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班幼儿数学生活化教育的思与行

2019-09-10王紫玉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9期
关键词:思考与实践数学活动小班

王紫玉

摘  要:生活是幼儿数学学习的源泉,生活是引导幼儿观察数学现象,发现、认识数学的重要途径。小班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在于揭示幼儿生活世界中数、形方面的丰富多彩和联系上的多样性,使幼儿看到生活环境中的数、形关系。对于小班幼儿生活化教育的思考与实践,旨在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关键词:小班;数学活动;生活化;思考与实践

数学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纲要》在数学领域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中明确指出:“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它强调了儿童对自己周围环境中的数学问题的关注和兴趣,强调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感知、体验和操作活动理解数的抽象关系,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而在幼儿园小班阶段,对幼儿进行数学生活化教育有何意义,又该如何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有效地开展数学生活化教育呢?为此,我们对小班幼儿数学生活化教育进行了一番深入的思考和尝试。

思——小班幼儿数学生活化教育的意义。

《指南》中针对数学教学提出:引导幼儿感知和体会生活很多地方都用到数,跟据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的信息,体会数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数学生活化”就是要让幼儿在“生活”和“数学”的交替中体验数学,在“数学”和“生活”的互动中理解數学。所谓“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己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通过“退回生活”,为数学学习提供现实素材,积累直接经验;再通过“进到数学”,把生活常识、活动经验提炼上升为数学知识。

而小班幼儿数学教育活动中,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处于具体形象性思维阶段,活动的目的性、顺序性、细致性、有意性均相对较差。我们应尊重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及发展水平,以游戏的形式,借助生活中的各种材料,从浅入深地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学会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简单问题。使孩子真正理解、掌握了数学在生活的实际意义。

行——小班数学生活化教育的实践。

数学教育寓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之中,要做到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小班幼儿年龄小,对于周围世界的认知主要是通过对物体的感知、操作活动来进行的。我们注重引导小班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进行观察,把游戏、实践、探索、操作等作为幼儿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使幼儿构建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和游戏中某些简单问题。

一、捕捉生活环节中数学教育元素,体现数学教育生活化

生活的哪个环节都处处都蕴含着数学元素,我们捕捉这些生活环节中的数学元素,结合小班幼儿数学学习的相关内容,积极开展数学生活化教育。比如在盥洗环节,我们班级的洗漱间和厕所是分开的,我们要求孩子入厕时,分男女两个两个进厕所,其他人在洗漱间等待。既让幼儿学习了两个两个地点数,又让幼儿获得了先后等顺序概念,还加强了常规管理,防止拥挤。可以说,从孩子走进幼儿园到离开,让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每一刻都能接受数学的洗礼,感受数学的美妙。

二、把握游戏环节中数学教育契机,提升数学教育经验

(一)利用游戏活动,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教学

小班幼儿不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对于枯燥的数学更是爱不起来,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此时,就需要我们老师做个有心人,将抽象的数学内容变为有趣的生活情境,以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教学。如小班数学《糖果找家》的活动中,我创设了“开糖果店”这一生活情境,引导幼儿在布置糖果店的游戏活动中,学习按糖果的颜色进行分类,幼儿对此次活动非常感兴趣。于是我依据幼儿的兴趣点,在班级区域中增设“糖果屋”游戏,引导幼儿开展了根据客人的要求,按大小、形状等特征对糖果进行分类、数个数包装等活动。生活化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参与意识,让数学学习成为幼儿的一种内在需要,更感受到了数学的有趣和有用。

(二)引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游戏中的问题

小班老师应当积极引导孩子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游戏中遇到的简单的问题,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如在一次娃娃家的游戏中,由于来做客的“客人”太多,盘子不够用了。娃娃家的“妈妈”来向我求助,我问她:“那么你还需要几个盘子呢?”她茫然地摇摇头:“不知道。”“那怎么办呢?不知道要几个盘子我也不好去借呀?”我故作为难地说。“那我数数吧!”孩子们回到“娃娃家”,请 “客人”们都站起来,一一点数,数清人数后在我的帮助下借到了盘子,心满意足地继续开始游戏了。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问题,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快乐,更增强了自信心,更获得了数学经验的提升。

三、创设生活化数学教育环境,引导幼儿自主学习

(一)开发生活化环境,创设有利于数学教学的物质环境

作为幼儿教师,应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设宽松的环境,鼓励他们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实践活动。如秋天来临时,我们带领幼儿走出教室,在大自然中捡落叶、拾松果……孩子们观察树叶的形状,比较松果的大小,在自然环境中尽情地探索、发现,这对与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是很重要的。

(二)运用生活中的材料,促进幼儿自主进行数学学习

我们尝试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供幼儿操作,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如:供幼儿比较高矮和排序的各种各样的瓶子;各种形状的积木和相应的轮廓底板,让幼儿巩固对图形的认识及体验一一对应;利用串珠子玩具,制作“红宝石项链”,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最基本的分类与排序……孩子们在与这些常见的生活化的材料的互动中,轻松又自然地获得了简单的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引发对数学的兴趣,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习了数学。

我们要把数学教育植根于生活,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生活化、趣味化,以幼儿的生活实践为依托,有意识地帮助幼儿学习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让幼儿真正感受到数学的无穷乐趣。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2]《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概论》,金浩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12月。

[3]《幼儿数学新论》,周淑慧(台),心理出版社,周淑慧(台),心理出版社。

猜你喜欢

思考与实践数学活动小班
再去小班看看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浅谈主题区角活动中有价值的数学活动
玩转学具 玩转数学
文言文教学进行思维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粗和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