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如何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工作

2019-09-10于闻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9期
关键词:教育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教育是国家之根本,不断创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对于国家不断发展,对于中华民族走向最终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为国家民族培养未来的接班人,让人才接过中华民族发展事业的接力棒,是当今我们在这个新时代所必须重视和不断发展的。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

引言:

可以说,教育是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础,是社会进步的发展基石。发展教育,千秋万代都可以受用,发展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教育,有利于提升人民的综合素质水平,让人民走向全面发展的道路。可以说,发展新时代社会主义教育是国家之大计。因此,本文将从当前社会主义教育所面临的几个挑战,以及发展新时代社会主义教育所需要的实践方法两个方面来进行探究和说明。

一、当前社会主义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一)当前教育收费标准尚有待于规范

就目前来说,当前的教育收费标准尚有待于规范。教育要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适当向被教育者收取教育费用,是无可厚非的举动。但是,一些学校和教育机构,并没有在合理的收费范围内进行收费。这种问题尤其在初级教育中较多地存在。幼儿园教育是孩子奠定学习基础的重要阶段,对于孩子的身心发育具有奠基性的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幼儿园教育资源的匮乏,许多私立幼儿园兴办起来。这些幼儿园由于缺乏管控,以及其私立的条件所限,往往向家长们收取高昂的教学费用。这些费用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往往是一笔非常大的负担,“上幼儿园难”成为了许多令年轻家长犯愁的事情。在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中,乱收费的现象相对较少,但是也依然存在。一些学校借着购买教辅、食堂订餐等名义乱收费用,不光给学生家长造成了比较重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影响到了学校教学的正常进行,可以说影响非常恶劣。

(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当前发展社会主义教育所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便是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可以说是我国教育发展所长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离不开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城市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较好,建设教育的资金也相对更加充足,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较差,投入到教育建设的资金也就相对较少。东南沿海地区的城市在经济建设上普遍优于内陆地区的城市,所以东南沿海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这个问题是非常难以解决的。因为经济是教育发展的基石,地区发展教育离开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的支持,是绝对不可能做大的。教育的本质就是在烧钱。因此,如何调节地区教育资源的分配,成为了当今发展新时代社会主义教育的另一个重要难题。

(三)教育内容的建设不完善

当前我国的教育体系建设已经趋于完善,但是在教育内容上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等待着我们去调整。当前的学校教育普遍以应试教育为主,存在着“重视理论而轻视实践”,“重视文化课程而轻视体质锻炼”,“重视统一规范而忽视个体特性”等问题。这些问题是我国教育发展所存在的积弊,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我国人口庞大,教育人数为世界第一,教育内容的微小的调整都将对整个国家教育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教育内容的建设正在不斷调整,但是也并非易事,成果绝非短时间可以看得到的。

二、当前新时代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措施

(一)不断完善教育收费制度

针对当前所存在的教育收费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应当完善教育收费制度。国家要建设出一支素质过关,严肃认真的基层监督队伍,尽可能地下放到基层学校中进行监管。至少应当先覆盖公立学校,实现公立学校地区的教育收费可控。学校相关负责人应当针对每项收费项目制定好表格,做好账目记录,方便监督人员进行监管,杜绝借着教育的名头进行乱收费的腐败行为。

(二)国家进行教育资源的合理调配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于教育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很难实现不同地区的教育水平达到同样的高度。针对这个问题,国家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调控。首先,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方,就需要国家大力地进行投入和资助,国家财政要增加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资金拨款,帮助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方实现教育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帮助地区实现较高水平的学校教育的建设,给予其适当的政策倾斜。同时,在进行全国性的考试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地区教育发展水平适当进行分数线的调控,确保该地区的学生可以公平地得到高素质教育。

(三)合理调整教育的内容

教育内容的调整一直贯彻在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之中的。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印证了此点。本文认为,当前对于调整教育内容的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首先,教育内容的调整应该先改变“重理论而轻实践”的问题。期末的一张考试卷不应该作为整个学期成绩的唯一标准。学校应该对期末考试的成绩结构进行调整。比如说,学校增加实践教育活动课程,根据教学内容举行相应的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同样需要接受考核,考核的难度可以略低于期末的笔试考试,但不可以太低。实践考核的分数占比可以到达期末总体分数的20%。这样有助于改变“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状况。而轻视体育的问题,需要立刻进行调整。发展新时代社会主义教育,必须要将强健人民的身体作为发展全面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学校必须要加大体育课程的数量安排,同时将体育课的考试成绩加入到期末考试的总成绩中去,可以占到期末总成绩的15%到10%,这样可以提升学生对于体育的重视,对于发展新时代社会主义体育教育,提升我国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束语:

发展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教育,必须要认清当前所存在的种种问题,改革者应当针对这些问题,审慎行事,不断创新实践方法,采取正确的理论与措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不断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万海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路径研究[J].智库时代,2019(41):39-40.

[2]习红丽.论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J].中国校外教育,2019(30):30+33.

[3]傅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9):120-121.

[4]李久军. 扎实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发行工作[N]. 黑龙江日报,2019-07-09(007).

作者简介:

于闻(1994.06-),女,江苏省泰州市,汉,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教学秘书,研究实习员,经济学硕士,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教育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基础教育均衡化的实施对于现阶段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浅议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透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谈中英中学教育差异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当代大学生的科学人生价值观念探析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