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研究

2019-09-10李艳娟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9期
关键词:主动性阅读兴趣

李艳娟

摘  要:在日常生活中做每种事情都有它的方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问题越来越让人重视。在学习过程中更应该找到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因为一个好的学习方法会使以后的学习更加容易。本文将就语文学习的方法进行论述。

关键词:兴趣;主动性;阅读

引言:

在小学阶段就应该积极主动地寻找学习方法,培养自己运用学习方法去达到学习的目的,要培养自己的求知欲,做一个会学习的人,而不能被动地把书给读死。

一、老师和学生应该做到的事情

(一)做好课前的预习

因为小学阶段的学习还相对简单,所以不少学生认为只要上课过程中能够认真听讲,做好相应的笔记,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就能达到提升学习成绩的效果。其实这还不够,要想使学习成绩提高,还需要做好充足的课前预习。也就是说在老师正式上课以前,学生应该提前学习老师要讲的内容运用自己的方法提前进行学习,把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在课堂上通过跟老师同学们讨论解决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自己动手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即使在以后没有老师和同学们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学习了。所以说做好课前预习尤其重要。而想要预习好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要多看书达到积累知识的效果。通过阅读一些名著、杂志期刊、报纸等相关内容可以在学习文学知识的过程中同时培养语感,还可以接触到一切比较新鲜的有趣的事情。小学阶段乃至大学的语文考试中,阅读都占了特别大的比例。但是仅仅通过课堂上的时间想要把阅读能力培养出来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课堂以外的时间进行大量的阅读来提高。

2. 要经常动笔写点日记或观后感小文章之类,锻炼自己的写作方面的能力。还可以背诵一些好词好句,对提高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二)老师要示范,学生要模仿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清晰有意识的做出例子。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善于模仿其他人或物的心理特点,老师要把握好小学生的这一特点。把对文章的理解需要从何入手,把要用到什么方法,要分成几步来理解,把理解某人、事、物需要从那几个问题入手的过程明确的给学生们展示出来,让学生们模仿老师的解题思路去思考问题,从中学习到解答问题的步骤、方法。

二、老师课堂上应该做到的事情

(一)课堂要放松。

课堂上老师要营造一种让学生心理很放松,去积极地提问题的氛围,而不是死气沉沉,给学生一个问问题的空间,跟同学一起进行提问并想办法解决所提出的问题。通过一个问题拓展更多问题,使学生们高兴地去学习,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欲望。

(二)老师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虽然为同一个老师同一个课堂,但是不可能做到每个学生的接受程度一样。老师要了解每一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每位同学的不足,针对每个同学的问题进行精准解答,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同样老师应组织同学们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交流学习经验,分享学习方法。这样能够使同学们互相取长补短,不仅提升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还会促进同学之间的感情。老师还应组织学生开展像“学习方法分享”主题班会活动,鼓励同学们积极发言,给同学们提出的学习方法提提意见和建议,优势互补。这样会引导同学们学习好的方法,也会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会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三、学生课下应该做到的事情

(一)培养学习兴趣

有学者调查研究,将小学生按照年龄分别分成几个兴趣阶段。老师教学过程中应该抓住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不同心理来激发不同年龄孩子的学习热情,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语文是作为一门最基础的学科,地位非常的重要。学好语文不仅仅使提高了语文水平,还会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帮助。只有对学习有兴趣才能更好地接受知识,所以要让同学们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老师要以朋友的角度去教学,在讲课的同时还要倾听学生的理解。让每个学生都能有属于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学到知识后是高兴的心理活动,而不是一种拒绝的、感觉被强行的灌输知识的心理,学生才会愿意学、喜欢学,课堂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二)重视写作

写作对小学生学习语文有很大的帮助。想要写好作文光靠课上是不够的,更需要课下大篇幅的阅读积累来提高。而学生在课下的阅读过程中会不知不觉接触像名人事迹、名人语句、好词好句、时实新闻等许多方面的文章。这些文章中都蕴含着丰富的语文知识,会不知不觉使学生掌握甚至自己都不知道的语文知识,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小学阶段的写作大多是看图写话的形式,这种写作形式会对学生起到引导和训练的作用,使学生习惯用书面语言来进行写作,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写作奠定素材和经验的基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多留意身边的小事并用文字记录下来,长期坚持下来会使学生在写作时有话写、有事写、有感情的叙述。

经常写作会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成绩,同时还会培养提高学生对这个世界的观察能力、用文字表达情感的能力、动手和动脑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会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循序渐进,学生的知识量也会有突飞猛进的收获。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比于上几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比较广。包括上面所提到的做好课前要做充分预习,课后一定要复习,还有善于课堂上多动脑思考,同时使注意力集中地去听老师讲课,上课积极参加老师或同学们组织的课堂活动,善于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并动手去解决问题,上课时要不懂就问,敢于质疑书本上的已经有结论的问题,课后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等习惯。

结束语:

大家都知道,小学阶段是同学们刚开始学习打基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所接受的知识基础和一些习惯会对同学们产生非常长一段时间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可能是终生的。所以在小学阶段更应该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一种高效学习方法。而往往小学的孩子们正处于爱玩,对周围人和事物有着巨大好奇心的阶段,难免心里会抵触学习。所以家长朋友对孩子们学习上的督促和指导往往会对孩子认真学习,养成良好习惯,培养高效学习方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武鸿雁.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分析[J].文教资料,2019(18):60-61.

[2]楊红. 小学学生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A]. .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3]胡芳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探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9(02):108-109.

猜你喜欢

主动性阅读兴趣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预学的实效性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