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数学自学辅导式教学尝试与体会

2019-09-10周玉波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9期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

周玉波

摘  要:自学辅导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和辅导下,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过程。它的优点在于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够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这种教学法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法的重大改革。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自学辅导;尝试探究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学习如何学习。”我国教育家叶圣陶也曾提出:“教是为了不教。”就是说要在教育的过程中把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提高起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专著中尖锐地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并且指出:教师如果只是给学生知识而忽视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那将是一个很大的失误。

本人从2013年开始探索初中数学课堂自学辅导式教学,经过这几年的实践,初步有了一定成效。连续2次循环教学(注:从七年级带到九年级为一个循环),2015年所带毕业班的优秀率为63%,考取取省级高中23%,一次性合格率90%;2018年所带毕业班的优秀率为73%,考取取省级高中25%,一次性合格率92%,排名在校名列前茅;2018年底在区教学模式教学示范课上,评为一等奖。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大有提高。

通过这几年的摸索,我的自学辅导式教学的具体做法是:

一、引导与激发

数学课文,不像文学故事那样具有一定的情节能吸引读者。如果学生没有一个获取知识的欲望或者不知道今天究竟要学习些什么,学习起来就会枯燥无味,学不进去,达不到学习的目标。所以教师必须花一个短的时间积极引导,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以达到学习在“跃跃欲试”下积极自学。

如:我在上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圆》这一章节中《垂径定理》时,首先呈现《越州桥》微视频,桥体呈弧状,问:在1400多年前,当时又没有先进的设备、仪器等,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如何精准确定这个弧所在圆的圆心呢?这个弧所在圆的半径如何精准算出的呢?仅根据这幅图你能看出算出吗?那我们得想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来求呀?这就与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垂径定理”有关。那是一个什么定理?这时引而不发,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自觉自学课本找答案,从而充分调动学习学习积极性。

二、粗读与精读

继引导激发,学生开始粗读课文。这一阶段,就要求学习了解课本内容梗概,理解概念,弄懂定理、公式及其来源。由于我们使用的是通用课本,农村学生学习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个别学生自学会有一些困难。教师必须深刻领会课本和大纲要求,给出详细的学习提要。提要与练习在学生精读时,教师可利用PPT呈现在黑板上:①明确学习目标即解决什么问题;②明确学习重点;③明确学习难点。我在上“正比例函数”这个内容时,给出的提要与练习是这样的:

在学生粗读完后,要求学生结合学习提要精读课文。

三、讨论与辅导

在学生精读课本的同时,准许并提倡学生进行积极的讨论。教师这时有目的地找一些同学了解学习情况,并对差生进行辅导。

自学完毕,教师根据学习提要与练习检查学生学习效果,解决疑难,并归纳出这一节课学习内容及要求。在这一阶段,要求教师事先弄清学生情况,掌握他们困难之所在,以便真正地做到“对症下药”。

这三个方面时间一般是这样安排:引导与激发约5分钟,学生自学与讨论约30分钟,教师检查与小结约10分钟。

经过这几年的实践,体会到:

(一)自学辅导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一个学生学习的好坏,主要取决定他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得怎么样,如果学生的主动性没有调动起来,任何教师也是无可奈何的。实行“自学辅导式”,学生人人动手、动脑相当紧张,不会出现过去那种“教师嘶声力竭”,“学生昏昏欲睡”的情况,学生能自己学到知识,也增强他们自信心,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去经常有同学这样反映,“老师讲得透彻,自己也听得懂,作业也很顺利,但就是遗忘快,怕变化,怕考试。这就是“得来容易,失去快”吧。“自学辅导式”要求学生人人动手动脑,积极思考,培养了学习思维能力。同时教师恰到好处地提出问题,使学生在积极思考后,从“恍然大悟”中獲得知识,这样学来的知识理解得深透,比起前者不易遗忘。这就是“得来困难,失去慢”吧!

(三)有利于提高优生,减少差生。“自学辅导式”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主权。对于优生来说,允许他们在学好本节内容的提前下,搞一些“小自由”,向纵的方向发展。对于差生,教师也有时间帮助他们提高。

总之,“自学辅导式”打破了多年来想解决的“注入式”“满堂灌”,能把全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调动起来,真正地体现了“以学习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思想,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同志.《教育研究》.

[2]中国教育家叶圣陶《叶圣陶传》.

[3]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学》.

猜你喜欢

农村初中数学
农村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研究
改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低效现状策略
农村初中数学科学生厌学的原因分析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农村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对策
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误区分析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