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整书阅读指导策略研究

2019-09-10陈嘉欣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9期
关键词:指导策略小学语文教学

陈嘉欣

摘  要:阅读是人类一项基本能力和活动,是运用语言或文字获取信息的过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整书阅读逐渐成为当下语文教育所关注的热点,如何加强整书阅读指导以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是每个语文教师所应深思的问题。本文将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整书阅读指导策略展开研究与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整书阅读;指导策略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扩大阅读面,让学生会读书。指导学生进行整书阅读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是促使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拓展阅读量和阅读面的关键所在。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把握新课标的核心和精神,以科学的观念和思想为指导,探究科学、创新的方法与策略,来加强对学生整书阅读的指导,让学生真正会读整本的书。

一、激发学生兴趣为先,营造良好阅读氛围

兴趣是个体行为产生的源泉和动机,也是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整书阅读的动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将激发学生兴趣作为首要任务,利用相关图片展示、视频播放来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起学生对课外书籍的好奇和兴趣。

例如,以《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图书为例,在上课后,笔者先拿出这本图书向学生们进行展示,图书的封面由动漫人物“没头脑和不高兴”组成,这对于小学低段学生而言,动漫人物具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当笔者拿出这本图书的第一时间,学生们就已经被图书的封面所吸引。随后,笔者再向学生们详细介绍了这本图书的结构、内容,如,通过封面中的两位动漫人物形象,相信大家能够猜到这本书主要围绕了这两位人物展开的描写,在老师第一次阅读这本图书时,就被“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所吸引,每一个故事中,“没头脑和不高兴”都会遇到很窘迫的事情,让他们既狼狈又搞笑,同时,每个故事情节中还穿插了一些图片,让“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更加生动了。笔者一边说一边观察着学生们的反应,这时,笔者发现学生们满怀期待地看着我,每一位学生的眼睛中都流露出了好奇,随即,笔者趁着学生们好奇的心理与高涨的热情,对学生们说道:同学们,那么现在我们一起打开手中的《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图书,观看它的封面和插图,说一说你根据这些能够想到哪些内容呢?面对笔者提出的小问题,学生们对于图书的内容更加好奇,纷纷观察图书的封面,翻阅图书中的插图。通过阅读前的这些步骤,有效激发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这样一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笔者通过激发学生兴趣为先,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

二、指导阅读方法为上,细化文本指导过程

要真正让学生学会阅读,就必须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细化文本指导过程,指导学生看序言、懂脉络,教授学生精读、略读、速度等基本阅读方法,促使学生可以根据不同内容来合理选择阅读方法,实现科学、有效的整书阅读。

例如,在激发起学生们对《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图书的阅读兴趣后,笔者并没有放任学生们自由阅读,要知道,整书阅读并不是一节课便能完成的阅读活动,这需要学生与教师的长期合作才能完成的活动,所以,在第二节阅读课中,笔者开始注重对学生们阅读方法的指导。在学生们阅读过程中,经过笔者的观察,发现部分学生在阅读中,只是一概而过、走马观花,有些则是只注重对插图的观看,完全没有阅读文本的内容,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做出了调整。每当学生们阅读完一节故事后,笔者都会针对这节故事的内容,向学生们进行提问,并让学生们简单介绍这一节中“没头脑和不高兴”遇到了哪些问题。通过提问,笔者便可以了解到学生们的阅读情况,然后,针对学生们出现的这些问题,笔者再指导学生们如何阅读。同时,笔者还指导学生们如何找出文本中的主旨,明确文本的中心思想。这样一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指导阅读方法为上,细化文本指导过程,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组织读后交流为媒,展示学生阅读成果

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完成之后,开展整书阅读心得体会交流活动、主题演讲等等,组织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让学生谈收获、看法,为学生提供平台和机会来充分展示阅读成果,让学生感受阅读所带来的成功和快乐,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例如,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们阅读的积极性,笔者还为学生们组织了读后交流活动。在学生们阅读结束后,笔者便向学生们提问道:同学们,《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哪些语段、故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是用了什么方法读懂的这些内容呢?这时,学生们开始结合笔者提出的问题,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方法。面对学生们的高涨热情的表现欲望,笔者再引导学生们交流:在阅读过程中,你摘抄了哪些字词、段落?为什么?随后,学生们再次展开讨论,有些学生说:我喜欢没头脑天马行空的想象,所以我摘抄了没头脑的一些小想法;有些学生则说,我摘抄了一些没头脑和不高兴吵架后和好的片段,我从这个故事中认识到了所有问题经过交流都可以解决。这样一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组织读后交流为媒,展示学生阅读成果,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四、科学阅读评价为重,提高学生阅读质量

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直接反馈,同时也是整书阅读指导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构建科学的阅读评价机制,利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收集来自同学、家长的评价信息,对学生整书阅读过程中的表现、阅读结果展开形成性评价,增强学生整书阅读的成就感,切实提升学生整书阅读的质量。

例如,为了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质量,增强学生们整书阅读的成就感,在学生们阅读过程中,笔者会观察每一位学生们的表现与状态,并将学生们日常表现记录在学生阅读日记中。同时,笔者每周都会对学生们进行一次“小考核”,检验学生们阅读的进度、阅读的效果,然后,笔者再根据学生们的阅读进度与阅读效果对学生们进行评分,最后,综合日常表现与阅读进度,整合两次的得分,根据学生们的得分情况,对学生们进行表扬。这样一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科学阅读评价为重,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质量。

总之,让学生学会读整本书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全新要求,也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需要教师以激发兴趣为先、指导阅读方法为上、组织读后交流为媒、科学阅读评价为重,来加强对学生整书阅读的教学指导,让学生会读、善读,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伟金.基于指导整书阅读的策略研究[J].南方论刊,2017(06):106-107.

[2]林永红.快樂读书吧——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微[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7,37(02):29-33.

猜你喜欢

指导策略小学语文教学
区角游戏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课堂指导策略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教育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小学习作复习“五步曲”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