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2019-09-10蔡亚男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9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对策小学语文

蔡亚男

摘  要: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语文是一门不容忽视的基础性学科。学习语文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另一方面也能够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动学生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开展有效的语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扫清认知障碍,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核心素养是近几年教育教学中提出的重要理念,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其进一步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本文就如何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作出了相关论述,希望能为有关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对策

语文是小学教学中的基础性学科,也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小学语文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当今的教学更加强调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推动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及社会需求的必要品格及关键能力,而在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注重语言知识的积累及应用、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语言理解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等。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不断进步,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精神的培养,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积极学习核心素养相关的理念,在实践工作中通过阅读、写作、实践活动等不同内容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累知识、运用知识,并不断加深学习的深度、拓宽学习的广度,这样才能够使学生不仅仅从学习中开阔眼界、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形成不断学习、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为其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阅读在语文的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意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抓住适当时机,在阅读的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语言的积累,促使学生掌握更加丰富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为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如,在学习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五光十色”、“圆溜溜”、“懒洋洋”等形容词做上记号,通过反复的阅读体会这些词语在描绘上的独到之处,不断增强自身对语言的感知能力,然后在课下将这些优美词句摘抄在积累本上,丰富自身的素材库,形成语言积累的习惯,使学生在语言的表达中更加准确和生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的开展,促使学生不断拓宽知识面,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在学习了《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这两则寓言故事后,教师可以推荐学生在课后阅读《伊索寓言》,引导学生感受更加广阔的世界,同时还能够使学生从多个寓言故事中学习深刻的哲理,并实现课内外学习的对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通过轻松的阅读汲取知识、提升素养。

二、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写作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难点。在小学生的写作教学中,主要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进行锻炼,同时这也是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关键。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学习优秀习作、认真感受生活,将自己的所见所感体现在文字中,这样才能够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发展。例如,在学习了课文《爬山虎的脚》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仿写,选择一种植物进行仔细的观察,并将其特征进行记录,然后模仿作者的写作方式对其进行细致的描述,这样学生就能够将课堂所学习的表达方式进行运用,同时进行思维的迁移,将实际生活与写作学习联系起来,推动其语文能力的有效提升。再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通过对自己一天生活的记录,一方面锻炼自身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的过程,学生通过对当天生活的回忆,能够逐渐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而有针对性地完善自身,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倘若学生认为自己的一天十分平淡,并没有什么值得记录的事情,那么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开展写作,重要的是坚持写作的习惯,长此以往,学生能够在写作中散发更加细腻的感情,同时对语言的运用能力也能得到显著提升。

三、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语文是一门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积极联系实际生活,开展丰富有趣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锻炼思维与能力。例如,在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则课后实践任务。学生自行通过网络或者图书资料了解与圆明园有关的历史,然后将圆明园的修建、圆明园的辉煌以及圆明园的毁灭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整理,配上相关的图片资料以及文字说明,整理成一张画报,来展现圆明园的历史变化过程。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开阔眼界,了解更加丰富的历史知识,同时学生通过将圆明园辉煌时期与遭到毁灭后的状况进行对比,带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冲击,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锻炼实践能力的同时,形成正确的爱国情操,并使学生受到鼓舞,认真学习、努力奋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更多力量。再如,为了锻炼学生对字词的掌握能力,教师可以举办一个“错别字普查”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逛一逛大街小巷,看一看路边的商家招牌、广告语,小区里的横幅、公告栏等,找出其中存在的错别字现象并进行记录,然后拿到学校中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最终的结论。这样的方式能够考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程度,同时使学习的过程变得更加有趣,进而引导学生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核心素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是语文教学的必经之路,教师需要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从不同的教学模块中找到合适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真正实现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碧良. 小学语文中核心素养教学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35).

[2]胡曉蓉. 浅谈小学语文如何针对核心素养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12).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对策小学语文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