业有成;“山顶”比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联系同学们的学习实际,差生可写“路在脚下,仰望山顶”“我不服输”;中等生可写“不到山顶非好汉”“行百里者半九十”“再加把劲”;尖子生可写“高处不胜寒”“莫让浮云遮望眼”“五岳归来不看山”“山外有山”“天高任鸟飞”“青云有路我为峰”等。

七、解读喻意法

对隐喻性材料,应吃透材料喻意,用解读喻意法来审题。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一把坚固的锁挂在门上,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啪”的一声锁开了。铁棒好奇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也打不开,你却轻而易举地把它弄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心。”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

审题指导

材料中的“锁”“钥匙”“铁棒”都有一定的象征喻意:“锁”可比喻为问题、矛盾;“钥匙”和“铁棒”可比喻为两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此可写:1.钥匙——“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心”:深入了解才能把事情作好。2.铁棒——做事要讲究科学方法,蛮干难把事情做好。

其实,作文审题的技巧还有许多,用心揣摩,定会有所收获。

猜你喜欢

作文题缺点钥匙
跟踪导练(五)2
本部两刊刊登的部分作文题与2016年中考作文题相同或相近
钥匙和锁
钥匙
缺点背后的阳光
就“题”取材 读写相连
挨打有因 缺点
钥匙失踪记
钥匙与锁的幽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